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人的天性,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優勢。
懷有一顆善良的心,會使人的心靈變得仁愛,視野更加寬廣。以善良為師,得到的是正義和正直的教誨,即使步履平凡,也不失不俗的境界;以善良為友,得到的是質樸和慷慨的幫助,即使交往淡如水,更不失君子風范。
善良的目光總是那么豁達慈祥滿含真摯;善良的身影總是那么樸實厚道令人依賴。如果沒有善良,我們又怎么會被那位純樸的老人打動:他原本是一位大學的教授,因為年紀大的緣故,退休回家休息,但他并沒有安享晚年,而是為了中國的前途命運毅然去做令人嘲笑的工作——撿垃圾,并且把自己所有的退休金甚至是他兒子在國外給他寄回來的錢都捐給了希望工程,自己卻過著儉樸的生活。
這位老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正在于擁有一顆善良的心。然而善良卻常常會被他人誤解:有時善良給人以寬容,卻被看作是軟弱;有時善良給人以親切,卻被看作是虛偽;善良的人為人老實,卻被人看作是孱頭;善良的人做事謹慎,卻被人看作是保守。
我們國家高級官員,面對著印度與日本的無端挑釁,而是采取忍讓的態度,并沒有進行反抗;在其他的國與國之間的不斷戰爭中,既沒有在其中煽風點火,也沒有在一旁壁上坐觀,而是主動處在了一個讓他人都瞧不起的位置,不斷削除彼此間的誤會,成為友好的合作伙伴。
我們這么做又是為了什么呢?難道裝作絲毫不知不可以嗎?何必非要參與并且要承受他人的嘲笑與抱怨呢?
因為我們善良,當善良受到侮辱的時候,也許它感到了孤獨,但它決不會覺得無助,因為它堅信正義是浪淘沙盡猶然閃光的真金,真理是穿過迷霧依然奪目的旭日。
每個人都有善良的天性,那么我們又何必隱藏呢?善良已布滿天下,卻未何要當作神秘?讓我們接受善良的洗禮,感受溫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