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題記
曹操,在人們心中,他是一個大大的反臣。不錯,“挾天子以令諸侯”,充分的顯示出他的野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條請假在他身上的罪名,讓千古人都以為他是一個奸臣。
可是,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思考。細讀《三國志》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在這個多事之秋,各路豪杰齊上陣,勝者為王敗者寇。曹操只不過是比其他人更早的認識到這條生存法則而已,這也有錯嗎?沒有。這才是明者之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并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疑心太重,一首《觀滄海》可以見得,他還是有一顆寬廣的心。只是在面對敵人的時候,他斬釘截鐵,當機立斷,不容半點思索。
求賢若渴
曹操能夠獨霸一方,和他的某事業有很大的關系。在討伐張秀的戰爭中,曹昂和典韋都死了,曹操在點位的墳前說,另可用十個兒子換一個典韋,可見典韋對他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之后,曹操又不惜舍棄赤兔馬換一個關羽,即便關于最后還是“千里走單騎”。還有郭嘉,他的死讓曹操悲痛欲絕,突然失去了這么一位絕才,就好比飛禽折斷羽翅,走獸失去齒爪。可見,以為豪的謀士,對曹操來說就是如虎添翼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曹操著實失敗過,不過他并不想劉備一樣失敗后就很難走出低谷,而是總結教訓。從杜牧的《赤壁》可見,詩人認為曹操雖因火燒赤壁而敗,那只不過是東風幫了忙,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這一句雖然是寫周瑜,不過我認為形容曹操更為貼切。他真謂是一個“千古風流人物”。什么環夫人,丁夫人,秦夫人,王昭儀……都可以說是他的紅顏知己。哦,對了,還有蔡文姬,一個才女,一個才子,他們之間也保存著一份真誠的友誼……曹操,這個歷史性的傳奇人物,真正值得我們去賞析,去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