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中我讀了諸葛亮在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戒子書》。這真是一部經典呀!是啊,得才兼備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簡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干,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人,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里,悲傷嘆息,還有什么用呢?我結合我平時的生活和學習,總結出我在平時學習中的一些不好習慣都可以在諸葛亮的《戒子書》中得到啟發,知道了我平時在做作業時的壞習慣,“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這也就是說我要心境寧靜了才能求學,如果你不靜下心來你就沒法學習,諸葛亮教他的兒子以“靜”來做學問,以“儉”來修身,“靜”就是說要靜下來才能學習,“儉”就是說自己的精神和自己的身體也要保養。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就總是靜不下心來,做作業時東張西望的,聽課時老走神。結果做作業的速度慢,沒能吸收到老師所傳授的知識。
讀了諸葛亮的《戒子書》我就明白了如果我現在還不會靜下心來學習,那么我這樣長大后的后果,也就只能是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里,悲傷嘆息了!也知道了應該怎樣來改正,當我走神時,當我東張西望時,一定要“靜”下心來學習。我認為《戒子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對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非寧靜無以志遠”也將會永遠激勵著我的成長。《戒子書》不愧是一部經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