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成功人士的背后,有許多人是靠兩個字成功的;然而,讓他(她)們成功的是————堅持!在奧運賽場上,每一個奧運健兒都有自己的奧運故事他們靠兩個字,堅持!奧運老將王軍霞,1991年遇到“鐵教”馬俊仁教練,開始了更加嚴格的、專業的訓練。王軍霞在1994年的春晚上說:“我們隊員的腳,沒有已個是完整的。我們睡覺時,腳在被窩里都不敢亂動,太疼鉆心的疼。而每吃一口飯就指望上翻。每上翻一口,眼淚就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但是為了訓練,還是硬往下咽。”好心有好報,王軍霞的刻苦訓練,在兩屆奧運會里,她被譽為“鐵人”、“東方神鹿”。
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她獲得5000米冠軍,10000米亞軍。這是有的,是啊,是王軍霞證明了一句話“誰說女子不如男”。不只是在奧運賽場上,在我們身邊就會這樣的案例。我的一個朋友阿蘭,她在上半學期成績在全班排第二十四(一共五十五人),她知道自己學習不行,所以,她每天的生活規律就是吃飯、上學、睡覺、學習。她堅持每天除上學的時間以外,花六個小時學習,下半學期全班排名第二名,讓她自己朋友們的羨慕。不管是奧運冠軍王軍霞,還是身邊朋友阿蘭,她們倆可都是依靠堅持換來的優異成績。勤奮做好一件小事,通過積累,就可以成就一件大事。
成功的意義不在于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在于你有多么的偉大。因為,成功總會與努力過的人握手,只要享受了努力的過程,我們就不是失敗者。有一首耳熟能詳的臺灣名歌——《蝸牛與黃鸝鳥》正是圍繞著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而創作的。歌中的蝸牛雖然并未成功,但它畢竟努力過了,和黃鸝鳥相比,它的歷程要艱難許多,重重的殼裹著蝸牛的仰望,可蝸牛并沒有輕言放棄,而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即使失敗了,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努力過,就不是失敗者!努力過,失敗也是美麗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一經失敗就放棄了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可是,失敗了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我們能振作起來,不放棄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做一只勤奮的蝸牛堅定向前,持之以恒,我們就是命運的主宰者,我們就是駛向彼岸的船只。我想,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么,堅持就一定是成功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