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厚厚的《唐詩宋詞詳解》,令我頗感意猶未盡的是,通過讀詩,我品味到了秋天最真實的一面。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p>
迎來了秋,花草樹木必須面對的而且無法逃避的可想而知——凋零、敗落。瞧,那邊那棵平日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木棉樹,此時早已落葉,那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金蝴蝶,在半空中低低地打著回旋,在它們生命之火即將熄滅的時刻,也不忘向偉大的大地獻上最后一吻啊——再落到樹媽媽身邊,正所謂“落葉歸根”。百花失去了爭春的活力,憔悴的面龐上略顯出幾絲擔憂:“花瓣兒,我的孩子,當你們離開媽媽的懷抱后,將何去何從呢?”花媽媽最終得到了滿意的答案,花瓣們向媽媽做最后的告別之后,飄飄搖搖,落進了泥土里,無私地為后來的花兒提供養料。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p>
秋,本是一個代表衰落的季節,因為世間萬物大都紛紛凋謝、枯萎,惟有菊花裝點世界,桂花香飄十里。山村農舍,大多被菊花包圍。那一簇簇,一叢叢,黃的紫的,編織成一條條五彩繽紛的地毯,在萬物衰敗之時彰顯自己的魅力?!肮鹱踊ㄩ_,十里飄香”,桂花帶著濃烈的香氣在枝頭綻放:有的似羞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像身強力壯的青年,還有的如楚楚動人的明星……為秋添上一抹絢爛的金黃,為秋渲染一縷迷人的芬芳,漫步于菊花叢中,桂花林間,確有一番別具一格的情趣!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p>
夕陽西下,西山的晚霞為天空染上一層粉紅,就像新生兒紅撲撲的臉蛋兒那樣可愛。三三兩兩的鴨子游過倒映著藍天青山的湖面,總有那么一種孤獨之感。秋天的湖水變涼了,秋風拂過,湖面上泛起絲絲漣漪,微微的波瀾將湛藍中輕微泛紅的天空映得更加可愛,極似小姑娘臉上的朵朵紅暈,湖面上,碧波蕩漾;藍天上,日落余暉,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為秋畫上絢麗的一筆。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天的月亮,總有一種很清冷的感覺,似乎只有到中秋才顯得皎潔而熱烈。當一彎新月掛在天空時,總能給人以悲愴。而當一輪滿月高懸夜空,卻給人以思念,使人不禁想起遠方的親人與羈旅他鄉的游子。為表達祝福,蘇軾曾借月抒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崩畎自镁苹ㄩg:“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秋,大氣豪放;秋,凄清感傷。秋的性格是多元化的,既給予人力量,又帶給人悲愁。通過讀詩,陶醉于秋的美景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金秋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