“作業做完了?”手剛碰到鼠標,媽媽便走進房間問道。“嗯。”我回答“預習了?”“嗯。”“作業拿來檢查”“哦。”我起身回房間將作業拿來給了媽媽。“看看,看看!這里錯了吧?怎么這么粗心?這里也錯了!成天就想著玩,自己去檢查幾遍。到處都是錯誤……”媽媽指著錯題對我嘮叨著。我接過作業,說了句:“好煩人!”“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你愁什么?”媽媽像看笑話似的饒有興趣的問我。“沒,我回書房檢查作業去了。”我走出臥室,便來到書房,作業卻怎樣也看不進去,只好看像窗外,看像窗外那片浩瀚宇宙中閃爍的群星。“在想什么?”媽媽冷不丁地出現在我身后。“我在想,要是我生活在一個沒有作業,要玩就玩,要吃就吃的一個地方該多好……”
“別幻想了,”媽媽毫不留情地打斷了我,“社會是很殘酷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你已經是長大了的人了,應該懂了,也許別人正從你在幻想時超過了你,你卻還在原地。所以,記住,一刻也不能耽擱……”媽媽說完后,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
媽媽說的似乎很簡答,但又確實很難理解。“難道幻想都不能了嗎?”我喃喃道,看著星星。告訴我,你有沒有幻想過?
周末,我和朋友一起回鄉下。我們倆坐在小時候經常過家家的那個石階上。“壓力好大。”我對她說。“誰的壓力都很大,讀書,一樣在競爭了。唉!學習如戰場啊。”“你說,”我在一旁摘了兩棵蒲公英,“如果我們變成它該多好呀,落到哪,哪里就是家,不用愁。”我高高揮著手中的蒲公英,看著它如柳絮一樣,被風帶走,紛紛揚揚。“不可能再像兒時一直幻想下去了吧?!”她忽然轉過頭,盯著我的眼睛,似乎在疑問,又似乎在感嘆。“是吧?!畢竟我們長大了。”我目視前方那些小路、田野、群山,我不知道我用的是怎樣的語氣在回答她的話,因為我也在詢問著我自己。
晚上回到了家,我抱起小熊捂在懷里。“你天天都會幻想嗎?有時候,我也想適當幻想呀,即使是已經長大了,即使是面對著太多的競爭。”我對著懷里的小熊訴說,但我知道,它根本不懂,也不會知道。
我一轉身,望向天際,一顆流星帶著它的尾巴劃過天際。
“可不可以,帶走我的煩惱?讓我每天都適當地幻想一下呢?”面對流星剛才走過,卻無任何痕跡的天幕,我終于輕聲地說出了自己的愿望。
回答我的,卻只有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那意味深長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