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市在大力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以防汛抗旱指揮信息化為龍頭,在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水利政務信息化及水利業務工作方面開展了信息化建設工作,并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市在水利信息化建設方面起步晚,基礎薄弱,目前,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在總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
一、全市水利化建設基本情況
(一)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情況介紹
2、分步建設,各負其責,應用系統建設取得階段性成績。市有關部門按照分步建設,各負其責的指導思想,在防汛抗旱信息化、水利政務信息化、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和信息系統建設、行業信息化應用等方面開展了水利信息化工作,并在建設過程中逐步受益。
3、按照**市水利局領導大力宣傳**市水利和實施政務公開的指導思想。我局于200*年*月開通了**市水利局公共信息網(網址:www.suiliju.cn)作為我局對外宣傳和實施政務公開的重要平臺,每日更新信息,運行1年多來充分發揮了網絡宣傳的作用。與此同時,全局15個直屬單位和全市40個區縣水利局按照市局統一部署均建立了當地的水利公共信息網,此項工作的實施,不僅在公眾信息網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而且有效提高了**市水利局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
(二)**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情況
在《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尚未正式啟動之前,**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針對**市洪澇和地質災害頻繁,春旱、夏旱、伏旱嚴重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目前已經基本建成了"**市沿江城市防洪預警自動測報系統,并開始發揮效益。
2.**市沿江城市防洪預警自動測報系統
**市境內水網眾多,主要江河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渠江、綦江、御臨河等,在歷史上多次遭受洪澇災害,損失嚴重。**市成為中央直轄市以前,防汛抗旱信息傳遞和處理手段處于比較原始的人工操作階段,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化防汛指揮快速、準確的要求。為提高防汛指揮能力,為下游城鎮防汛搶險爭取時間,減少洪災損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建設了沿江城市防洪預警自動測報系統一期工程。該系統能實現**市境內寸灘以上長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瓊江、綦江6條江河沿江城市的水位自動采集、洪水預報和相關數據的自動傳輸、處理、查詢以及電話報警等功能,并將這些信息通過防汛水情自動收發報系統傳遞給相關區縣防汛部門,為防汛決策提供第一手的資料和依據。
上一篇:全面的社區2024年民政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劃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