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貝多芬:
“維也納從未對貝多芬抱有好感。像他那樣一個高傲而獨立的天才,在此輕佻浮華、為瓦格納所痛惡的都城里是不得人心的。
社會的目光從藝術移到政治方面,音樂口味意大利作風破壞了,時尚所趨的是羅西尼,把貝多芬視為迂腐。貝多芬的朋友和保護人,分散的分散,死亡的死亡……從此他孤獨了。在一八一六年的筆記上,他寫道:‘沒有朋友,孤零零的在世界上。’
耳朵完全聾了。”(摘自《名人傳》)
周杰倫:
坐的是飛機。
吃的是山珍海味。
穿的是時尚名牌。
錢多到不知道怎么用。
開的演唱會,人山人海,都跑過來看,還能風風光光的上“春晚”。大家都視他的音樂為流行。
2。高爾基:
相信看過《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的人都知道,父親在他小時候就死了,母親將他放在外祖父家便一個人出去打工。但是,外祖父家對他好的人小茨岡、納塔利亞舅母卻都相繼死去。兩個沒人性的舅舅總是給他的生活帶來陰影。
“青年時代,我把自己想象成蜂房,而各種各樣平凡的、默默無聞的人,猶如蜜蜂將蜜源源不斷儲入蜂房那樣,各盡所能、毫無保留地將生活知識和思想傳授給我,豐富著我的心靈。這種蜂蜜常常夾著污垢,含有苦味,但無論是什么樣的知識,歸根結底還是蜜。”
他,混雜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苦與甜,才成為了今天讓我們人人都敬佩的大作家高爾基。
郭敬明:
現在最受捧的青春小說作家。
也屬于不愁吃穿,坐在電腦前隨手寫幾個字就能賺錢的人。
長得也很“酷”,走到哪里都有追著他發瘋的小女生。
還有梵高、巴爾扎特……
為什么以前的名人們活的那樣辛苦,只有等到死后才能得到大家的稱贊、認可;現在的名人們卻又著富足的生活,一出現新的作品就有無數的人去追捧呢?這是進步,還是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