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是中國傳統的繪畫方式,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我愛國畫,也正是因為國畫灑脫、流暢,并不是像西洋畫一樣,有無數絲線束縛,有的只有眼睛看到的,不能有絲毫偏差,讓人感到死板。我在初學國畫時,經常摳著小細節,畫出來的畫也不好看,只是好像是把書上的物,搬在了紙上,使我覺得只是畫出來的,并不是活靈活現的生物。老師常常對我說:“國畫,講究的不是表面上的,國畫講究靈動,講究一種隨心所欲的境界,不是書本能夠左右的,是靠心來完成。若你死摳書中的東西,那么你永遠創造不出好的作品,永遠只能照著別人的心境當成你自己的心境,永遠不會體會到國畫的情趣。”在日后的不斷練習中,我漸漸悟出了一些門道,漸漸地明白了國畫所存在的意義,所存在的價值:國畫所表達的,是作者的心境,因此,國畫才會灑脫,流暢,隨著作者的心境,國畫所表達的東西也就不一樣。體會到一些感覺后,我發現,我的畫漸漸靈動,漸漸地就像是一個活物,這使我特別開心。
漸漸愛上了國畫。每一個星期都在盼學畫的這一天。因為在這一天,我可以盡情地遨游水墨的世界。大膽地畫,開心地畫。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我都畫過,但我最喜歡竹子,竹子正直,奮進,虛懷,質樸,奉獻,卓爾,善群,性堅,操守,擔當。畫竹的時候,竹節最難畫了。畫竹節時,我曾經歷過數次失敗。因為竹節的墨汁變化層次多,為了顯示出剛勁的竹節,墨色是主要的。筆肚沾淡墨,筆尖沾濃墨,畫時要一筆抹過,決不能三五層的描。運筆要恰到好處,才能體現出竹的脫俗。每當畫國畫時,就覺得心情很舒暢,勝比游了美景后的心情。每一次,我都能體會到一種快樂,這種快樂是以前從未體驗過的。
我愛國畫,我愛那種快樂的心情。我愛國畫中的山水、動物、人物、工筆、寫意、傳統。國畫,是中國人自己的繪畫方式,起初的我只因為這一點,現在的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國畫,愛上的國畫獨有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