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住的老屋,我曾去過幾次。走過一座舊石橋,來到街口,就能見到它,好像是右手正數第三間。看著那一溜模樣丑丑的黑瓦,帶著潮氣,吱吱響的木門。
老房子光線很暗,且客廳很大,廚房只占一小部分,很不成比例。客廳上掛著兩個老人的黑白照,都是神情木訥。我可不知道那是我的誰了,只覺得這樣的照片放在這樣不透光的老屋里,挺嚇人的,每次看到都避得遠遠的。
有趣的是屋后還有個面積不小的后院,推開一扇同樣吱吱響的木門,就能瞧見了。后院大概是承擔著雜物間的作用,里面堆著大堆的柴火之類的東西,我甚至還發現了一個廢棄不用的鳥巢。聽奶奶說,里面曾呆過一只燕子,后來給逃了。我想,恐怕燕子也是嫌這屋子太舊吧。
單從這個后院,我也能看出農村老一輩人講究實用的性格了。這么大一個后院,不用種草賞花,卻用來堆積雜物;不用來掛鳥籠養鳥,卻被當作臨時屠宰場。我想著不由覺得有點可惜,這么大,這么好的院子不好好利用,如果好好收拾一下,裝點幾處就是個休閑的絕佳之地了吧。
同樣很有意思的一處便是樓梯。樓梯中規中距,直上直下的那種,樓梯腳旁有放鞋用的柜子。這些自然不是重點,重點是樓梯前那一片厚實的木板。木板朝前廳的一面,貼著圖畫,獎狀之類色彩鮮艷的東西。前與后,似是被隔成兩個空間,木板后,就是鞋柜和后院的門。這樣一來,就立即能突顯出老一輩的思想來,臟而亂的藏在后面,比如鞋柜和后院;鮮艷光彩的露在前面,就像是圖畫和獎狀。這木板,就是起著藏污納垢和裝飾的作用吧。一物兩用,這樣的一塊木板絲毫不突兀,倒顯得與現代的裝修風格不同的趣味來。老一輩的人,也真智慧!
我家老屋,又老又舊,但它所能讓我們領略到的是那些古老的想法與智慧。但老屋很早之前就被轉賣了。只希望它不要被拆了,我有空還可以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