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幸福是品出來的,是在生活中比較出來的,近幾年揚州的繁榮與發展讓這個美麗而古老的城市增添了更多的幸福。晚上,走在夜空下,漫步在依城而繞的運河邊,會看見有揚劇愛好者的表演,拿著一張小凳,依著隊伍坐下。那富有特色的方言,鏗鏘的旋律,讓觀眾露出了習以為常的幸福神情。還有那隊列整齊,自編的舞步,跟隨著音樂移動著。不追求動作有多么標準,身材有多么苗條,只要追求一種健康,一種會讓人幸福的生活方式。
夏天,傍晚,手搖一把蒲扇,在樹蔭下成對而坐,擺上一盤棋,靜靜思考。下班后的年輕人也會湊上插上一盤棋。不為誰輸誰贏,而在于一種對思考的向往,對生活品質和個人愛好的追求,因為生活好了,才會向往更大的幸福。在創建文明城時,報紙上常常會出現揚州各個角落的好人好事,例如槐南樹巷的一對夫婦,平日里只要家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他們招乎一聲就到。當皮市街社區負責人說搞文明創建時,老兩口不光將自家門口弄得干干凈凈,還把小院清理了一遍,刷干凈墻上的牛皮癬;再例如,一篇文章標題為“42幢沒有‘陌生人’”租戶剛住幾天就成了所有人的熟人公共車庫旁,總會看見聚集著一群人,人群中不時傳來笑聲,有人在打毛線衣,有人在擇菜,手上做著事情嘴里也沒閑著,家長里短,社會新聞都成為大家談論的話題,下崗的維修工成為大家的服務者……為什么到處都會出現一派和諧的景象,人們都會在這個城市里生活得如此幸福呢?原來的揚州是一個小城,這里的人淳樸善良,懂得生活的真諦。他們不斷奮斗,勤勞努力,將揚州打造成了屬于世界的,繁華讓人們更會享受生活。
不再為了小事鉤心斗角。老人們最有體會,現在在幸福的環境里享受天倫之樂。品幸福,看最細小的變化,對比后才會感到滿足,體會到幸福,揚州不是最好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