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家里,從早到晚,總有一種聲音陪伴著我,那就是媽媽的嘮叨。我的媽媽長得有點“富態(tài)”,對我的同學非常友好,大家都很喜歡她。但是啊,她總是對我喋喋不休。嘮叨的最多的就是“快點,快點!”看樣子,我只有改進我的速度,媽媽才會減少嘮叨。
每當她“演講”起來,我都會感到心煩意亂,捂著耳朵不耐煩地跑開。對這日復一日上演的情景,我已經(jīng)厭煩透了。“啊!都六點四十分了!這孩子,又忘記起床了,這下肯定要遲到……”媽媽嘮嘮叨叨地走進我的房間,一把抓起睡眼朦朧的我,口若懸河地說了起來:“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都到上學的時間了卻還在這兒睡得和死豬一樣。到學校肯定又要被扣德育分了……”我吃了一驚,睡意全無,以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臉吃飯。媽媽的嘮叨一直陪伴我到出了家門才戀戀不舍地結(jié)束。“看一下是不是還有什么東西沒帶?上次你就……”“哎呀,媽,都帶齊啦!”我厭煩地背起書包跑了出去。
媽媽的不僅在生活上愛嘮叨,在我的學習上也愛嘮叨。周末,我剛打開電視,正津津有味地看起來時,媽媽又出現(xiàn)在我旁邊,嘮叨聲又在耳邊響了起來,“你都多大了,怎么還看動畫片?作業(yè)寫完了嗎?還有英語也還沒復習,買的英語磁帶怎么都沒見你碰過?這時候你的同學們肯定都在緊張地復習功課,你卻這么悠閑地浪費時光!聽見沒,還不關掉電視……”這時,我只能無奈地走進房間里乖乖復習起來。我一直以來都對媽媽的嘮叨感到厭煩,可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媽媽嘮叨的看法。那一天,媽媽的朋友邀請媽媽一起到外地游玩。媽媽臨走時仍不忘記交代一番:“飯在鍋里,晚上爸爸回來會把菜重新加熱,你和爸爸將就著吃吧,還有……”我不耐煩了,“媽,我知道了,你還走不走呀?”到了晚上,吃過了飯,媽媽又打來了電話。“飯吃了嗎?作業(yè)要認真做呀!我今晚不會去了,早點休息,明天還要上課!睡覺時要蓋好被子,別著涼了!”一瞬間,我感到有一股暖流,通過話筒,進入我的耳朵,一直流到了我的心里。這一次,我竟然不覺得媽媽的嘮叨是令人厭煩的了,反而覺得十分動聽。
我知道媽媽的嘮叨都是為我好,我在媽媽的嘮叨聲中成長,媽媽也覺得自己在嘮叨聲中就老了。看著她眼角的皺紋,我想:我還是要快一點,再快一點,讓她少嘮叨一點,這樣就可以慢一點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