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師,我一度認為你較于沈老師是會有點不足的,但基本的讓我們寫作的理念還是一樣的。但是,今天我才發現,我根本是大錯特錯!
今天,你在講臺上唾沫橫飛地進行著你的作文賞析,殊不知臺下的我眉頭已越皺越緊。聽完你讀的“貓咪”寫的作文,我起初的疑惑被擴大了千萬倍:一棵樹能使人坐了一個多小時顛簸的車,從城里趕回鄉下,就只為了見樹的最后一面么?可笑,實在是太可笑了,連這種作文都和我的真情實感劃上等號的話,我寫了的好文章,交由誰欣賞呢?當然,我不是諷刺我同學的文章,我只是發出疑惑而已。那時的我很清楚現在還只是在上課,不能隨便發表意見,于是我忍了下來,可是接下來小白的那篇文章就實在讓我忍受不了了。
何來的一眼就讓人熱淚盈眶,是,這種事瞬間可能會有,但那情境也應該是“十年不遇”的吧。但這種瞬間是剛進中學,相處還不到兩個月的同學能夠具有呢?這不被我認同的細節竟會被您大肆地渲染,還指引著我們也這么來寫。這怎能讓我這么一個好寫作,愛讀書的人所認同呢?我本就是一個率直的人,心中無故憋了如此多的情感,自是再也忍受不住了,脫口而出:“老師,我認為……”話還沒說完呢,就被您一口堵死了,“你有什么資格評論這篇文章!”呵?老師,我自認我的水平是還不夠,但不至于連評價的資格都沒有吧,更可悲的是,你還打這種東西為82分!比我那真情實感還高出2分!抒情!抒情!無情何來抒!難道,寫作除了抒情,就沒有其它東西了么?
在中午發下的校報上,很輕松地便找到了滿滿一面,由您指導的5篇“八股文”,他們是如何用一顆童稚之心,寫出這么類似而深刻的“哲理”呢?潘老師,你能給我一個答案么?我下午曾試圖將我的想法,也就是小部分寫作的人的想法說給同學聽。但在我說過之后得到的則是:“哼,你以為你是大師啊,你以為你的沈老師也是大師?。 ?/p>
潘老師,現在的我很困惑,難道我就要如您所愿,違背我小學以來一直遵從的真情實感的理念,去寫我不愿寫的如嚼蠟般的“八股作文”么?
請給我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