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我身邊的師德榜樣小故事(合集四篇),歡迎品鑒!
第一篇: 我身邊的師德榜樣小故事
帶著青春的無限激情,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真誠,我踏入了教育工作這片熱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我的教書生涯將近二十年,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終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有人說:“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神圣、最偉大的職業。”是啊,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從自己喜歡的工作中感受快樂,分享成功是我在平凡崗位上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動力。在工作中,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嚴格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團結同志,關心學生,工作勤奮,樂于奮獻,嚴于律己,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贊許,領導的信任。
一、 投身教學改革,勇于探索實踐
我能夠堅持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水平。工作之余始終堅持學習,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在學習過程中,善于積累經驗,不斷摸索探討,總結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創新,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自學、自思、自練、合作交流的最佳課堂教學,教給學生獨立學習的一條途徑。在課堂中作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引導學生運用已獲得的規律性知識,通過人人動腦、人人動手、人人動口、邊學邊思的學習方法,經歷知識形成過程總結規律,使學生在精神上獲得成功感的喜悅。這樣,不僅使學生學有所得,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步提高。我總是用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事例啟發引導學生,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對于智力開發、鍛煉意志品質和培養嚴謹學風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我還注重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結合當前形勢,要求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后為家鄉經濟建設做貢獻,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操。
二、以身作則,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我除負責教學工作外,還擔任班主任工作。班級工作認真負責,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身先士卒,二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學生時,我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自己行為的最高準則。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位學生,維護學生權益。對于后進生,熱心對待這些學生,本著從不放棄,也絕不能放棄一個的原則,耐心說服,從不訓斥,堅持循循誘導,再加上勤于輔導學生學習,把后進生原先落下的知識補回來,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減除心理障礙,讓他們能夠輕松學習,樂于學習,學習成績自然就提高。有的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足,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也不敢問。積極找每個學生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消除障礙。讓他們無后顧之憂,把精力全都用到學習上,并和他們建立濃厚的師生友誼。 有一名男生,學習很差,經常打架鬧事,家長經常打罵他。他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產生了厭學情緒。我就多次找他談心,為他補習功課,并多次通過家訪做家長的工作,這個學生終于變了,不僅逐漸改掉了壞習氣,還經常做好事,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還有一名學生,學習成績不錯,但父母離異給他心靈造成創傷,性格變得孤僻,并拒絕老師的幫助和教育。對此,我從不灰心,而是給出了極大的耐心,平時認真觀察這名學生的言行,把握他的心理,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教育時機。一次交談不行,就來第二次、第三次,還經常打電話勸導他、鼓勵他。使他受到強烈震動。他愧疚地說:“老師,從今以后,你就看我的行動吧。”從那以后,他真像變了個人似的。學校多數學生的父母在外務工,很少能顧及子女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我班的一名女同學,因為家中無人,是留守學生,本人又有胃病在身,身邊沒人照顧,作為班主任隨時觀察她的動向,看到她有不對的"時候,或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下,帶她去醫院,給予特殊的照顧,開藥,吊針等,給予一些經濟上的幫助等。為了對留守學生的情況更加了解,經常和他們的家長電話交流,和學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們交流、談心,讓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放心,讓他們時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動向。對留守學生時常進行心理輔導,解除學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實幫助學生及他們的家庭解決困難。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積極探索班級管理和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制定了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根據學生特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做到了寓教于樂,注重啟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幾年來,我努力探索新時期的德育工作,我一直認為:“德育是智育的基礎和歸宿。”我最喜歡一句話:“一個人來到世界上是為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我要讓德育教育滲透學生的心田,讓他們擁有健康體格的同時,擁有健全的人格。針對獨生子女缺乏責任感和愛心兩大弱點,我積極在學生中開展以“不給別人添麻煩”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和責任心的培養。進而引導學生開展“多給別人留方便”的系列教育活動,教育學生從只會關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來,學會關心和愛護他人。在持久的、有意識的引導下,“不給別人添麻煩”和“多給人留方便”成了班上同學的自覺行動,班級集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師范,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具有示范性。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視和強調教師為人師表。在教育的歷史發展中,為人師表已成為對教師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從思想作風到生活作風,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作凈化社會風氣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教師本身就是一塊豐富的教育資源,所以,教師應模范履行師德規范,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以自己高深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
我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師,我只是做了一些我該做的工作。但我認為我的人生是有價值的,因為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這一經典論述;我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因為我踐行了“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一諾言。愛無價,情永恒,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教師的發展、為了學校的發展,始終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永遠在教育路上跋涉著、耕耘著、探索著、追求著……
第二篇: 我身邊的師德榜樣小故事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吞山河,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瑣碎。這就是我們教師的生活寫照。就在這平淡、瑣碎中,就在我的身邊,涌現出許多感人的師德故事。
在我們野小,我親愛的同事們!生活、工作在我周圍的伙伴們!每天、每時、每刻,耳邊、眼前、心里都被你們聰明的行為充斥著、感動著!
先說說她吧,一眼望去,她身材瘦小但卻格外精神,睿智的目光顯得尤為寬厚。她始終從事著我們眼中繁瑣的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而她卻一點也不叫苦叫累,始終稱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為“寶寶”。她就是我們親愛的周小燕老師。記得09年我在該校實習期間,無意中聽一位女老師說道:“很放心把孩子放在周老師的班上,她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老師!”這不僅是作為一位同事對周老師的暗暗折服,更是作為母親對周老師的至高無上的贊揚!確實,當我真正作為一員跨進學校的大門后,發現周老師的一言一行,都閃爍著愛的光芒。她不僅用行動愛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成果上更是取得突出成績。你說哪一位家長將孩子送給這位德才兼備的老師會不放心!在上一學期,我那4歲的小外甥說話發音仍然不是很清晰,他媽媽非常著急,這時我就想到了和藹可親的周老師,提前征求了下周老師的意見,讓周老師幫忙輔導一下發音,沒想到周老師想都不想就很爽快地答應下來了這個差事。下午將外甥帶到了周老師處,起初,孩子見到陌生人,愛理不理,不愿意與她說話。周老師卻一點也不生氣,而是主動地和他套近乎,拉家常,試圖與他接近。可是他仍然不吃這一套,周老師就叫來在一旁玩耍的兒子,陪小外甥。周老師在一旁看著,其實她不是在看他們玩耍,而是在耐心地聽外甥說話,去找出他發音的癥結所在。聽了一會兒,周老師笑著說:“其實他發音蠻好的啊,是你們太著急了,要慢慢來。”而我聽了卻不敢相信,一直說:“不會吧,他說話別人好多都聽不懂呢!”周老師還是一直安慰我,不要著急,要慢慢來,這才讓我心態好了很多。正是她在用耐心去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去鼓勵孩子的成長,用寬容的心去等待孩子的進步,才會讓每一位孩子如恒星那么耀眼!
再來說說喬玉華老師,她雖是一位老教師,已到享受成果的時刻,對工作卻絲毫不放松。她可以說是一位極其時尚的老教師,不僅能熟練制作和運用多媒體課件,還經常親自上陣,帶頭運用多媒體課件上好一節又一節的教學研討課,對教學的熱情讓我們這些年輕教師都自愧不如。作為經驗充足的前輩,對我們這些青年教師寄予了厚望,經常跟我們談教學中的感受,向我們傳授經驗,提出教學指導建議,讓我們受益匪淺。作為領導,不僅嚴格要求自己,對我們也是出奇地嚴。有段時間,我由于身體原因,上公開課想打退堂鼓,可她積極鼓勵和嚴格要求我,一定要上,這是對自己最好的鍛煉!趁年輕鍛煉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對于喬主任的教誨,我頓感慚愧,又積極投入到課堂中。就這樣,每當我有懈怠的時候,她總是這樣鞭笞著我前進。別看她工作上嚴格,生活上卻非常熱心,經常與我們這些年輕人聊天,了解我們的生活狀況,幫我們出謀劃策,排憂解難,還主動熱心為我們解決一些人生大事!
最后想說的是我的師傅葉萍老師和趙運老師,她們是一對夫妻搭檔,在學校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管理工作,都尤為出色。曾記得一次我參加區里的語文教師素養大賽,我書法才藝展示完畢,感到很喪氣,認為剛剛的毛筆字寫得不夠理想,可她卻一個勁兒地鼓勵我剛剛的表現不錯,還馬上拿起我的毛筆向衛生間的洗手池走去,幫我將毛筆沖洗得干干凈凈。雖是小事,我卻深深地將那份感動記在心里,作為師傅,她沒有絲毫的架子,而是主動去幫我做一些事情,這讓作為徒弟的我該怎樣報答你!再說另一位班主任師傅,趙運老師,雖是一名男同志,做事卻極為細心,在工作的點點滴滴中,細心地指導我,耐心地提醒我,讓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學到了很多經驗,也幫助班級在各項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每位同學都非常地愛他,不僅是因為他高超的教學水平、他幽默的教學藝術,更是因為他對孩子的那份執著的愛!相信有這樣一位同學,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樣一位好老師,他就是我們班有點智力障礙的楊浩同學。由于先天不足,楊浩成為了我們班典型的后進生。去年開學一接到這個班,趙老師就對我說,我們一定不能放棄他!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于是學校就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總有一個辦公室,燈亮到很晚,有一位年輕的男教師,在耐心地幫楊浩同學補習。
當物質世界如洪水猛獸一般,侵蝕著我們的心靈,而我們的教師正如窗口擺著的米蘭花,她不是為爭春才開花,而是默默的把芳香撒向校園的每個角落。
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在野小這片凈土上,每天都上演著這樣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這些故事感動著孩子、感動著老師、感動著家長、感動著每一個人。
第三篇: 我身邊的師德榜樣小故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這一職業清貧而又富裕,我們不像其它職業那樣能達到物質的富裕,但我們卻收獲了很多的精神財富.教師的職業勞動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關愛每一名學生,身為中疃中心校七年級的一名數學教師,讓我深切地感悟到農村教師的偉大之處:他們遠離繁華的都市,堅守著農村的每一方凈土。我們學校的孫保才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關心每一位學生為己任、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的一名數學老師。有著多年教齡的他,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是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具有的道德品質。“業精于勤,荒于嬉”,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堅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從教多年的孫老師對于初中數學的教材應該是亂熟于心,可是我經常看到他認認真真地伏案備課、大量地做題,并且經常性地和數學組的其他兩位數學老師:張丙林、王娟探討數學題目,有時候對于一道數學題,就其解題方法和教學方法,他們能討論兩節課。孫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和謙虛謹慎的教研風格讓我十分敬佩,是我學習的楷模。
關心每一位學生,教而有法、嚴而有愛是孫老師的教學風格,也是我們每一位年輕老師必須學會的。有時翻看孫老師的備課本,發現他對于重點題例的講解注解很詳盡,對同一到數學題、他會提出多種解法,以此激勵學生的發散思維。在他學生心目中,課堂上的孫老師是一位“嚴師”,課余的他卻經常關心學生。每次下晚自習之后,他
都會站在宿舍一樓樓道,等所有的住校生安全地進寢室之后,他才會離開。
較強的敬業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是孫老師的精神支柱和工作動力,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我經常看到:他在早自習的時間就已經坐在辦公室,開始批改作業了。對于每次月考、期中考試之后的學生成績,他都會認真仔細地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培優補差教學計劃。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孫老師平時的辛勤付出總能獲得回報,他所帶的班級在全鎮每次質量檢測中都是第一名,孫老師身上的這些優秀品質是值得我永遠學習的;還有小組的其他許多老師也是我學習的楷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會將學習進行到底。
第四篇: 我身邊的師德榜樣小故事
? ?“平淡中帶著精彩,平凡中帶著偉大。”是對老師工作的寫照。老師的工作繁忙而有意義,在每天平淡而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看到了教師無私奉獻的精彩和感動。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令我感動的老師--尹艷秋老師。
尹老師從事教育工作36年,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有著高度教學熱情、工作一絲不茍的人。她的教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
從早晨第一縷陽光升起的開始,尹老師便開始在學校里忙碌了。批改學生作業,打掃教師辦公室衛生,查看班級、清潔區衛生,看看學生是否到校完畢,她的心中裝滿了她的學生們。不經意間,你會看見教室里閃過她的身影。那是她在督促昨晚未完成作業的學生和寫得不規范的學生。她的話語不多,卻在舉手投足間,寫滿了濃濃的愛。她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對于學生的學習絲毫不松懈。作業本上,學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尹老師都會用紅筆細心圈出,直到學生認真訂正后才過關;下課了,你經常會看到她在教室里耐心輔導學習有困難學生。我時常看著她給學生輔導功課,那么耐心、細致,那么不厭其煩。尹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每天都有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一日一練,真正讓學生人人有事做,堂堂有收獲,把細微處做到了極致;放學后,忙完一天教學任務的她仍端坐在電腦前查閱教育教學資料及看優秀的課堂教學實錄,有時帶到自己家里給予培優補差。
尹老師對待學生用心良苦。尹老師所教的班級每周都會組織開展班會,組織學生主持、朗誦、唱歌,非常精彩。有一次周日回校,她讓每一位學生從家里帶來一碟他們自己親自買菜并制作的菜肴放在班上作為“百家宴”,讓學生互相品嘗,說出感受。在說說笑笑的班會上學生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也感受了幸福的源泉。在這樣溫馨又令人感動的場面里學生的道德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對班上的學生們尹老師更是疼愛有加。有一次班上有位學生犯了胃病,她把學生接到家里細心照顧一日三餐,學生的病很快得到了好轉。在她的班上還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是來自青海的留守兒童,每到周末尹老師都會留他在家中度過,給他買好吃的補充營養,這位學生親切地叫她做“尹奶奶”……這樣的愛生畫面不勝枚舉!她用教師無私的愛照亮了孩子的心靈。每次學校考試她的班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也因此她獲得了駐馬店市二中“我最喜愛的老師”;駐馬店市“優秀教師”稱號。
工作中,尹老師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如一地認真負責。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校園中,她總是會心的一笑,拉近了與老師間的距離;工作之余,細心的她主動幫助解決年輕老師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耐心教導年輕教師教學的方法和技巧,使一批又一批年輕教師得以迅速成長;疲憊的她不顧勞累,還加班加點……她,就是這樣全身心地投入學校工作,無怨無悔。
在她的身上有的是充滿了力量的進取精神和永不懈怠的敬業精神。用犧牲般的敬業精神來形容尹老師,絲毫不過分。她就像一支燃燒的蠟燭,給他人以光亮,給他人以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