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善以孝為先”,所以,我總想為爸媽做一些家務。可是,因為作業多,所以沒時間做。現在,到了寒假,時間多了,該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一天中午,我主動提出要做一次菜。第一道菜是玉米炒青豆,我打開大火,將鍋上的水燒給開,蒸發。當快燒開時,水上冒出了一個個小泡泡,還“咝咝”地響呢!我不由地笑出來聲。不一會兒,水燒干了。我就把食油倒入鍋里。油在鍋里會“砰砰地”響,這又讓我笑逐顏開。我又把玉米,青豆倒入鍋里。在它們碰到油的一瞬間,就“噼里啪啦”地響起了,油花開始了“天女散花”,嚇得我連連后退,直到油花少一點后才開始拿起鏟子炒菜。這玉米剛從冰箱里拿出來時,還是半黃半白,上面有一層薄薄的冰,可是當它們在鏟里待那么一會兒后,就“金光四射”了。
我一邊攪動鏟子,一邊放雞精,老酒等,累得我手直發抖。可是最后,那玉米炒青豆總算還是隆重地“粉墨登場”了。下一道菜是青菜炒貢丸。我依然像上一次一樣蒸發水,加油,倒入青菜,貢丸。可是這盤菜可不好解決:青菜“碩大無比”,炒起來也費勁,貢丸個頭不大,可它是圓形的,會滾動,很難把它攪來攪去;它們的數量也比較多,也不容易把握佐料的多少。我把佐料,水倒進去以后,又攪拌攪拌,讓它們均勻地分布在水中,以便入味均勻,這可是我多次在媽媽燒菜時旁觀后學到的經驗哦!然后我又嘗了嘗,直到口味適中了才停下。
我解決了湯汁的問題,又要開始解決菜的問題。這青菜,貢丸對我來說炒起來十分重,我的雙手換來換去,但還是覺得雙手酸酸的。我一次又一次地攪拌了五,六分鐘后才停下。原來第一次做事都挺不容易的!兩道菜做完了,該到了兩位“專家”品嘗的時候了。他們個個都說我手藝不錯。我嘗了嘗,果然很香。看來山珍海味還不如自己做的農家小菜,因為自己做的才會吃出一種獨有的風味。古人云:一份汗水,一份收獲。這話果然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