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長春光大公司總經理劉鳳華是要吃啞巴虧了。
5月20日《京華時報》的報道:近日,經營了10多年的長春市光大玻璃制鏡有限公司廠房被一伙不明身份者強行拆除,損失慘重。記者前往核實此事時,政府與開發商均表示“不知情”,當地公安機關也以“警方不能介入拆遷糾紛”為由拒絕立案。
一個廠,劉鳳華苦心經營十多年,一夜之間被暴力強拆成了廢墟。劉鳳華的心痛可想而知。可是面對著劉鳳華的滿腹苦水,一道三個字組成的墻冰冷僵硬地豎立了起來,使得他的冤屈四處碰壁。那三個字是———“不知情”!
區紀委、公、檢、法、城建部門、執法局、信訪局及開發商們,誰也不知那伙強拆人員是從哪個星球驟然降臨的;誰也不知那伙強拆人員為什么政府大樓不去拆、開發商的豪華別墅不去拆,偏偏要來拆劉鳳華的普普通通的玻璃加工廠;誰也不知那伙強拆人員怎么那么厲害,十幾分鐘的功夫,就能把總面積為2900平方米的玻璃加工廠的廠房給“廢”了?更神奇的是,誰也不知強拆后這伙人哪兒去了,竟銷聲匿跡,沒有了蹤影,僅留下一臺標有“現代”商標的挖溝機作為他們曾來過的證據。
因為不知,面對劉鳳華的懷疑時,他們選擇了“躲躲閃閃”,選擇了“回避”;因為不知,面對記者的采訪時,他們選擇了“掛掉電話”,選擇了“都說沒有這回事”。可是,這究竟是什么邏輯呢———如果真的不知,又何必躲躲閃閃,互踢皮球?如果真的不知,為什么在被告知了之后,依然沒有勇氣坦然面對既成的事實?退一萬步說,發生了那么嚴重的一件事,各個部門都說不知,這童話未免太天真太純太“萌”了?
其實,誰不知道事實是明擺在那里的,只是他們選擇了視而不見。而在眾口說不的背后,有一種意味是深長而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