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都崇拜著曹操,在不斷理解他的過程中,我也似乎和他有了幾分相似。爺爺熱愛讀史,尤其是對三國時期,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幼時我住在爺爺家時,每天都可聽他講述三國故事。爺爺講的內容多是根據《三國志》的,以魏為主線,并不添油加醋,所以,每每聽到曹操大敗,我便會偷偷哭泣;而聽到劉備大敗時則拍手稱快。從那時起,我開始崇拜曹操,崇拜他的聰明睿智,崇拜他超凡的軍事才能。
我在小學時曾經加入一個閱讀小組,在那里我們常常會討論《三國志》,借助這個機會,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三國的歷史,知道了才智遠在曹操之上的人并不在少數。出于幼時對于曹操的好感,我努力找到了曹操的另一個優點:文學才能。對于一個一心要建立宏偉大業的人,少有閑情逸志去舞文弄墨的,而曹操卻是這少有的幾個之一。他的《長歌行》、《短歌行》、《龜雖壽》等篇章膾炙人口,表達的意氣風發令人贊嘆,其中的理念亦是現代人所追求的,可見他的看法有多超前。他甚至還常有用他的文學功底戲謔對手的經歷。在寫給孫權和袁紹的信中,曹操表面上在贊美對方,實際上卻是痛罵對方無能。這個技能我很喜歡,并且認真鉆研加以運用。“曹操式罵人功夫”令我自成一派,終于使我在學校里小有名氣。可惜我不僅學了曹操的這門技術,還把曹操驕傲的壞脾氣也學來了。有一次不小心把這招用在了班主任身上,并且還狂傲地在同學面前吹噓,結果,后果不堪設想。
上了初中,才逐漸發現了曹操最大的好處:樂觀!這是在我考砸了之后偶然翻書悟到的。初中的考試就如同將軍上沙場做戰,次數眾多?!皠贁∧吮页J隆边@句話大家不陌生,可是能真正將這句話推行到生活中的,又有誰呢?劉備彝陵戰敗后大病不起一命嗚呼;曹丕伐吳失敗也吐血身亡。而曹操,在赤壁大敗后居然還滿臉堆笑,毫不氣餒,足以見得他的樂觀。曹操的樂觀也改變了我的生活。每每考試失利,感覺禍從天降時,我都會想起曹操的樂觀,并馬上從心底振作起來。
“把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對生活的態度就是這樣。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學曹操的樂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