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安鎮中心小學2006——2007學年度工作計劃問安鎮中心小學2006——2007學年度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這個學年度,我校工作將以鄧小平教育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在上級黨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弘揚我校“陶情、健體、勤奮、創新”的優良校風,貫徹我校“終身奠基、差異發展,打造品牌,服務家鄉”的辦學理念,力爭通過一年的努力,為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開好頭,奠好基,盡力向規范而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優質學校邁進。
二、工作目標
1、普及義務教育:入學率100%;鞏固率100%;輟學率為0。
2、教學質量:全鎮教學質量綜合w值穩居榜首;全市居于中等偏上水平。
3、育人成果: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各類評比居于全市上游。
4、學校管理:辦學規范而有特色;在全市同類學校有一定聲譽。
5、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教師群體奮發向上有凝聚力;業務水平不斷上升;青年教師不斷成長。
6、勤工儉學:穩重操作,服務第一,效益第二。
三、主要工作
(一)、德育工作:
1、以“養成教育為主線”。我們認為,小學的德育工作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所以,決定全面推廣應用我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科研成果,并不斷探索創新,在學生的學習習慣,禮儀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加強培養。要成立專門的實施機構,學校校長親自抓,采取提出要求→學生遵循→訓導強化→全面評估→及時總結→多管齊下等策略進行培養教育,把這項工作作為我校的德育特色長期抓下去,并對實行得卓有成效的班級和個人進行獎勵。
2、豐富德育內容。社會在發展,各種思潮風起云涌,學校也不是一方凈土。學校要與時俱進,講求實效性和針對性,開展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教育,把“榮辱觀”的思想內涵融入學校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方面面中去,采取各種形式,寓教于樂,深入人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種下健康向上的種子。
3、創新德育途徑。德育要能夠影響學生的心靈,就要采取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學校德育工作者要走近學生,了解他們的成長需求,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開展德育工作。一方面要繼續發揚“三結合”教育的優勢,多管齊下,形成教育網絡,同時要提高三方面教育者的育人水平,學校要辦好家長學校,要在社區和村組有一定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挖掘一定的教育資源,讓學生的需求得到正當的滿足,學校一是要籌劃一到兩個教育基地,讓學生樂在其中,健康發展;二是要開放學校已有教育資源,物盡其用;三是要聘請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學生的校外輔導員,進行正面引導。
4、建設良好的校風以及班級文化。班風決定校風,班級文化又影響著班風。所以,學校非常重視班級文化的建設,通過教室裝飾布置,班規的貫徹,圖書角的運用,學生習慣的培養,教師跟班跟隊的松緊,育人活動的組織等來加以體現。這樣就需要學校的班主任隊伍和輔導員隊伍盡職盡責,充分認識自己崗位職責的重要性,端正思想,克服懈怠,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學校將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德育隊伍的管理和培養。
(二)教學工作:
1、加強常規管理,落實教學環節。本學年,學校繼續實行“0教案”備課,但是“0教案”并不是指不備課,而是減少機械書寫的量,把時間騰出來研究教法和學法,把教案寫在自己的腦子中。學校鼓勵教師教案形式的創新,但在課堂上應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一氣呵成,高效低負。教務處要加強教師備、教、批、輔、考、研的實效性檢查,采取設立年級備課組的形式,實現資源共享和備課的最優化;采取隨機聽課和課堂常規抽查的辦法監控課堂教學,保證教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采取日巡查、周抽查、月全查的措施落實各環節。對于做的好的教師要通報表演,對于未按要求完成的要的個別戒免談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