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考試結束只剩5分鐘了,有的如釋重負的呼出了一口氣;有的大汗漓淋,顯得急不可耐;有的拿起考卷,開始進行檢查核對。
“時間到了,收卷。”老師宣布說。考場上立刻響起了各種聲音,同學們也表現出各種情態。有的瀟灑地走出去,顯得胸有成竹;有的慢慢騰騰地站起來,眼睛還盯著試卷;有的急三火四的加緊動作,趕忙添上幾筆。收卷的老師距我只有兩桌之隔了,而我的最后一道題再有半分鐘才可大功告成。抓緊時間,爭分奪秒,攻下這個城堡!可越急越添亂,本來很有把握的,這時卻理不出頭緒,真是亂了方寸。我那被同學們都喜歡的“真彩”牌筆在卷子上空猶豫不定,寫不出枝言片語。我眼巴巴的看著老師“老師,就再給半分鐘吧,就半分鐘吧!”我的心里向老師暗暗的請求,渾身是汗。
對于老師和學生,我們古人有一個理想的標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厭是好學生,誨人不倦就是好老師。每當我做作業的時候,筆尖沙沙響,好像小鳥在對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勵我說:“你不要緊張,勇攀高峰。”
古人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而不厭的為好學生,誨人不倦的是好老師。所以每次當自己寫作業時都十分認真努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