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汩羅江自盡殉國。據說,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后來逐漸發展為龍舟竟賽。百姓們又怕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讓魚蝦吃米團,后來便成了吃粽的習俗。
我知道了這個習俗后,想讓爺爺教我如何包粽子,爺爺爽快的答應了。
我們去買了糯米、紅豆、粽葉,又給它們分別“泡了個澡”,紅豆們像小寶寶似的懶洋洋地敞在水面上,可愛極了!準備工作終于做好了,我拍拍手,摸摸已經酸痛的肩膀,一屁股倒在沙發上。“別急,別急!包粽子現在才正式開始呢!你怎么就倒下了?”爺爺笑著說。我聽后,立刻精神百倍,好像全身的細胞都運動起來,正以百秒沖刺的速度沖向目標---粽子。開始學包粽子了,爺爺拿起三四片粽葉,快速地將它們擺好,我也拿起粽葉,想像他那么快地擺好,可結果卻一踏糊涂,就只好慢慢地放,做好了!這個圓錐形的筒讓我想起了肯德基的甜筒,只不過這是個綠色的。卷好粽葉后,我們又用勺把料放進去,這個部分是爺爺幫我做的,因為我控制不好份量,所以才這樣,放完料后,我想:“姜還是老的辣呀!”很快,我們進行到了最后一個步驟,封口并捆好。這個地方最難了,但我不想依賴爺爺,準備自己做。爺爺做一步,我學一步,在捆的時候,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捆好的。“好了!”我大叫到,但當我看了爺爺的“作品”后,自愧不如的說:“我包的粽子真像大胖子穿緊身衣,肉肉到處往外暴!”“你是第一次包粽子,想當年我第一次包粽子的時候比你還糟呢!”爺爺笑著說,我聽后,“撲”地一下笑了。
“好了,小饞貓快來吃你親手包的粽子吧!”爺爺邊叫邊把煮好的粽子端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粽子跟前傻笑著說:“親愛的粽子啊!準備進我的肚子吧!”說完便兒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怎么樣,好吃嗎?”
“真是美味啊!”
“你自己包的,當然會覺得好吃,你要記住,自己勞動的成果比什么人間美味都好吃!”爺爺語重心長的地說。
2012快樂的端午節,讓我第一次懂得了如何包粽子,更品嘗到了勞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