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意思是,自己見識多,聽聞廣。確實,路是形形式式的,有崎嶇逶迤的山間小徑,有驚險陡峭的懸崖索道,有寬敞平坦的大道……然而路再多也并不為奇,關鍵在于路上所見所聞所感。我沒走過多少路,省也沒出幾回,都上初二了,對我成長的故鄉的路都不熟悉,至今還是個路盲。
唯一熟悉的就是從家到學校的那一小段路。我上學放學都是坐公交車,與其說“坐”,不如說是“擠”公交車。早晨,一從家里出來,就叼著面包往車站趕,唯恐汽車揚長而去。
運氣好時,等個一兩分鐘,車就來了;若是運氣不好,等個十幾分鐘也白搭。對此,我是深有感觸的。就算沒有看著車屁股嘆氣或是等得焦頭爛額,你也不一定擠得上車。
車上都是和我一樣的學生,把車擠得快要爆炸了。我常常擔心等不到車,等到了又怕上不去。每每爭著踏上車,在司機怒吼下,人們終于向后挪一挪,給我騰出一個“彈丸之地”,我擠在里面,根本就用不著扶手,因為不管往哪個方向倒,都有堅實的“人墻”。
我時常想:這公共汽車簡直象一個巨大的沙丁魚罐頭,里面的“沙丁魚”一條緊挨著一條,空氣也渾濁得讓我窒息。終于熬到了站,大家都不愿再留在車上一秒鐘,爭先往車門擠。好容易下了車,我愉快而輕松地吸了一口氣。
而剛才呼哧作響的汽車也象松了一口舒暢的氣,載著零星一兩個乘客開走了。雖然公交車擠,但能擠上卻是幸運。實在沒有耐心等的人,只好打的。
花錢多不說,這年頭能打上的都成問題。的士里也滿是學生。等終于坐上了的士,回頭一瞧,公共汽車也到了。
于是心有不甘,催促司機快開,卻不想司機技術如此“高超”,方向盤打得令人眼花繚亂,在川流不息不息的車潮中左竄右竄,嚇得我是魂飛魄散。下車時,發現攥在手里的錢都濕了。想想都后怕。
在路上我感受到了很多,在路上我看到也聽到了很多,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