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怎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龍沙小學 魯毅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規的一項。計算是學生的一種能力。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現在計算得是否正確、迅速和靈活,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又對、又快、又巧。”經過幾次能力測試,我發現有少數學生不會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乘法口訣背誦不熟,口算速度慢。學習數學知識,就好像建高樓一樣,萬丈高樓必須從地起。學習計算,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礎,才能學好,否則,一旦掉檔,特別是掉得太多,那要想補起來,就難了。怎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下面談談自己在數學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創境激趣。
二、全方位引導,合理訓練。
1、使學生正確掌握算法。如我在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先讓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個因數的拉數由兩位變成了三位。我在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將舊知遷移到新知。我是讓學生通過“自已試一試”,在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整數乘法的算理,達到自主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用它解決簡單問題的目的。
2、讓學生充分地“說”,把操作和語言結合起來。改變過去計算教學就是學生“算”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的“說”,說自己的思維過程,并給予適當的指導,交給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同時,重視師生演示操作作用,并把操作與語言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直觀認識,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
3、合理訓練。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能過連續的、大量的練習來達到目的,而讓學生反復做大量、單調的計算練習,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收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設計了形式多樣,靈活多變,既有針對性、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予。
(1)計算天天練。合理利用特色作業本堅持每天做15道口算。早自習也加強學生的計算訓練,單項的計算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練,對于學生難掌握,易錯之處要重點練。
(2)對比練習。我在教學中,將易混易錯的題目放在一起,讓學生區分比較,通過有目的的練習,使學生糾正錯誤以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糾正錯誤。
(3)改錯練習。我故意將學生作業中的典型錯題目板書出來,讓學生指出錯誤之處,說明產生錯誤的原因,并改正過來。定期上一節糾正錯誤課,讓學生當“錯題醫生”便于對癥下藥。
(4)對抗賽。每月不定期的進行幾次分組競賽,有口算、簡算。四組用同樣的題簽計時比賽,最后評出優勝組。激發學生競爭意識,促進計算興趣克服馬虎習慣。
總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教學工作。要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上一篇:2024年生本教育階段性總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