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峨眉山上游覽了萬年寺、白龍洞后,我們來到一個叫雙橋清音的景點。
峨眉風光,天下無雙,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的名句來加以褒揚。坐在濃郁如傘的參天古樹下,從地圖上尋找著方位,才發現我們的立足之處乃名列峨眉山十景之首,不由得喜出望外。細細地探幽尋奇,果然名不虛傳。
景區里有一座清音閣,以晉人左思詩句“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而名。我們拾級登樓,憑窗眺望,和風撲面,神清氣爽,頃刻間就陶醉在迷人的景色里……
峨眉山草木蔥蘢,古樹林立,山勢雄渾,怪石嶙峋。名山的雄與秀兩大特點在對比中完美統一,而那雙橋清音就是秀的典型。清音閣旁有兩座年代悠久、顏色呈灰暗的石橋,宛若彩虹凌空飛越,故名雙飛橋。兩條湍急的清流在橋下匯合,一條河底的石頭是白色的,另一條河底的石頭是黑色的,在綠樹掩映下望去,仿若黑白兩龍在水中嬉戲,攪得水花飛濺,引人入勝。
順著溪水沿行,水流匯集到一個清澈的池塘。一座小巧的風雨亭,充滿著靈秀之氣,亭亭玉立于水中央。塘里一塊類似牛心的黑色巨石,被日夜奔騰的溪水沖刷得圓潤锃亮。在亭中坐下小憩,眼觀清流激蕩,銀濤噴雪;耳聽水石相擊,音韻和鳴。恍如有感高雅名賢在深山密林里演奏古琴,細細琢磨端詳,明白了“雙橋清音”名氣的由來。
這里地處深谷之中,上午的陽光根本無法直射,溪流與巨石的相搏,產生了大量的負離子,新鮮的空氣沁人肺腑,使人不忍離去。不難有古詩贊道:“杰然高閣出清音,仿佛仙人下扶琴,試問雙橋一傾耳,無情兩水漱牛心。”仰望四周聳立的群山密林,濃郁得仿佛在綠色中潑入了墨汁,顯得是那樣的深沉和蒼勁。靜想著世上價值連城的山水古畫就應該就是這種意境的韻味。
清音閣往上復行數步,在林蔭處瞧見一個小茶樓,于是駐足落座,把壺臨風,香茗入喉,氣定神閑,真是一種難以表白的享受。茶樓上人空靜雅,在一撥撥團隊走過以后的間隙里,這里是靜謐驚人。除了那鳥語啾啾,流水潺潺外,就只有樹葉的沙沙聲。那要靜心地側耳傾聽才能體會,可能是樹葉輕輕呼吸的聲音,也可能是多情的風兒在溫柔地撫摩著樹葉。靜默聆聽,享受大自然的厚愛。
一絲輕微的梵樂隨風傳來,大家便明曉這是佛家圣地。沉浸于這迷人的詩一般的意境中,感受著難以尋覓的清音,體會著浮生半日之清閑……
上一篇:給四川受難的人民:溫暖的時刻
下一篇:劉翔,我為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