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尋到一本好書。靜靜的翻開,冥然兀坐,讓思緒隨著書那特有的油墨香飛揚,小時那讀書的歷程便像一縷輕紗,展成畫卷,鋪在了腦生活費里,一覽無余……三歲的我,字都無法認全,就在那搖頭晃腦地念:“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七歲的我,不像其它小孩那么調皮,總是安靜地坐在小椅子上讀《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九歲的我,慵懶而愜意地趴在床上,認真地讀著《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深深地為海陶醉。十歲的我,總是吟著:“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琢磨孔子的儒家思想。十一歲的我,偏向于散文集。夏日的午后,從窗戶透出一點微熱的風,卻靜得沒有一點兒聲音,只聽得到父母均勻的呼吸聲。悄悄從枕下抽出一本散文集,靜靜地讀著。恍惚間,仿佛和魯迅一起感受心重重地墜下去的感覺,和莫懷戚體驗一家人散步的溫馨……而現在的我,更傾向于古典文學。“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詩經》的典雅清越;“月即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是李白的孤寂憂悶;“言入黃花川,每逐步青溪水”是杜甫的怡然悠樂。“會挽雕弓如滿月,丁北望,射天狼。”蘇軾的豪邁之勢也讓我平添了幾分豪情。有的書像風塵仆仆的流浪漢,又像走南闖北的旅行家,肚子里裝滿了稀奇古怪的風土人情和天涯海角秀麗的風光。
正是她,教我認識了萬里長城,金字塔,自由女神和埃菲爾鐵塔,認識了偉大的祖國!有的書如陳年佳釀,百讀不厭;有的書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有的書卻像一枚青橄欖,苦澀之后現清香……書如人生。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她告訴我做人的道理,教給我受益無窮的知識……讓我享受人生的樂趣。曹文軒說:“一本好書就像一輪太陽,一千本好書就是一千輪太陽。”我們在陽光的照耀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