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寶美文
記得有人說,在美國,他們都是不用支付寶的。美國人買東西,如果覺得東西不好直接給銀行一個電話,銀行是不會給商家打錢的。可是中國沒有這樣的銀行,也正因為如此,馬云創建了第三方擔保支付寶。
在中國,我們都知道銀行是用來存錢的,銀行也只知道他們是用那些錢去做其他投資的,根本沒有想過用戶體驗。這讓我想起了那句話:女人不努力成就了小三,男人不努力老婆跟別人跑。而銀行在馬云創建了支付寶后又處處針對它,雖然商業有競爭,但這明擺著是妒忌別人。
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支付寶肯定會消失的,前提是銀行有沒有做出改善。中國存在的消費問題,銀行能給解決,那就沒有支付寶什么事了,所以我看不慣銀行妒忌支付寶,只想說,你有本事就利用商業優勢干掉支付寶,排他行為是小人行徑。
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和商家之間需要建立誠信,這誠信是建立在第三方交易擔保上的;作為儲蓄方,你不能作為擔保平臺,這是失敗的,不然人家為什么要把錢放到你的'銀行?支付寶再厲害,它沒有線下實體;所以,銀行想立不敗之地就要自建一套系統,能夠保證消費者,商家的正常交易。你以為把錢給你保管就可以高枕無憂,那真是癡人說夢。不管是支付寶還是騰訊支付,都不過是虛擬交易擔保,銀行不能盡快做出決定,當支付寶和騰訊能夠把實體做踏實,所有銀行都要倒閉,這是必然。
但是,銀行也可以分分鐘讓支付寶和騰訊支付倒閉。銀行的優勢就在于儲蓄人多,這樣它們可以利用人的指紋+認證來代替傳統的支付方式,不需要手機,不需要銀行卡,方便簡單。線上交易,各銀行可聯合創建一種類似支付寶這樣的擔保交易平臺,每個人擁有的銀行自動默認保定這個平臺,有這么方便的平臺,誰還會愿意去用支付寶和騰訊支付?試問:哪一個平臺的交易不是銀行卡綁定后才能支付的?如果銀行把卡變成這種系統,不需要綁定銀行卡,只需要在其他平臺安裝銀行提供的擔保平臺,用戶就能直接買賣了,這不僅是時代的進步也是傳統思想的改變。另外,銀行也要明白,賺錢雖然是重要的,但了解用戶體驗,跟隨時代變化才是長久發展的,要不斷的完善,改變才能做到一條龍服務,才能增加更多人對銀行的信任和支持。
馬云是一個有眼光的人,他能夠根據社會發展的形式知道在多少年后做什么能發財,這一點是令人佩服的。但是支付寶的成功是因為銀行的不努力造成的,因為馬云說過: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就會改變銀行。如果銀行不知道改變,只會針鋒相對,我覺得即使支付寶沒了,騰訊支付沒了,以后也會有其他的第三方交易平臺出現,因為這是必然。
成績與成就美文
推銷帽子要針對顧客的心不要針對顧客的頭。
魯迅十七八歲時,參加縣上秀才考試,這次考試,紹興縣被錄取人數有500名,魯迅位列第幾?其名次位列37名;其二弟周作人列31名。這個說法是有爭議的,張中行所著之《負暄瑣話》,將魯迅名次后移了二百來位。位列第一的.是馬一浮,論年紀還小魯迅一歲,在紹興有神童之譽。
魯迅這回著實考得不壞,但也不能說著實考得蠻好。魯迅所考,只是縣考,若是鄉試省考殿試國考呢?縣里之狀元都沒拿到,莫道去省里排名,去全國爭座位了。魯迅考試成績并不太理想,與其后來之文學排名相距甚遠。
馬一浮中了狀元,說來他后來造詣也不錯,他曾與梁漱溟、熊十力合稱為“新儒家三圣”于古代哲學、文學、佛學,無不造詣精深,又精于書法,合章草、漢隸于一體,自成一家,豐子愷推崇其為“中國書法界之泰斗”。馬公名銜甚多,帽子亦高,但與魯迅比,還是矮了好大一截。張中行比較周馬,謂其名氣差距是:“魯迅先生是家喻戶曉,馬先生則名限親友弟子間,并將漸漸為人遺忘。”
馬一浮當年名列第一,聞名遐邇。魯迅位列37,不好不壞,當年只在家里親友弟子會慶賀一番,其他人是不會記住其名的。過了幾十年后,名氣反轉了,魯迅聞名遐邇,馬一浮只在親友弟子間被記住了。張中行道其中差距,原因是:“后來兩人走了不同的路,魯迅先生是‘其命維新’,馬先生是‘仍舊貫’,因而聲名就大異。”馬公與迅翁,其名氣差距,是因為一個做新人物,一個當保守派。
馬公與迅翁,其名氣迥異,讀書時節之成績與終生求進之成就,說來也是很相關的。馬公縣考中狀元,可證其智力超群,智力高者,干想干之事,事功肯定大些。智力與魅力完全等同嗎?不是。馬公之后,有榜眼,有探花,排魯迅前的,有三十好幾個他們后來誰可與周氏二兄弟比?
一個人的成績與一個人的成就,是有點相關的一件事,不過卻真不是一回事。其道路之選擇,自是一因,方向對了,再怎么走得不順,也離目標越來越近。而在其智力與魅力間,有一座橋,姑且叫努力,暫且叫用力吧。魯迅“其命維新”后,一直在以文章來改造國民性,“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
讀書時節,你不在乎成績嗎?那是不行的;讀書時節,你特別在乎成績嗎?那也是不必的。成績體現知識,不完全體現智力;成就需要知識,更需要智力;由成績到成就,需要知識,需要智力,更需要用力與努力。一個人之起跑線有多長呢?再長也不過十幾年吧,起跑線外,便是馬拉松了,人生馬拉松將是幾十年呢。馬拉松不看你爆發力,而是看你的耐力。
你沒必要為成績好,而沾沾自喜;你也沒必要為成績差,而憂心忡忡。人生不看出生,不看開始;人生看結果,結果顯成就。人們看人生,不是你最初的成績,而是你最后的成就。
靈魂的成就美文
我到40多歲的時候才覺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幸福的人。后來我才知道,是我錯了,幸福不是那么大張旗鼓的,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需要很多金錢,需要那種萬丈光芒的時刻。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去爭取、去奮斗,我們就會享有自己的幸福。
我剛才說過,我到40多歲的時候才明白幸福是那么重要,源于那時我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西方某個國家進行一項調查研究,題目是《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在報紙上發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萬的信函飛到了報社。報社組織了一個評選委員會,想看看“民眾對于幸福、對于誰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樣的答案。最后,得票的結果是:第一名是給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懷抱嬰兒的媽媽;第二名是給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他遠去的醫生;第三名是孩子在海灘上自己筑起一個沙堡,夕陽西下的時候,這個孩子看著自己筑起的沙堡時自得其樂的微笑;第四名是給自己的作品畫上句號的作家。
我看到這個答案以后,心里充滿了悲涼。在某種程度上,這四種幸福在那個時候的我身上其實都已經歷過。我有孩子,給他洗過澡,有抱過他的時候;我原來是醫生,有治好病人目送病人出院的時候;我可能沒有在海灘上筑起過沙堡,但是在我們家附近工地上的`沙堆挖過坑,然后看著旁邊的人不小心掉進去;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寫作,所以也給自己的作品畫上過句號。我之所以難過,是因為我集這些幸福于一身,卻未曾感到幸福。
“四十不惑”,中國的古話很有道理,40歲之后我突然就明白了。我原來覺得幸福是毫無瑕疵的,它應該沒有任何陰影,應該那樣純粹和美好,但我現在要告訴你們,幸福其實是一種內心的穩定,我們沒有辦法決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內心的狀態。或者簡單地說,幸福其實是靈魂的成就。
美文:成就了心愿
我很早就計劃我的房子裝修好,進了家具后要在12月24日平安夜將我的房子——裝修一新、主基督耶穌賜予的全部新家具的房子獻給主基督耶穌一晚上。為了這個心愿,我專門與家具廠說好12月24日平安夜日上午送家具來,保證我的主基督耶穌用的家具的,是全新沒有人用過的。我提前三個月就給家具廠打招呼要在圣誕夜日送,他們果然如我愿,在12月24日上午送全部家具來,并為我全部安裝好。
家具廠的人走了,我開始收拾屋子。我想起女兒的話,她說:“媽媽,主基督耶穌不會來的。但您的心意祂知道。您可以用更好的心意來感謝主耶穌,比如您寫文章,出書等。”我本來是堅信主基督耶穌會來的,我有主基督耶穌的感應。但我聽我女兒這么說,有些動搖信心了,因為女兒也說她信基督教,只是還沒有受洗。
不過我還是按我的計劃辦,我要為主基督耶穌做晚餐,我要在廚房睡一晚,把房子獻給主基督一晚上。
晚上我為主基督耶穌做好晚餐,有魚湯,有蔬菜,有紅白蘿卜燒羊肉。但是主基督耶穌并沒有吃。我不氣餒。收拾好主基督耶穌沒有動過的.餐具和菜肴,我還是堅持睡廚房。我將屋子一切安排好——濃香的百合,明亮的燈光。我離開房間時將為主基督耶穌做的真絲被套和羊毛毯揭開一個被角,我想主基督耶穌如睡了我為他鋪的床就一定看得出來。在關上為主基督耶穌專門準備的房間的最后一刻,我看了一眼房間里的桌上的一包面向房門的餐巾紙,我在心中說到:“主來沒有來就以這包餐巾紙放的地方為準,如果餐巾紙動了,我就知道是主來過了。”
于是我關好房門,在與主基督的房間一墻之隔的廚房鋪好的地鋪睡下了。
我剛睡下,就聽見主基督耶穌的房間里有聲音,象搬動什么東西的不輕不重的聲音。我很喜悅緊張,我在心里說:“是主基督耶穌來了。”同時,我聞到一股冰香從主的房間里漫溢出來,我從來沒有聞過那香氣,但一聞到,我就在心里用了冰香兩個字——這是我從來沒有用過也沒有看見過的詞語,但我心里就是這么想的。我想那冰香一定是主基督耶穌發出來的,但我沒有去看,因為我認為去打攪主基督耶穌不好。于是我沒動。那屋子里的聲音響了幾下,我就聽不見聲音了。這時我感覺到一股強大的愛向我整個地鋪壓下來,我為了感謝主基督耶穌給我新家具已經禁食兩天了,又做了很多事,所以很疲憊,感受到這強大的愛,我睡了過去。
一晚上,我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我很晚才醒。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房間里看是否有主基督耶穌來過的痕跡。進房間,首先我看見鋪蓋角比我昨晚卷得大了一點,但看不出是否睡過覺。我的眼轉向餐巾紙,餐巾紙動了,原來我放在靠門一邊的餐桌上,但現在在靠書桌一邊的餐桌邊。我很高興,趕快拿相機出來照相。我知道主基督耶穌來過,因為那包餐巾紙換了地方。過去的很多經驗告訴我,我心里的一切主基督耶穌都知道,我昨晚離開房間時在心里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以餐巾紙判斷主基督耶穌是否來過,主基督耶穌知道,所以他昨晚動了我的餐巾紙。
我在房間轉來轉去,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轉,但是我忽然發現我餐桌邊的椅子換了方向,因為昨晚我看過金燈臺,餐椅方向是朝著金燈臺的,但現在這張餐椅是朝向餐桌的,同在餐桌上的餐巾紙在一個方向。
“主基督耶穌坐過了這張餐椅!”我心中大喜。這時我感到主基督耶穌感應我心身說:“我就在餐椅上坐了一會兒就走了。我沒睡你床,因為那床是你的。”我知道盡管主沒有睡我的床,但我還是滿意,因為主基督耶穌來過。說起我的床,我自己也羞愧,因為我沒有為主基督耶穌盡我的感謝能力——我本來是可以為主買真絲被套、床單的,但我嫌貴,不想買。后來是聽了其他圣徒的心聲才買的,所以主說是我的床。通過這個被套、床單,我也知道了要以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主。
我知道了主基督耶穌來過,非常高興,榮幸萬分。我將主坐過的餐椅、動過的餐巾紙按照主放的位置放好,感謝主基督耶穌!
我的家主基督耶穌來過,無論是我悲傷的時候,還是高興的時候,主基督耶穌都在。感謝主基督耶穌!
感謝主了卻了我要獻房子給主一晚上的心愿!感謝主基督耶穌!
我要去給我女兒打電話說這個事了,感謝讀者與我同在!
感謝主基督耶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