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一句話感言
古有花代父從軍: 北魏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
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后凱旋回家。
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穆桂英掛帥: 其是個“楊門女將”。
她是楊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楊繼業的孫媳婦。
其品質有: (一)年紀輕輕,自作主張,挑選丈夫,不受禮制等框架限制。
男人不同意,就像京劇演出那樣,把他縛綁,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這種以女性為主體的快速結婚模式,是穆桂英一大創造。
(二)剛過門的媳婦,就敢于挑大梁,掛帥破天門陣,丈夫不服令,鐵面無私挨打軍棍,可晚上回帳,仍是柔情脈脈,盡到做妻子的義務,正是一個好女人,柔中有剛,剛中見柔; (三)永遠保持青春活力,人到中年還跨上桃花馬出征,風韻不減當年。
在提倡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時代,如此作為,是很能激勵人心的。
正所謂:婦女尚如此,男兒安可蓬; (四)農耕社會大家庭很講究和諧,在天波府里男人少,寡婦一大群,卻能懂得調節、平衡上下左右的人際關系。
是很有些豁然大度的; (五)對于朝廷,凡皇帝和大臣背離軌道者,就不買帳,沒有當年老令公和楊六郎那種逆來順受,負辱忍恥的行為了。
最后,楊家歸隱山林,又是積極的支持者。
(六)雖然立志歸隱,不理朝中的政治斗爭,但一旦國家需要,立刻放棄個人恩怨,率兵出征。
(七)每臨戰陣,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最后戰死沙場,為國捐軀,完成了忠節大義。
冼夫人,又稱冼太夫人、冼太、嶺南圣母,公元522年農歷11月24曰出生在古高涼地區(今廣東省茂名境內),死于公元六0二年正月十八曰。
享年八十。
其一生,順應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其與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范。
生于梁死于隋,身歷三朝,至今十五個世紀,其英雄形象依然深深地刻在中國人民心中,被陳、隋皇朝敕封為“石龍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譙國夫人”,死后謚封為“誠敬夫人”。
秦良玉(1574-1648),字貞素。
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
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
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
帶兵打戰,為保國家,多次取勝。
清軍入關南下,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晉封太子太保、忠貞侯。
永歷皇帝加封太子太傅,仍以鎮東將軍督兵靖川。
去世后謚號“忠貞”。
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
怎么寫軍訓之內務整理感言
軍訓感言軍訓對我們這些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一種自我挑戰。
在軍訓期間,做到互幫互助,團結一致,我們要從原本懶懶散散的暑期生活中脫離出來,參加嚴格訓練,接受陽光的洗禮,面對種種的考驗。
軍訓的內容或許是單調的。
每天都做著一樣的動作,心中抱怨著自己的汗水白流了好幾尺。
在教官的標準指導下,在幫訓的幫助下,我們慢慢地發現自己和同學平時的習慣如此的便扭。
糾正錯誤永遠是困難的,炙熱的太陽似乎為了懲罰我們這群有壞習慣的孩子,燃燒了自己每一寸的肌膚。
不過努力的力量是巨大的,錯誤也不會永恒不滅。
雖然離教官還有差距,但進步欣喜地擺在了每個人的眼前。
軍訓也不總是枯燥的,每天的拉歌都是單調的軍訓中的調節劑。
在拉歌中聽到的除了“原始的吼聲”,那就是歡笑聲。
每一絲的歡笑聲都能將要崩潰的身體喚醒。
我們抱著娛樂第一的心態,度過最輕松的十幾分鐘。
軍訓不僅僅是對行為上的操練,更是對精神和思想上的深化。
迎著刺眼的陽光,每天就這樣開始了。
一天下來的疲憊讓我發覺在涼爽的空調間外頭還有另一種生活;讓我發覺平時充滿責備聲的家是多么的溫馨;讓我發覺其實自己還很稚嫩。
汗水的浸泡需要忍耐,烈日的烘烤需要忍耐,時有時無的饑餓也需要忍耐,似乎一切都要不停地忍。
就在這不知不覺的強忍中,潛藏的堅強逐步被挖掘了出來。
軍訓很苦也很累,但這是一種人生的體驗,是戰勝自我、鍛煉意志的最佳良機。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
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巾幗英雄,請舉出幾例
【第1句】:婦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
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
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
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后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
此后,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
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
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第2句】:花木蘭 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經好萊塢拍成動畫片后更是全球聞名。
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
又名花弧,后稱花木蘭。
其父名應,乃漢初材官騎士。
木蘭秉承父志,自幼習武,尤工劍術。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單于,,冒頓單于之子,名稽粥,,大舉入塞,殺掠甚眾。
文帝大征天下民以御,木蘭父當往,而年已老邁,弟尚年幼。
木蘭憫其父老,便替父從征。
木蘭初為戎卒,以功為小校,后晉升為將軍,守燕山南麓之曲逆。
馳奔沙場,塞旗斬將,攻城略地,所向輒克捷,莫有當其鋒者。
單于旋退。
木蘭從軍凡十二年,屢立殊勛,人終不知其為女子。
后凱還,天子嘉其功,封尚書郎,不受,懇奏省親。
及擁軍還譙,釋戎衣,服巾幗,同行者皆駭之。
木蘭墓位于亳州城東魏村北,冢丘高大,蒼松環護,翠竹成林,鄉人又為立祠,每年四月初八為木蘭生日致祭。
木蘭戍邊之地曲逆,即今河北省順平縣,該地人民為感激木蘭的恩德,從漢代起就為其立廟建祠,歷經各代,香煙不絕。
唐朝乾封元年,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
這一年唐高宗偕武則天泰山封禪還朝,路經亳州,朝亳州老君廟和木蘭祠,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蘭為“孝烈將軍”。
【第3句】:呂母 呂母(
~公元18),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女領袖。
她是瑯琊海曲(現屬日照東港區)人。
子呂育,任縣游徼,掌管一方巡察緝捕。
王莽新朝天鳳元年(公元14年),呂育因沒有按縣宰吩咐去懲罰那些交納不起捐稅的百姓,以至于被縣宰所殺。
呂母滿懷悲憤,發誓為兒子報仇。
她把家產全部拿出來,經過一番周密策劃,很快拉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演練兵馬,等待時機。
天鳳四年(公元l7年),呂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臺祭天,自稱“將軍”,率領起義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海曲城。
經過一番激戰,活捉縣宰,將其處死。
從此,呂母聲名大振,遠近貧苦農民紛紛投奔于她。
不久,起義軍發展到上萬人。
呂母起義,點燃了反抗王莽統治的火炬,并很快形成席卷全國的燎原之勢。
天鳳五年 (公元l8年),呂母病故,其部卒大部分參加了赤眉軍,其余部分分別投奔到青犢和銅馬等農民起義軍中。
【第4句】:遲昭平 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
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
遲昭平也于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蕩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杰中一位杰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
由于斗爭形勢的發展,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遲昭平部與徐異卿部匯合,戰斗在平原、富平、樂陵、無棣、鹽山等地,隊伍很快發展到10萬之眾。
這支農民起義軍,不但攻縣郡,殺貪官污吏,搶府衙官庫,砸地方牢獄,拯求身隱囹圄的無辜百姓,給王莽統治集團以沉重打擊;同時,他們也襲擊地方豪強的營堡、鄉聚,,鄉鎮民團,,,無情的打擊那些宦官、王孫、公侯,沒收他們剝削的糧食和財物,分散給貧苦百姓,深受廣大貧民的擁護。
起義軍的風暴,動搖了王莽統治集團的政治基礎,于地皇四年,,公元23年,,徹底崩潰了。
由此,遲昭平的名子和業績,也載入秦漢農民起義史。
【第5句】:冼夫人 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約520—601,,是嶺南俚族,,百越的一支,,杰出的政治領袖。
她出身于首領世家,“幼賢明,多籌略”,善于“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從青年時代起就是一個卓越不凡的領袖人物。
她常規勸親族為善,以“信義結于本鄉”,且為人秉公處事,不徇私情,因而在鄉里很有威信,深得當地百姓擁護和愛戴。
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進軍嶺南,遭到陳朝舊臣和部分少數民族的抵抗,冼夫人獲悉后立即派其孫馮魂前往迎接隋軍,并以自己所轄八州歸附隋朝,使隋軍得以進至廣州,最后完成嶺南地區的統一。
冼夫人也因此受封為譙國夫人。
冼夫人是嶺南少數民族首領,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具備稱雄割據的條件。
但她在全國處于混亂分裂之時,不搞割裂分治,而始終擁護封建朝廷和維護祖國的統一,成為支持南朝梁、陳兩代和隋與唐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
為促進當地政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冼夫人還為海南島俚人地區郡縣制度的重新設立起過積極作用。
由于梁朝采納了冼夫人的建議,在海南島俚人地區重新恢復了郡縣制度,使中原地區與海南島的關系日益密切,有利于祖國統一和俚人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冼夫人始終維護中央集權和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行為,深深影響了她的后代。
后來她的孫子馮盎堅決不稱王割據,并歸附唐朝,對唐朝統一嶺南地區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都與她以身作則,教育兒孫以國家為重有直接關系。
后人為了紀念她的豐功偉業,高風亮節,在兩廣的高、雷、化、欽、廉等州建造了很多廟宇,其中茂名、化縣、電白等地一縣往往就有一二十處。
海南島的崖州建有郡王夫人廟,儋縣等地也立了冼夫人廟。
【第6句】: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
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于她的兄弟們。
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
這位柴紹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謀略出眾,善于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
消滅唐朝最后一個對手梁師都他還是主將。
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平陽公主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
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
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里,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
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
娘子關位于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于此才更名娘子關。
【第7句】: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
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現在安徽省貴池縣。
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
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飽掠北歸。
韓世忠的部隊已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并進,搶先占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專截金兀術的歸路。
當天金兀術就給韓世忠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開戰。
第二天早晨,梁紅玉早已結束停當,戴著雉尾八寶嵌金珠金鳳冠,穿一領鎖子黃金甲,圍著盤龍白玉帶,端坐在中軍的樓船上面指揮戰斗,在最激烈的時候,梁紅玉親自擂鼓助威,宋軍士氣百倍,一天戰斗打下來打得金軍心膽俱寒,把金兀術的軍隊困在了黃天蕩內。
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于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
黃天蕩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
后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
岳飛被害后,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
1151年,韓世忠病逝。
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郁而逝。
夫婦合葬于蘇堤靈巖山下。
【第8句】:唐賽兒 明朝農民起義領袖。
明初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發生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
起義中心在山東益都一帶。
唐賽兒(生卒年不詳)為山東蒲臺人林三之妻,略識文字。
永樂年間,明朝為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
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以樹皮、草根為食,賣妻鬻子,老幼流移,無以為生。
唐賽兒于十八年二月與劉信、賓鴻、董彥升等率數百人起義,占據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發展至數萬人。
明青州衛指揮高鳳領兵鎮壓, 被打死。
明成祖朱棣以安遠侯柳升為總兵官,派都指揮僉事劉忠佐之,率京營五千人星夜馳赴山東,圍卸石棚寨。
唐賽兒遣人詭降,言寨中食盡水缺,謀從汲道撤逃。
柳升信以為真,統重兵防守汲道。
起義軍乘夜突圍,殺死劉忠,轉戰安丘、諸城等地。
但終因官軍眾多,又遭山東都指揮衛青、鰲山衛指揮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襲 ,于三月失敗。
朱明廷為搜捕唐賽兒,竟逮捕了山東、北京等地的數萬名出家婦女,而唐賽兒等人還是安然逃走,不知所終。
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她,稱卸石棚寨為唐賽寨。
【第9句】:秦良玉 提起歷史上的巾幗英雄,人人都會想到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而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秦良玉一位。
秦良玉(1574 或1584~1648)字貞素,土家族,,也有說是苗族,,,四川忠州(今忠縣)人。
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
丈夫死后,繼任其職,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陽抗擊后金,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
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
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
明思宗見過女將軍后,感慨萬千,曾寫下了四首詩,夸贊她的功跡,并御筆親謄,賜給了秦良玉:“學就四川作陣圖,鴛鴦袖里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 蜀錦征袍自剪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上萬里行。
”“ 露宿風餐誓不辭,忍將鮮血代胭脂;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 憑將箕帚掃匈奴,一片歡聲動地呼;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 皇帝親題的四首贊美詩,給予了秦良玉極高的評價。
【第10句】:馮婉貞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莊人,祖籍山東,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
1860年英法侵略軍占領北京以后,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莊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1860年,,清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占領了北京以后,到處殺人放火,搶奪財物。
這種暴行很快擴大到郊區。
離圓明園5公里光景,有一個小村子,叫謝莊。
莊上有個精通武藝的馮三保,他18歲的女兒婉貞,從小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也學得一身好武藝,騎馬射箭,舞刀弄槍,樣樣精通。
馮婉貞向父親提出:敵人有洋槍洋炮,咱們應當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長矛的優勢,沖到敵人跟前去拼殺,讓洋人的槍炮發揮不了作用。
馮婉貞率領青年們在距離村子兩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樹林里隱蔽起來。
下午四點鐘,剛在謝莊吃過虧的侵略軍果然抬著大炮來了,這次他們來了約 600人。
當敵人來到樹林旁邊的時候,馮婉貞拔出大刀,奮勇當先,率領青年們向侵略軍沖去。
侵略軍遭到這突然的襲擊,非常驚慌,隊伍立即大亂。
他們想放槍,可是距離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強用槍上的刺刀與青年們進行搏斗。
馮婉貞帶領大家,揮舞著大刀、長矛勇猛砍殺,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紛紛敗退。
狡猾的敵人急于想擺脫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槍射擊。
馮婉貞看出了敵人的詭計,率領謝莊的青年步步進逼,迫使侵略軍始終不能用洋槍來射擊。
這一仗,一直打到黃昏,英勇的謝莊青年打死侵略軍100多人。
剩下的敵人,不得不丟下長槍大炮,倉皇逃跑了。
侵略軍受到這次打擊后,再也不敢來侵擾謝莊了。
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近代 秋瑾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英勇就義。
她,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時年僅32歲。
她,就是我國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巾幗英雄秋瑾,號“競雄”,別號“鑒湖女俠”。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10歲就參加了兒童團,1945年5月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六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并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地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堅持斗爭。
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來回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在英勇就義之前,她說道:“怕死不當共產黨。
” 趙一曼 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
四川省宜賓縣人。
1905年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
“五四”時期接受進步思想,反抗封建禮教,謀求婦女解放,沖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縛,走上爭取人民解放的道路。
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1927年9月,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次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開展黨的工作。
寫出兩位中國現代史上的巾幗英雄,并各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英雄事跡
劉胡蘭 鍘刀揮不去的傲氣八女投江 誓死不降的忠義江姐 囚籠難鎖志氣趙一曼 用不屈書寫中華民族的傲骨郭俊卿 女扮男裝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樣,沖鋒陷陣,屢建奇功,被譽為“現代花木蘭”
感言感想之運動會獲獎感言50字
運動會獲獎感言50字
【篇一:運動會獲獎發言稿】運動會頒獎演講稿鏗鏘玫瑰或許會有人認為賽場是男生的天下,但在賽場上卻活躍著許多女生的身影。
他們與男生一樣馳騁賽場,拼搏賽場,也與男生一樣擁有了勝利的喜悅,擁有了令人羨慕的掌聲與鮮花;他們的颯爽風姿引人注目,在他們身上折射出有如女足運動員般的堅定新年與不屈精他們是盛開在賽場上的鏗鏘玫瑰,他們是一朵朵充滿生命力的鏗鏘玫瑰,是一朵朵洋溢著青春朝氣的鏗鏘玫瑰。
祝愿每朵鏗鏘玫瑰都能怒放在人生的道路上。
祝愿每朵鏗鏘玫瑰都能傲立在拼搏的賽場上。
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有人說,運動場上狂奔的男兒,是一匹匹黑色的駿馬。
有人說,運動場上活躍的巾幗,是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我說,你們都是我心中的英雄,你的颯爽英姿,你的頑強拼搏,你的永不屈服,你的自我挑戰,都深深地烙在每個人的心中,你的精神在大家心中凝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這力量源源不息,只因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拼搏者拼搏者,你是賽場上最亮的點。
在你的眼中,不在乎勝利的歡樂和失敗的眼淚,完全只是為了展示生命跳躍的節拍。
拼搏者,你是生命樂章中最響的音符。
在你的心中,只有不停拼搏的信念,用自己堅實的步伐去邁開人生新的旅程。
場上的拼搏者,你是我們永遠的驕傲
激情青春,勇者勝一位名人曾經說過:“風采來源于精神。
”那么運動真正的風采理應來源于拼搏,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和那種“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運動品質。
還記得奧林匹
感受英雄的信仰、堅守和情懷發言稿
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怎樣幫助學生走進英雄的內心深處,感受英雄的信仰、堅守與情懷
日前,“崇尚英雄 精忠報國”主題班會課正在全國中小學火熱開展。
又有哪些新形式
今天,讓我們為這些班會課點贊。
01 上海市青浦區崧淀中學“海報展示”“家書渲染”“川航點贊”“內涵重讀”……5月22日,上海市青浦區崧淀中學六1中隊進行了《崇尚英雄,精忠報國》主題班會活動。
執教老師通過“識英雄”“說英雄”“尋英雄”“頌英雄”四個環節,為學生構筑了英雄的群像,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02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小港實驗學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一首木蘭詩在小港實驗學校激蕩起“崇尚英雄,精忠報國”的情懷,由505中隊學生在課本劇中以花木蘭為榜樣,通過學生演繹,將花木蘭忠孝兩全的精神,愛國報國視死如歸的無畏精神演繹的深入人心。
通過本次班隊課的學習讓學生們了解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更是在故事中提高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03浙江省杭州浦沿中學浦中師生把“紅船精神”和“崇尚英雄 精忠報國”主題相結合,展開了形式多樣的活動。
七年級的師生深情朗讀了英雄家書,解讀了英雄內涵,感受了英雄的信仰和堅守。
八年級開展了“崇尚英雄”演講比賽,同學們作為評委為演講者打分,參賽者們慷慨激昂,緊張激烈。
同學們表示,要把個人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接在一起,滋養自己的 “英雄夢”。
04浙江省溫州市鰲江鎮第一小學鰲江鎮第一小學二年(1)班的蔡日楠小朋友帶來他二公公在越南自衛反擊戰中榮獲的二等功勛章,講述了他在反擊戰中的驚險故事,志愿軍戰士們在槍林彈雨中前行,冷不丁地會從遠處飛來子彈,隨時都會犧牲,可是,誰也沒有退縮,勇敢地堅守在老山前線……瞬間,同學們肅然起敬。
班主任鄭秋霞老師也借機將崇尚英雄、精忠報國與家庭傳承有機結合起來,同學們對英雄的敬意油然而生。
05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5月21日,廈門雙十中學開展“崇尚英雄 精忠報國”主題班會活動。
班會課上,師生一起誦讀《與妻書》等英雄革命家書,利用QQ或者微信等社交軟件進行實時溝通。
最后,大家一起學習了2024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
06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蓮池學校蓮池學校三.8蓮豆學堂中隊“綠夢”小隊的隊員們尋訪88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機槍手、炮手劉文君老爺爺。
在老爺爺身上,同學們看到了革命的壯烈,看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隊員們還來到“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紀念館。
小隊員們認真地觀看了紀念館展廳的展品和圖片,仔細地聆聽了講解員對焦書記生平事跡的介紹。
07山東省實驗小學5月24日,山東省實驗小學三年級三班全體少先隊員在班主任帶領下,走出校門,登上解放閣,在濟南解放紀念館舉行“崇尚英雄 精忠報國”主題班會,傾聽英雄故事,瞻仰英雄遺物,向英雄敬獻鮮花,緬懷革命先烈,表達崇敬之情。
08四川省閬中市橋樓鄉中心學校學校把此次主題活動與創建文明校園活動結合起來。
各班同學通過誦讀革命家書感受英雄的信仰、堅守與情懷。
此外,同學們尋訪收集自己家族中不同年代的報國家書、老物件、報國故事等,在班會上分享,引導學生將崇尚英雄、精忠報國的精神與個人經歷、家庭傳承有機結合起來。
同學們,我們不僅可以學習分享英雄故事,還有機會在更大的平臺上展示哦。
你可以這樣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