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卑微生命發出由衷的贊嘆,是我們的良知不曾喪失的標志,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義務。
從月牙湖畔散步回來,已經是晚上九點了。走在長長的巷子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數著頭頂稀疏的星星,我覺得格外輕松。突然,一個輕微的聲響進入了我的耳朵,接著,它迅速地進入了我的心田。黑暗中發出的這聲音,像一陣微風掠過我的耳簾,它是那么熟悉,但是,卻又那么容易讓人忽略。誰還會對一陣風的吹拂敏感呢?
我輕輕地放慢了腳步,朝身子的左右看了看。黑暗中,我沒有看到什么。但是,這聲音還在斷斷續續地傳來。它讓我不能平靜,不能聽而不聞,不能置之不理。我朝聲音發出的地方再仔細地看了一眼。這時候,我看到了一幅模模糊糊的景象。
一個女人正坐在巷子北面的墻邊整理物什。從女人端坐的姿勢看起來,她大約一米五幾。她的身材纖細、瘦弱。她的前面,擺放的是一個大口袋,可能是一個麻袋。袋子里裝著的,可能是她白天從外面撿拾來的雜物。她現在正在把這些雜物進行整理。她似乎是努力把自己的動靜放到最低,很怕驚動了別人。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女人一邊整理著雜物,一邊想些什么呢?我實在不得而知。但是,她在黑暗中發出的勞作的聲音,深深打動了我。這是我見到的最真實、最純樸的勞動——最底層、最貧苦的人為了生存所做出的勞作。喧囂的城市之夜,到處燈火輝煌、酒色逸香,讓我們對生命本身僅存的敬意蕩然無存。可是,黑暗中的這個女人,她的雙手發出的輕微聲響,卻再一次喚醒了我麻木的靈魂。
敬畏黑暗,是因為黑暗更能夠折射光芒。夜晚把世界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丑惡,是世俗,是罪愆,是深淵;另一部分是美好,是自性,是拯救,是期望。
黑暗中,我聽到了她內心發出的幸福的聲音。這個聲音,是生命歌吟發出的樂章,是世界最初的聲音,也是世界最后的聲音。如果這樣的聲音,再也沒有人能從這個黑暗的世界上敏銳地捕捉到,那么我可以斷定兩件可怕的事情將會發生:要么世界將會失去我們,要么我們將會失去世界。
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時間指示凌晨四點。天還黑著,但是,不倦的鳥兒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只黃鸝來到了我的窗口,輕輕地展開了自己的喉嚨。聽著她婉轉的歌唱,我輕輕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