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易中天評價曹操的搞笑文案
寶貝,你回來吧,好不好?別鬧了,跟我回去吧。(說的是曹操勸老婆回家)
曹操第一個官職是洛陽縣北部尉,相當于副縣級公安局長。曹操身材短小,估計也就和我差不多吧。跟1米84的諸葛亮比起來,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殘次品。
曹操是喜歡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歡摟草打兔子,收編一些美女什么的!
曹操從中央到地方,又從地方到中央,給朝廷寫了無數的建議,都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當曹操滿身征塵、滿身鮮血的'回到盟軍大本營里的時候,這些諸侯都在干什么呢?依然是喝酒飲宴、不務正業就是在那開PARTY、泡酒吧、打電子游戲。
曹操的所謂屯田,屯,就是生活方式軍事化;田,就是生產方式集團化。這是相當高明的政策呀!就相當于曹操建立了一個1700多年前的生產建設兵團喏!
曹操他吃不講究,穿不講究,住也不講究,常年在外行軍打仗,估計他女人也不講究,只能將就。
曹操對各路諸侯說:現在是滅董卓的最好時機董卓已經把洛陽燒掉了,還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為恐怖組織了。
這個時候的曹操因為剛剛出道,二十歲還不太懂得官場,是個生瓜蛋子。以為他當了一個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話來誰敢違令格殺勿論,結果蹇圖這個大尾巴狼撞上來了,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只好硬著頭皮把他打死。
百家講壇易中天為何風光不在?
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則關于百家講壇易中天的故事,供欣賞,希望您能喜歡。
百家講壇易中天為何風光不在?揭秘原因!
《百家講壇》主講人、浙江大學博士于鐘華近日為新書《問道王羲之》在京舉行簽售。相較于《百家講壇》當年新書簽售場面之紅火,熒屏講師們如今已走下“神壇”,黯然失色。出版方中華書局表示,如今《百家講壇》系列書的起印量已從幾年前巔峰期的百萬冊下滑到兩三萬冊,簽售現場冷落,不再有昔日之火爆,令人恍若隔世……
地位岌岌可危
《百家講壇》最紅時堪稱“造星機器”,它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熒屏橋梁,并捧紅了易中天、紀連海、于丹、袁騰飛、閻崇年、馬未都、王立群等一批專家型熒屏明星。閻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創造了《百家講壇》0.57%的高收視,紀連海的《歷史上的和珅》更是創造了0.69%的最高收視。一時間,這些學者明星出場費甚至可與歌星、影星比肩。然而,時隔多年,《百家講壇》不僅已經失去“造星”功能,收視率也直線下降,由此,相關圖書不再火爆也在情理之中。
紀連海
紀連海向媒體透露,從去年10月份起,除了他講的李蓮英系列之外,“收視率再也沒有超過0.1%。”收視不到0.1%和他曾經創下的0.69%相比,甚至還不到七分之一,可見下降之猛。有一陣,由于《百家講壇》收視連續跌出央視10套所有欄目前十名。按電視臺“末位淘汰”標準,其地位岌岌可危,甚至一度傳出了將停播的傳聞。
當年,很多出版社都爭搶《百家講壇》主講人的圖書版權,所有書都要爭著和央視簽約,價錢抬得很高。易中天的《品三國》出版時,甚至舉行了一場吸引全國出版社關注的無標底競標,最終上海文藝社以55萬的首印數和14%的版稅奪得了《品三國》的出版權。當時《百家講壇》其他一些主講人的書起印量也在十萬冊以上,而如今能有兩萬就不錯了,也有不少出版社為此虧本,印多了砸在自己手里。
觀眾審美疲勞
《百家講壇》為何出現收視冷落,人們議論紛紛。
《百家講壇》主講人翁思再認為,節目品位較高,但帝王將相說多了,選題變得越來越窄。《百家講壇》學者說來說去還是那些人,新人難以出現,形式多年不變,再加上全國各地類似節目一窩蜂競相模仿,時間久了,難免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閻崇年
《文化中國》主持人今波說,《百家講壇》當年之所以火,是因為國學熱、學者明星、文化通俗化等元素的合力造成的。但時間久了,新鮮感過去,節目又沒有創新,就出現了疲勞期,遭遇了瓶頸。像易中天、于丹那樣善于演講的學者可遇而不可求,就那么幾個,可謂鳳毛麟角。再說,有的學者即便很能講,但學術界對這種通俗化的表達評價不高,甚至引來爭議,不利于學術地位的`提升。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百家講壇》還是過于精英化、學術化,若將自己定位成更通俗化,更接地氣,還可浴火重生。因為,老百姓對歷史文化、國學知識的需求很大。這點,可從《十萬個為什么》這套叢書發行量近一億冊并影響了幾代人、從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熒屏熱播等現象中得到佐證。
方式十年不變
《百家講壇》出現的收視冷落令人想起了央視另外兩檔講壇類節目《開講啦》《青年中國說》的興起。《開講啦》《青年中國說》不僅播出后收視一路創出新高并名列同時段全國第一,而且,這兩檔節目在互聯網上的點擊量總數超越了10億。這是一個更值得令人欣喜的數字,同時也證明了講壇類節目唯有創新,與時俱進,才有出路。
于丹
與《百家講壇》相比,《開講啦》《青年中國說》無疑更具互聯網的新思維。《百家講壇》是專家、學者“一桌、一人、一口”的自我演講與單向灌輸,10多年未變,既沒有觀眾的互動環節,也沒有彼此爭論的空間。雖然說《百家講壇》定位是“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梁”,但這是一座單向通行的橋,而老百姓通向專家,則是此橋不通,這束縛了大眾思考,在“互聯網+”給這個世界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顯然有點落伍。
而登上《開講啦》《青年中國說》講壇的嘉賓都是現身說法,猶如自媒體“自我發聲”,而臺下眾多聽眾可與嘉賓積極互動、討論甚至爭執,猶如網上點贊、點評、爭論,充滿了互聯網的平等、互動、寬泛、多元、參與、挑戰等特點,并展開自由碰撞,這無疑比單向說教更具吸引力。何況,與《百家講壇》相比,《開講啦》《青年中國說》更貼近當今時代,話題更接地氣。由此可見,節目潮起潮落,其實反映了節目創新與守舊的巨大落差。
易中天歷史經典文案
【第1句】:世界上如果有一種東西百無一用又不可或缺,則必有大用。比如文化。
【第2句】:我想可以用這四個字來表述,叫“親民學者”——親近民眾的學者。這是我的初衷,但現在一不小心就弄成了“大眾情人”。
【第3句】:桓帝和靈帝都是不適合當皇帝的……靈帝的愛好是文學藝術和建筑藝術。他對于建筑還是頗有研究的。他成天搞研究,結果在皇宮里搞成了一個自來水系統!而且他還要在全城推廣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要讓全城的.老百姓都喝上自來水——你是當皇帝的,不是搞上下水的嘛!
【第4句】:袁紹整天在家里面大會賓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辦沙龍,開Party,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這個事情當時就引起了當局的注意。
【第5句】: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給你謀劃,如果我的主意你不聽,bye-bye,我換一個老板。
【第6句】:曹操對各路諸侯說:“現在是滅董卓的最好時機——董卓已經把洛陽燒掉了,還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為恐怖組織了。”
【第7句】:“親民學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家認為你是自己的一個鄰居、親戚、朋友、熟人。他不覺得你和他之間有多么遙遠的距離,也更不會覺得你是高高在上。
【第8句】:所謂的空城計也是編出來的……諸葛亮搬個琴,擺個香爐,召兩個小孩子,在城樓上唱卡拉OK……司馬懿看到諸葛亮彈琴,認為是計,說“我上去卡拉,你把我OK了?——!
【第9句】:如果別人惹你一下,你馬上撲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這是什么,螃蟹!韓信肯定不是螃蟹。
【第10句】:曹操是喜歡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歡“摟草打兔子”,收編一些美女什么的!
【第11句】:姑奶奶厲害啊,我們說一個女人厲害,管她叫姑奶奶;說生了個女兒厲害,管她叫小姑奶奶。
【第12句】:蔣干這個人也是被冤枉的——他根本就沒盜過什么書,長得也不丑,而且也是一位帥哥,因為周瑜是帥哥嘛,帥哥的朋友……一般也是帥哥。
【第13句】:我把我的演講風格分成3個境界:其一為“正說”,也就是以歷史事實為依據,不胡說,不瞎說,保持一種嚴肅的治學態度;其二為“趣說”,即在堅持真實的基礎上強調表述方式的栩栩如生,為了達到這個境界,我會加進去一些無厘頭的搞笑語言,有時無厘頭是必要的,這就像燒菜得加胡椒、味精等調料一樣,能極大調動觀眾的聽講興趣;其三為“妙說”,也就是在前兩說的基礎上對歷史進行分析,給觀眾以啟迪,這是最高的境界。
【第14句】:那時候江東的老百姓都稱孫策為“孫郎”,稱周瑜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贊美的意思。所以,“孫郎”就是“孫帥哥”,“周郎”就是“周帥哥”……帥哥都是喜歡美媚的,所以孫策和周瑜分別娶到了當時最漂亮的兩個女孩子……可以說這時的周瑜是戰場、官場、情場,場場得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