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任然還記憶猶新吧,我最喜歡的便是端午節了,現在就讓我來為你講講我所熟知的端午吧。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的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便是其中之一。在端午的前幾天,大人們就將一枝茱萸或柳條插在門楣之上,據說,這可是能驅妖避邪的呢!再來說說戴香包吧。大人們用碎布縫制成小包,然后將艾、蒼術等草藥包在小包里,孩子的身上,便可增強免疫力。然而,最典型的風俗還是吃粽子了。將糯米洗凈,再用粽葉將其包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美味的粽子了。我最愛吃粽子了,每逢端午節,我都要吃個夠才罷休。奶奶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開,便露出了又白又香的粽子了。忍不住咬上一口,甜甜的粽子滑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習慣了奶奶包的粽子,再吃起別的粽子,便便覺得沒了滋味,還是奶奶包的最能入口。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樣的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的香氣中,仿佛升騰起英魂不滅的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陷害屈原的那些卑鄙小人們嗤之以鼻,不禁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謂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盎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瞧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亦可囊星漢!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是歲月的裙擺,挽斷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尋求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面前空空的盤子,原來,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不過是過眼浮云,君王霸業數千載,到頭來一樣是蹉跎······
粽子在口,香氣彌漫,只因為有你,才會有這么美好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