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尋找一顆新的行星,為了地球的未來。”在日記的第一頁我記下了我的任務,往后翻是這幾年的任務日記。如果不看日期我想我已忘記地球歷,忘記明天又是將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公元2360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近一百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太陽系的資源都被開發殆盡。各大國為利益之爭,打響了核武器之戰。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國也被卷入其中。戰爭給人們帶了苦難和痛苦,新型疾病在世界范圍類傳播,大量人口死亡。壞境破壞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雖然各國建立了基因庫,克隆技術也在不斷完善,但尋找新的居住環境和開發新的資源已日益急迫。
自上帝粒子被發現到23世紀初,各國航天業迅速發展,研制出新型的飛行器,其中中國的“曙光一號”位列世界前列。也就是我現在所駕駛的飛行器,限載7人。當星際計劃提出后,我們七人被挑選出來組成了特別行動小隊,任務是尋找新的行星和新的資源。
還記得離開地球大氣層后,入眼的是一個滿目蒼夷的太陽系,原本美麗的藍寶石——地球,變成一個灰蒙蒙的星球。被探查出資源的星球上是永遠不知疲憊的大型開采機器。我知道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盡快完成任務。
經過三次空間跳躍,智腦分析出在這個恒星系可能存在可供人類居住的行星。我們的能源已經不多了,于是我們分為3個小組,每兩個人駕駛小型飛船探尋一個方向。而我留守在“曙光”上,以提供支援。
“前方有小行星帶,請注意駕駛”智腦冰冷的合成音從耳機里傳出,操作平臺上,能源顯示變成了警戒的黃色。我啟動成節能模式,由智腦駕駛飛行器,不必要的運行都停止了。
我翻到今天的日記頁面,寫下“這是我們發現的第三個可能存在可供人類居住的行星系,不知結果如何,但能源進入黃色警戒狀態,如果這次還不能找到可居住的行星,我們只能先找能源。”還沒寫完,耳機里傳出一組的聲音,一號區域沒發現目標行星。
等待是漫長的,還有兩個小時又是新的一天。滴的一聲,二組的聲音傳出,二號區域沒有目標行星。又是一次希望落空,我命令一組和二組回來,等待三組的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