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是孟郊的《游子吟》。它的大意是這樣的: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征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時她忙著縫兒子的衣服,又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母親時時刻刻為我們著想,擔心我們吃得好不好,冷不冷,熱不熱,渴不渴。人生一世間,母愛大如天。
母愛是純潔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只知道給予而不企求回報的。但是我們呢?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用什么來報答父母?我一直以為,長大之后報答父母就是現在好好學習,長大之后考一個理想的學校,找到好的工作,給父母買補品,買房子,給他們好的生活。但現在我明白了,這些都是次要的,長大以后我們應該好好的陪父母,而現在,我們應該不讓他們生氣,拿個好成績讓他們開心一下。十月懷胎苦,哺育更辛艱。母親懷孕的期間是很苦的,但是一想到我們,的苦都忍了下來;養育我們長大更辛苦,剛出生,要給我們換尿布,哺乳。
再長大些,要當我們的啟蒙老師,教會我們“是”和“非”。到了現在,還要時時刻刻擔心我們的學習成績。因為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我們的身上,母親還會不時的生病。而我們,有時會在母親虛弱的時候去“傷害”她們。有時母親生病了,需要我們幫忙擦桌子、洗碗、晾衣服什么的,我們有時候卻專注于其他的東西,不愿去幫忙。母親只好自己下床去做事。原來我就是這樣的,但自從我明白了母親為我們所受的苦后,哪怕母親沒生病,我也愿去幫助她。人世間的兒女們,望著兩鬢斑白的母親,哪一個不辛酸至極呢?母親對我們的愛,是我們所能報答得了的嗎?正如《游子吟》中所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