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繼續實施學案教學。每個備課組都按要求進行集體備課并有記錄,每位老師都能做到認真備課、聽課、上課;作業批改和聽課數都達到并超過了學校要求的次數。在學校組織的優秀教案和作業評比中,張全杰、陳長征、張春蕾、王偉、高妙麗、王娟等老師榮獲優秀。
2、在備課和授課中注意知識體系的建立及問題的設計和處理,注重習題的選編并保證質量,注重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經常開展備課組內的聽評課,高一和高三年級備課組間周一次,高二年級備課組每周一次,聽課后全組老師暢所欲言,評出課的特色風格并提出建設性意見,這使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今后要長期堅持這一做法,讓歷史組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4、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并根據教學實際制作課件,其中張春蕾和王偉老師 的課件被評為市級一等獎。
三、三個年級的教學均取得較好效果。
高一年級組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方面成效突出;高二年級組狠抓會考,注重落實;高三年級組在三輪復習的推進及應考能力的培養方面有所突破。 四、積極進行教學科研活動,提高理論水平。
本學期歷史組繼續推進目標教學模式的探討,在聽評課及教學實驗基礎上撰寫出水平較高的教學論文、教學反思。針對年級組學情,選擇了不同的小課題研究,高一年級組重點進行了“作業課堂化”研究,高二年級組重點研究“如何應對會考”,高三年級組研究了三輪復習的模式。 五、教研組博客的建設 在我校博客群組開通的基礎上,歷史組積極參加校園博客的建設,其中張全杰老師的博客文章多達117篇,徐春華的文章60篇,其余老師也寫出了水平較高的博客反思。今后歷史組全體成員會繼續努力,為充實自己的教學素養而不斷學習和探索。
六、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特點的歷史教學策略和方法。
如課堂操作的基本流程為: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呈現目標;精講點撥;合作探究;達標測試;反饋補救。在此基礎上實施分層次教學。
七、教輔資料的編寫
應教研室要求,我們歷史組八位教師在教學之余完成了下學年高三一輪教輔資料選修三的編寫、校對任務,得到教研員的認可和表揚。 本學期大家都感覺過得忙碌而充實,回顧總結已走過的路,取得的成績是全教研組老師辛勤勞動的結果。反思一個學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認為還有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1、集體備課有時針對性不強,細節問題還有待完善和提高。
2、新課程理念落實不到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較多。
3、課題研究積極性不高,實質性工作做得遠遠不夠。
4、課外活動的開展有些差強人意。
為把教研組的工作做得更好,我們將會在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加強集體備課的針對性,努力服務于課堂教學和學生。
2、有意識地強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
3、實質性地開展課題研究,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具體內容。
4、加強課外活動的指導和引導,強化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