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已經結束了,我觀看這一次頒獎儀式時留下了很深的感觸。
一天下午,一個身影在被封索的一輛車子底下三進三出,原來這是警察在現場排爆。第三次出來不多時,他深吸了一口氣又鉆入車底繼續工作。幾條連接線錯綜復雜,他耐心地理清,再剪斷:一根,兩根,三根……兩個多小時后,最后一根線在他的猶豫下被剪斷,所幸的是,炸彈并未爆炸,大家都松了口氣。這個觸火線的人叫王百姓,他天天在于死亡打交道。
名如其人,他為百姓排危除險。10年時間里,他親手排除了共1。5萬多枚炸彈。平常人只要面臨一次生死挑戰就已經心驚膽戰,可他,王百姓,卻已經直面死神上萬次。令我感動的不僅是他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奉獻精神,還有他的樸實、平凡。
還有一個人也令我感動已久,他是一位醫者,名叫華益慰。在如今的社會里醫生對人來說至關重要,華益慰一生手術無數,從未出錯,也分文不取,只用心給病人看病。而他的妻子張燕容只不過淡淡地說:“他也就是盡了一個做醫生的責任,做一個醫生份內的事情,只是他做的比較認真。”
我想這不僅僅是做了一個醫生份內的事情,他更用他你一生詮釋了什么為“醫者”。
犧牲、奉獻、責任心……這些優秀的品質大多已被我們拋棄,而現在當我們重拾,依舊能夠感受到這些東西重新帶給我們那份溫馨與震撼的感覺。貢獻如一杯青梅名酒長久清新,貢獻如一股溪水注入河海,貢獻如一塊磚筑起長城……
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