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人利物者,寧謝風華而甘澹泊。
——題記
我爺爺是個不折不扣的山里人,他從小在山里長大,渾身散發著一股山里人特有的氣息。在我小時候,爺爺常常會向我講述山的故事——山上有隱隱約約的一兩聲鳥鳴,斑斑點點的三四星日影,閃閃爍爍的五六個野果,紅紅火火的七八朵野花……然而,每當我聽得出神時,爺爺卻常常有一聲長長的嘆息……每次抬頭,我總是能看見爺爺黯淡的目光,那是一種游子眷念家鄉的莫名的惆悵……離家多年的爺爺依然脫不開他的戀鄉情結。
去年,我終于有幸和爺爺一起回到爺爺的山村。山村坐落于北山雙龍洞旁,靜謐優美,和諧樸素。村外小溪蜿蜒,溪中細石圓潤規則宛若顆顆彈子,故名曰“彈子下”村。
一路顛簸,當我到達山村時,遠遠便望見北山山頂的一抹雄厚的黃——偌大的山頭只剩下孤零零的幾棵枯樹勾勒出幾絲棕綠,光禿禿的實在是煞風景。這般荒涼冷漠,恐怕能夠和生命禁區的戈壁沙灘相提并論了。我開始懷疑這么一個破落凄清的小山村,是否真如爺爺所說擁有一番世外桃源的美景呢?
“原來爺爺是騙我的嗎!”我想。
天空“忽”的掠過一群飛鳥。遠方傳來似有似無的吆喝聲,飄渺的如一縷轉瞬即逝的青煙。我決定獨自前往,一探究竟。
繞過一條偏僻的幽徑,眼前頓時豁然開朗………幾十個村民正齊聲吆喝著,賣力地將一捆捆樹苗搬上山腰,然后一棵棵栽種,一桶桶澆水。他們的動作是那般嫻熟利索,一躬一直充滿了韻律感和節奏感。他們的后方,是一批新生的馬尾松。微風拂過,松針搖曳,仿佛一望無垠的深綠海洋激蕩著一波波碧濤,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我蹦跳著上前,和一位年邁的大伯攀談起來。他悠悠地告訴我,這里的村民都是自愿上山植樹造林的,大家都希望再一次見到繁密的森林包裹著北山,濃濃的綠意縈繞著北山。大伯甚至還莊嚴地發誓,即使一輩子留在村里,一輩子不出山,也要還北山美麗,讓那一棵棵馬尾松落滿山頭!
聽到這里,我忍不住問:“北山以前是不是很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