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五十步笑百呼喚珍惜和平,總是在血跡消失之后才去考慮生命的價值!
有人說“涉深水者得蛟龍,涉淺水者得魚蝦,”也有人說“涉淺水者尚有魚蝦可食,涉淺水者喂蛟龍也。”看似矛盾的兩句話。卻發人深省。其實,生命不論深淺,只要你經過,不論開心還是難過。總會有收獲。席慕容說“生命就象是一條河,我們都是過河的人。”獲得的多少就在于你對這條河的探索有多少。而生命的意義,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展開的過程之中,在于無論生活強加給你什么形式,你都能活出一個完整的自我來。
就像因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而舉世聞名的居里夫人,她就像涉深水,得蛟龍而喂蛟龍的不幸者。她因鐳聞名,得獎,成為焦點,卻夜因為它的放射性使她的人生舞臺過早地落下帷幕。但我相信她是沒有遺憾的,她的使命感使她這么做,她實現了自己的生命的價值,體現了她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就像“零落成泥碾做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卓然獨立地開著,無人欣賞它的美,可它怒放過,鮮艷過,燦爛過,也凋謝過,它的生命圓滿了,因為它已實現了自己的生命價值,體現了它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就像田園詩人陶淵明。他厭倦官場生活,回歸自然。拾一穗遺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麥芒,沾一滴橢圓形包裹著陽光的碩果,撥一屢輕攏著湛藍色天空的薄霧……他陶醉在一片美景之中,他看風吹皺一池碎銀,看雨擊打滿樹梨花,看水靈動而躍,霎時生機卓爾,看花欣然而綻,頃刻芳華滿園。他陶醉在這一片山水交融中,于是大量著作永傳于后世。白鷺飛來點破一湖秋碧,杜鵑歸去,踏殘滿地落紅……于是,他在一片悠閑中重拾了自己,實現了生命的價值,體現了他自己的生命的意義。風溫柔地吹來,繾綣的,幽和的,沁入每一個細胞,喚醒了生命的意義。
就像不能忍受“莫須有”的罪名和世俗的骯臟而投江自盡的偉大詩人屈原,他深思高舉,自令放為,也不愿與世俗一起隨波逐流,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寧愿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成就自己的高貴。于是一顆巨星就此隕落,不少人扼腕嘆息。他后悔嗎?不,他不后悔,他離開了世俗的世界卻活在人們心中,他以死成全了自己,也以死喚醒了還未警醒的人們。他實現了自己的生命的價值,體現了他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價值: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我們都能活出一個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