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在中國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品。開國主席毛澤東曾說過:“沒讀過四大名著的人,就不算是真正的中國人。”可見四大名著之重要。可以說,這四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象征,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滋養中國人心靈的藥石。其中,我最愛看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它是我國最早的長篇歷史小說。
在第一次看的時候,先翻看了幾頁,我就愛不釋手了。故事中的人物非常多,如:老謀深算的曹操、求賢若渴的劉備、忠勇雙全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英勇善戰的趙云等等。這本書講的是東漢末年到晉統一三國一個世紀的中國歷史,揭示了政局的動蕩、軍閥的混戰、戰爭的驚心動魄、軍事的智慧高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宏昏庸無能,致使朝政腐敗不堪,再加上當時自然災害頻繁,天災人禍使得百姓們無法生存,他們紛紛揭竿而起,這其中,“黃巾軍”鬧得最兇,直殺得官軍丟盔棄甲,望風而逃。正在這時,劉備、張飛、關羽三人義結金蘭,在家鄉招兵買馬,準備抵御黃巾軍,為國家建功立業。
后來,“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后,曹操大敗,三國鼎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最后,鄧艾滅了蜀國,司馬炎一統天下,改國號為“晉”。當讀到“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手下七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時候,我急得直跺腳,沒想到劉備一世英名,竟會被“復仇”二字所擊倒,這個故事也教會了我在生活中,即使受了再大的侮辱,也得學會忍耐,是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啊!關羽因為大意,將荊州給丟了,最后,竟敗走麥城,被孫權殺害。而張飛卻因為太兇猛,被自己的部下所殺。
從中,我得到一個啟示:人既不能粗心大意,又不能太兇猛,否則一定會吃虧的。《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值得世界人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