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法治建設工作總結
醫療機構是人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如何加強醫療機構的法治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一直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管理者需要重視的問題。以下是本次醫療機構法治建設工作的總結:
一、制定規章制度
為規范醫療行為、保障患者權益,要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醫院管理條例》、《診療技術規范》等文件,明確了醫務人員職業行為準則、患者知情權、家屬陪護權等內容。同時,加強科學合理的收費管理制度,防止“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等現象。
二、加強職業素養教育
職業素養是保證醫生執業水平的基礎。對于新進員工要進行系統培訓和考核;對老員工要開展持續教育活動,并且鼓勵參加國內外專業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同時加強師徒傳承制度,不斷提高整體職業素養水平。
三、推行責任追究制度
在實踐中發現,在某些情況下,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和約束力,導致患者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在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完善追責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對于不當行為或違紀事件要及時予以處理,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將結果公示于眾。
四、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
信息化建設能夠更好地實現對整個服務流程中每一個環節的精細管理與控制。包括電子健康檔案、電子處方等系統應用;通過數據挖掘技術來分析患者就診歷史記錄并給出個性化用藥方案;通過在線預約、掛號等方式方便患者就診。
五、注重公共衛生意識教育
公共衛生意識是社會文明程度和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提高的標志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及時處理突發事件,并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
以上五點內容是我們在醫療機構法治建設工作中付出努力所做出成果的體現。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與解決:例如患者滿意度調查反映存在某些問題或不足之處,則必須積極采取措施改進;針對新技術新模式積極引入創新思想以逐步提高服務質量等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