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精選5篇)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1
在整個培訓中有幾個問題常常引發我長時間的思考,如何做一名好老師?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更高效?
首先,如何成為有效教師、成為一個智慧的老師?專家們認為要做反思—研究型教師。課余反復思考后,理解其中深意。國之發展,教育為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就沒有高質量的人才。所以,教師水平的提高顯得有為重要。一個優秀的教師必然是一個有效的教師然后才能成為一個智慧的老師。
其次,關于教師師德問題。
教師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教育是要傾注愛的,做一個有著高尚師德的教師,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師德是教育的靈魂。有愛心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學生。對于將來走上社會的學生來說,有才無德、有德無才都是不健全的,唯有德才兼備才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那么學生的德才除了家庭教育的影響之外,學校教育是重要陣地。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潛移默化是不容忽視的,好苗結好果,好苗要靠教師培育。
如何在教學中具備良好師德?我想那就是要做一個有良知的教師。中國人歷來崇尚儒道,但在經濟轉型、全球化的今天,浮躁充斥著整個社會,校園也不例外,早已不是一片凈土。所以,這也是從上到下要進行師德教育的重要原因。
做個有良知的教師,對學生需要關心時不會淡然漠視,更不會動輒體罰侮辱孩子幼小的心靈。教師的漠視容易導致學生自卑,影響到他們一生,教師的體罰侮辱更會導致學生心理的不健全。給孩子一點呵護,一點鼓勵,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不是很好的事嗎?
人無完人,教師也是普通的人,在工作中也會有各種失誤發生,但只要堅持住教師的良知,讓良好的師德影響學生,就是成功了。
總之,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很多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思想,從思想上受到了極大地鼓舞,這必將為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作為骨干教師培訓對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2
XX年6月28日至7月7日,我在華南師范大學參加了XX年廣東省中小學骨干教師集中培訓活動。培訓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通識理論培訓,第二階段為分科學習。
在通識課程培訓中,省教育廳副調研員黃忠作了《骨干教師培養的要求與建議》的報告。報告指出,此次骨干教師培訓的目標是更新現代教育理念,提高學科教育理論水平,提升科研的能力、指導青年教師的能力、教育技術能力和學習能力,在地區中起師范引領作用。黃忠副調研員殷切希望,骨干教師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要有透徹人生的智慧,勇于實踐,大膽探索,學以致用,敢于創新,率先垂范,發揮榜樣的力量。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我們全體培訓學員先后學習了華師大信息技術學院焦建利教授的《關于教師學習的十點思考》、深圳高級中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蔣平老師的《陽光心態與幸福教師》、廣東教育學院副教授許錫良的《人性、人權與教育》、華師大副研究員高廣方的《生本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華師大副教授王清平的《中小學德育改革的新路向》、華師大教授王紅的《中美基礎教育的觀察與思考》、劉良華教授的《教師行動研究及其寫作:演講與傳播》,還聽取了深圳市育才中學夏建平老師的成長經歷報告和嚴凌君老師語文課改的做法。
焦建利教授《關于教師學習的十點思考》的報告,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有兩點:一是時代的發展了技術進步了,但學校教育發展還是很緩慢,70年前陶行知先生指出的教育存在的問題現在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區還很嚴重!二是教師教育技術的滯后與教育發展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作為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滿足現代教育需要是多么的迫切、多么的重要!
蔣平老師《陽光心態與幸福教師》的報告用大量的事例說明教師面臨的壓力,向我們提出了心理減壓的方法和快樂人生、幸福教師獲取的途徑。他強調,擁有陽光心態就能改變世界。蔣平老師的報告使人受益匪淺。
許錫良副教授的《人性、人權與教育》的演講,從生命之謎和生命的寶貴闡述敬畏生命的必要性,從生物的本能、人性的差異闡述尊重生命個體的重要性,指出每一個人都有其自身的價值,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育就不能搞大同教育,就不能唯分數論,中小學教師要有理性之心、寬容之心、仁愛之心、敬畏之心去看待每一個孩子、對待每一個學生。許副教授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可惜的是,許副教授沒有進一步闡述造成中國教育脫離人性的原因和環境,以及改變這種狀況的方式和途徑。其實,單純靠教育工作者去改變中國教育人性、不尊重人的基本權利等狀況是不可能的。
高廣方研究員的《生本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從生本教育這個主題出發,闡明了生本教育相關的生命觀、學生觀、教學觀、教師觀、課堂教學觀,并用一些具體的事例加以佐證,給我們以很大的啟迪。
王清平副教授《中小學德育改革的新路向》的報告,圍繞中小學德育改革這個中心,闡述了德育改革的背景、方向和具體內容,強調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為人之德、以“責任心”為核心的為事之德、以“愛國”為核心的為民之德、以“熱愛生命、追求完美”為核心的立身之德作為中小學德育改革的內容,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王紅教授的《中美基礎教育的觀察與思考》的報告,比較全面地介紹了美國基礎教育的一些情況,結合中國基礎教育的`狀況闡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大大開拓了我們的眼界和視野,啟迪我們思考。歸納王教授報告的觀點,以下幾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中美教育的基礎不同。美國教育的基礎在于學習和發展的基礎,在于會學,會學的重點在于培養思考能力,質疑、發現、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中國教育的基礎則在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點在于獲取知識和信息,在于學會。第二,中美基礎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同。美國的基礎教育則重于能力導向的教學目標,而中國的基礎教育則重于知識導向的教學目標。認為對美國教育教學目標的理解是認識美國基礎教育的根本所在。第三,美國基礎教育比較強調對人格、尊嚴、情感、平等、自主、獨立思考等意識的教育,重視教育的公平與民主。最后,王教授也指出美國基礎教育也面臨許多困惑和挑戰,中美兩國基礎教育正有互相借鑒、殊途同歸的趨勢。
通過王教授的報告,我們對美國基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王教授的報告有些方面是值得思考的。首先是對“贏在起點輸在終點”的質疑。這個觀點曾經風行一時,并被很多專家、學者津津樂道,甚至拿出來嘩眾取寵!我們的教育真的是“輸在終點”了嗎?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話,我們就無法解釋我國基礎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就無法解釋我國在科技領域的某些方面取得的輝煌、頂尖成果。其次,我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并不諱言我國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發現,當人們痛陳中國教育存在問題的時候,很少去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根源所在,更不用說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很多情況表明,如果不改變基礎教育的評價體系、不改變高校招生制度、不改變教育資源不均、不改變學校的大班制,等等,那么,改變中國基礎教育的狀況和解決相關存在的問題將會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本來,新課程實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和解決基礎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但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新課程高考的模式化和定型化,新課程的有關要求和理念成為一紙空文!
劉良華教授的報告《教師行動研究及其寫作:演講與傳播》,教給我們教育研究和選題的方法,對于我們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有很大的裨益。
在第二階段的分科培訓學習中,我們再次領略了華師大歷史文化學院專家、教授的專業風采和敬業精神。他們孜孜不倦的教誨,至誠至善的人文關懷,使我們感覺到,華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是我們廣大中學歷史教師知識更新的殿堂、教學成長的精神家園。從7月2日到7日,專家學者先后給我們上的課程有《中國古代史前沿問題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前沿問題研究》、《世界史前沿問題研究》、《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史學理論問題研究》、《歷史研究論文寫作方法概論》、《中學歷史教育前沿問題研究》、《高師歷史學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學歷史多媒體教學研究》、《歷史教師從職業化走向專業化》、《中學歷史教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學案教學的原理與方法》、《中學歷史教育研究方法示例:合作學習》、《廣東省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的現狀》等。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3
轉眼間,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已接近尾聲。作為培訓班的學員,我深感榮幸,并十分感謝鼓樓區教研員萬老師和浦口區教師進修學校張老師給予我們的指導和幫助。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多彩,有培訓講座、精彩教學案例展示、微課制作等課程。在各門課程中專家老師們運用生動有趣的案例使學員從內心中深處愿意接受培訓的內容并盡可能加以內化。通過此次培訓,使學員受益匪淺,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下面對本次培訓作以下總結:
一、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
老師們都精心制作了大量的多媒體課件,深入淺出的解讀了新的課程標準,重點講述了任務型教學法,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深入細致的講解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以及備課的基本環節和要點。鼓樓區的老師還根據課堂實際,摘選了兩節教學視頻供我們學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受到學員們的歡迎。
老師還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了兒歌的特點、教學優勢、以及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我們深受鼓舞。
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
為了提升學員們的課堂教學能力,萬老師和張老師組織了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通過聽課,我感受到學員們都非常重視這次展示自己教學才能的活動。他們認真備課,教學思路清晰,設計合理,精心準備教案、教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堂上師生配合融洽,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學了之后確實獲益匪淺,為自己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通過培訓,我們的成績和進步是顯著的。大多數學員都能以學生為主體,廣泛開展小組活動和師生活動,活動面較大;都能通過游戲、表演等形式來操練和鞏固所學知識;都能利用圖片、各種教具進行教學。一些學員以前不大使用課堂用語,但通過培訓掌握了一些較常用的課堂用語,并能大膽使用。
此次骨干班培訓,更新了我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提高了我駕馭英語課堂的能力,為我的英語新課堂教學打開新天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都會銘記這段培訓的日子,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4
不知不覺,來到XX小學有一周了。參加工作至今六年,當我再次走進校園,走進那個無比熟悉的教室時,心中的激動難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轉化,我又變成了坐在教室接受知識的“學生”,我的內心是無比激動和驕傲的。
這幾天聽了連教授、翁教授、林老師的精彩講座。從他們身上,我學到的遠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和做學問的方法,更多的是他們執著于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嚴謹勤奮、潛心鉆研、盡心盡責的那種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為一個學者,他們的人格魅力讓我感染!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感悟:
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連教授為我們講授了《教與學的心理分析》。教育應該幫助每個學生發現、發展自己的優勢、智力、潛能,成為應該成為的人。我從中體會到要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給他們正向的情感,讓他們得到自信,感受到自我與自尊。不要總是批評學生,說一些帶有負面的話。教師要了解、理解學生。教是為了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核心,不是為了上課而上課。教師要用心去傾聽,要傳遞正面的力量,要用感情去交流,要設身處地的、換位的思考。人的本質是自主的,不愿意被控制的。好學生是鼓勵出來的,是夸獎出來的。所以在表揚學生時,不能一味的去說“你將來一定會有出息”之類的話。應該從欣賞的角度去夸學生,這樣做對學生是有利的。
通過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林老師為我們講授了《教師如何寫作》。他指出,文字是靈魂的鏡子。寫下的就是永恒。他為我們傳授如何寫作,如何尋找課堂片段、課堂案例。舉例子說古今中外的教育寫作的良好的品質:“教是教不會的,只有學生學才能教會。”“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與生長之重組,學校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學生要從做中學。”并說明,教師的日常用語對孩子的發展有影響。語文教師的詞匯量要優美、多樣,情感要豐富、真摯。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更新觀念。翁教授在講《追求簡約化的教學》的時候,他告訴我們,要抓住課堂的不變量(教學重、難點)。教師講到的,學生未必就會;教師沒有講到的,學生未必不會。我們要找準關鍵詞,過于注重細節往往就會丟失對整體的把握。換而言之對細節越來越重視,對整體越來越漠視。他列舉的例子生動形象,讓我們懂得:教育要從冗繁走向簡練,從壓抑走向舒緩,從凌亂走向有序,從狹隘走向開闊,從死板走向靈動,從膚淺走向深刻。教學要做到主次分明,動靜分明。
聽了他們的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引領和導向的作用。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于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獲,有所感悟。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5
挾未消的暑氣風塵仆仆走來,如今,不知不覺,就已是白雪紛飛的冬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90個日日夜夜轉眼逝去,此情可待成追憶,再回首,每一個流金日子清晰而又深刻。
三個月的集中培訓,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得到脫胎換骨的改造,思想觀念、認知視野、教學方式都受到強烈的沖擊。
三個月的培訓,心中留下很多東西。其中導師的風范更讓我難以忘懷。愛國、敬業、愛崗、教學嚴謹、平易近人、心地善良、內心坦蕩、為人正直是導師們的共同特點。導師團師資力量雄厚,陣容強大,名流薈萃,他們的淵博學問和人格魅力折服了我。方家駒老師語重心長用真人、良師給我們量劃人生、職業、事業的坐標;李鎮西老師激情四溢為我們展示“永遠在思考,永遠在熱愛”的執著;陳鵬教授娓娓道來為我們歷數素質教育在中國的命運;李繼凱教授舉重若輕用“消解、建構、顛覆、現代性”為我們搭建后現代理論;魏耕源妙趣橫生在戲說《詩經》中為我們開拓文學欣賞新視野;馮文樓教授取精用弘從科塞、列文森、格爾茨、余英時等思想大師的腦庫里信手拈來文化視角、女權主義、建構理論、第三代儒學為我們開辟文本的另類解讀;余文森教授形象生動以制定者的身份對新課程標準為我們作最權威的闡釋;張熊飛教授援引豐富用誘思教學讓我們發出古今中外萬般教育思想集于一身的感嘆;胡安順教授有板有眼用深厚的積淀為我們破解音韻學的神秘;魚浦江教授廣吸博納用提要概括、系統綜述為我們匯集語感教學、研究性課程學科前沿信息;李景陽教授山高水長用推心置腹與我們共奏子期伯牙之歡;欒棟教授豪言壯語用《山海經》之喻為我們鼓起山肩水化的胸襟;歐陽侖、王淑蘭教授妙語連珠讓我們享受一笑解頤、津津有味的心理健康大餐;程紅兵老師新銳敏捷用“速成必定速朽”的判言讓我們領略一針見血、直擊流弊的利索;張積玉編審條分縷析用學術性為我們構筑論文寫作實用平臺;尤西林教授大智先覺用終極價值的追求為我們開啟人文科學的天窗;李西鍵教授高屋建瓴融會貫通用美學視野為我們彌補感性教育、趣味教育的缺失……這些,無不異彩紛呈,使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導師們精彩的課實在太多了,我常常為此扼腕嘆服,并不斷誘發我去沉思,去細細品味。
培訓期間,我們中文班全體成員分別在廣州的廣雅中學、執信中學,深圳的保安中學、保安高級中學進行了考察學習。每到一處,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都是優美的校園環境:綠樹成蔭,綠草如毯,鮮花四季常開,建筑風格獨特典雅。特別是廣雅和執信百年積淀從中透射出濃郁的人文色彩和育人氣息,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廣雅那保存完好見證歲月無聲訴說著滄桑歷史的古樹,那無時不在進行環保教育隨處可見的“招鳥點”,掛在每棵小樹上寫有種植人姓名無不在彰顯崇尚和美德的銘牌標記,保中“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能育人”的直觀版本,“不能相信市井環境里能培養出大氣的人才”的斷言,讓我感動于他們對育人環境的營造,重視點點滴滴的潛移默化的熏陶的驚人的精心和細膩;崇德瀹智,厚德載物。知識廣博,品行雅正。求實傳薪火,務本育英才。藝術使人美好,制度使人文明,奉獻使人高尚,集體使人充實,知識使人強大,磨礪使人堅韌,讓我感動于他們淵源悠久、蘊涵初道的治校理念;執信中學的“連鎖店”模式引來教育產業化的眾語喧嘩,兩個億創一所學校造就出財富神話,讓我感動于他們率風氣之先的見識和魄力;務本求實的辦學宗旨;全面而兼具特長的育人目標(學會做人、立品,學會生活、自強,學會學習、善學,學會發展、長才);系統而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必修加選修,學科加活動,顯性加隱性,會點園藝,會點樂器,會點家電,會點機械,會射步槍,會游百米,會用英文,會操電腦);優質高效的教學活動(從單純知識傳授向全面育人的目標轉變,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從信息活動的單向傳遞向多元互動的轉變);優化教學設計,優化教育技術,優化教育資源,強化全面素質評價,強化課程活動評價,強化特色創新評價,強化結合分層的科研活動(學科性科研,學校級科研,宏觀性科研);合作包含競爭的管理機制(全員參與管理,全面素質管理,全因素管理),以及“雙百”(百位名人教我學,百位名人是我師)活動設計,讓我感動于他們極具個性富有啟發和創意的生動的素質教育模式。
雖然集中培訓就要劃上休止符。但我們的學習與追求永遠不會結束。當我們從浪漫的教育理想的天國回到泥土飄香的現實,當我們全身心地耕耘著素質教育的苑囿時,陽光燦爛也好,風吹雨打也好,鮮艷、滾燙的國徽是我們心中永恒的太陽,師長的諄諄教誨將化為我們無窮的智慧,導師們嚴謹的治學風范,將是我們的楷模,而學友們奮斗不息的精神,將會成為我們共有的精神財富。三個月的培訓時間,在生命的旅程中很是短暫,但我們愿把它作為人生的一個驛站,心路的一條起跑線,事業的一個加油點,積蓄力量,充實行裝,準備朝著更遠的目標邁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