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清晨,當你睜開眼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坐在床上享受一下窗外的美景?翻身下床做做運動?不,都不是,你立馬拿出了鬧鐘確定時間。
請問,當你肚子餓了,你會馬上去吃飯嗎?
不,不會,你會看看現在是否是進餐時間。
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前發明了日晷,于是有了時間的概念。但,正如卡蘿·奧諾德在《放慢生活腳步》一書中所說:“一旦我們的組現狀我了計算年月日地方法,下一步就是將時間分割成小單位。”我們創造了時間,然而時間卻由此支配著我們。
在歷史的前進中,伴隨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誦讀,伴隨著1748年本杰明·富蘭克林“時間就是金錢”的吶喊,中西方的時間觀終于重合,于是整個世界都開始傳頌這一段利潤與速度的佳話。
于是,我們睡不足覺了,“沒時間”聊天了,上廁所太久也成了罪惡了……總有人叨念,珍惜時間,抓緊時間……睡覺聊天上廁所,毫無利潤,多么純粹的“浪費時間”!
1982年,美國物理學家勞瑞·多西首創“時間病”一詞,用于描述“時光飛逝”“時間不夠”“必須加快速度迎頭趕上”等急迫的情景。而在更早之前,中國已經由了“迫在眉睫”、“千鈞一發”等令人緊張的詞匯。我們被時間所困擾,古老的君主守著一個“長生不老”的夢,藤子不二雄編制了一個《哆啦A夢》的時光童話。我們對著時間頂禮膜拜,拼命的加快生活的步伐。
可是,誰才是龜兔賽跑的最后贏家?
2007年,超速駕駛肇事導致的死亡人數占我國交通事故總死亡人數的10.2%,因不堪時間的奴役而自殺的人數占我國自殺總人數的60%。這些慘不忍睹的數字可真是與經濟一樣,是所謂的“芝麻開花——節節高”!
時間就是金錢啊……
在十七世紀,西方殖民者們帶著對金錢的狂熱崇拜,在落后的中國鏤刻下深重的罪惡;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也以對時間的虔誠信仰,跟上了時間的步伐!
時間就是金錢啊……
還要多久啊?還要多久才可以從時間的奴隸制中解放?還要多久才可以放慢生活的腳步?還要多久才可以凜然呼出:我們要視金錢為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