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名人故事:心理學家華生的故事
華生(1878—1958)著名的心理學家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1894年,他進入伏爾曼大學,五年后獲得碩士學位。1900年,他又在穆爾教授的建議下到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課程,師從安吉爾和唐納森,并與1903年以《動物的教育:白鼠的心理發展》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講授心理學。在此期間,他做了大量的以動物為被試的實驗,為其行為主義觀點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1908年,他受聘到霍普金斯大學,在此度過了其學術生涯中最輝煌的歲月,一直到1920年。此間他還接任了《心理學評論》雜志的主編。
很久以前就知道他,可是關于他的情感生活卻知之甚少。他結過兩次婚,第一次是他的女生學愛上了他,在一次考試中,她沒有答題,而是寫了一首情詩,紅著臉交給了教授,他們結婚了。第二次婚姻,也是他心理專業生涯的結束,他與她的一個研究生私通,前期起訴離婚,他也被大學除職。從此他幾乎淡出了專業心理領域,成為一名非常成功的廣告商人。但是他仍然熱愛心理專業,但是沒有大學接受他,專業期刊業不接受他的文章。他只能在一些通俗雜志上發表自己的文章,他尤其愛好兒童研究。
對于他的'命運,我很感慨。也有史家感嘆,如果華生沒有被退出心理專業領域,心理學是否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也許他不生在那個時代,他的私情也不會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障礙。可是即使在今天,人們賦予學者的道德底線還是遠遠高于普通人的,作為大學教授,即使在今天,仍然要成為這個世界的良心。無論公私,都希望他們是榜樣。
我不能評價對錯,因為從歷史事實推斷,他很愛他的第二任妻子。哎,怎么說呢,中國古語,“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我想成為一名心理學家作文
我,我,我就是一個很平凡的女孩兒,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孩兒,平凡普通,太笨太蠢,是我的代言詞。但又誰規定了平凡的女孩兒不能有夢想?普通的女孩兒不能有愛好?
看著天空的星星,一顆一顆又一顆每顆星星都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光輝看著天空的星星,吹著微風,我情不自禁,又想起以前的我,平凡懦弱,可悲。可就是這么懦弱的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路。就是在我最脆弱的時候。心理學拯救了我。
曾經的.我不知道自己要走哪一條路,不知道我的目標是什么,不知道要到什么方向去努力,但如今我找到了,那就是成為一名心理學家。
大家對心理學家應該也很好奇吧,但好奇之中。現在感覺很枯燥,很古板,,我的心理學的理解也不是特別深刻,但我有時有自己的理解。真的實話實說,但是心理學真的是偶然也可能說我和他有緣吧。
看著電視里報告孩子因為壓力太大而跳下樓自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使孩子叛逆。看著孩子痛苦的眼神父母無奈的淚水。我的內心一陣陣的刺疼。我想去幫助他們,哦,我又明白自己的地戀泰國熱下,我沒有能力,那有能力去幫助他們吶,我不能先改變我自己嗎?當然是可以的,我可以先改變自己,然后在改變身邊的人。
看著父母臉上的逐漸增加的皺紋,看著父母頭上的銀發我的眼眶漸漸的濕潤了。曾經的我也像電池的孩子一樣,遇見不順心的事就想跳樓,想離開這個世界。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遠埋怨父母。我曾經這個很多傻事,但父母最一直在包容著我,寬恕著我。在很多次我將踏入黑暗的時候,父母會用他們自己的力量把我拉回來。謝謝,了解心理學讓我明白了父母的心血。心理學謝謝你!
人性的弱點全集讓我明白了想讓別人不去議論你那你要相信,不要議論別人,先去尊重他人,他人才尊重你。同時,我喜歡上了《藏心術》,《讀心術》《十分鐘識別謊言》等。
我明白,我離成為一名真正的心理學家路途還很長。或許,現在的我還是很平凡,很普通。但我相信我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擁抱屬于我的光輝,站在屬于我的舞臺上大放光彩。
不自覺的心理學家哲理故事
最近迷住我的是一郵電視紀錄片,這部片子由遼寧衛視的《王剛講故事》首播,后來別的電視臺作了改編,但腳本和素材基本相同。
5年前,一個在地下通道賣唱的女子安童被記者發現,她的身世幾乎集中了一切催淚的因素,她只有16歲,私生女的身份令她從小就寄人籬下,到處輾轉流離,12歲的時候,因為患上白血病而落下身體殘疾,但她熱愛音樂,到16歲時已寫有300多首歌曲,靠在地下通道賣唱維生及賺錢治病。
媒體迅速對她做了報道,她甚至一度登上央視的訪談節目。媒體的熱情開始消退的時候,她身邊卻有了一群追隨者——有男有女,他們辭掉工作,傾盡家財,為照顧她而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個奇異的家庭。他們以兄弟姐妹相稱,有人專門負責全家的開支。
終于有人漸漸醒悟,去報了案。警方查實了她的.身份,她家在北方的農村,曾經有過一次婚姻,最驚人的是她的年齡,在案發的當時,已近37歲。
片子是以法制報道的形式進行,所以刪減了一切枝蔓,盡可能地明確觀點。但我還是憑一次次反復觀看和百度搜索,一點點拼湊起了另外一個輪廓——她和她那一撥又一撥的哥哥姐姐,到底靠什么凝聚在一起?他們相處的情形如何?
古斯塔夫·龐勒在《烏合之眾》中說得好:“世上的一切偉人,一切宗教和帝國的建立者,一切信仰的使徒和杰出政治家,甚至說得平庸一點,一伙人里的小頭目,都是不自覺的心理學家,他們對于群體性格有著出自本能但往往十分可靠的了解。”
她就是這樣一個不自覺的心理學家,她本能地知道這些追隨者們要什么,或者說,他們缺什么:他們需要破解孤獨,需要和他人產生自以為超越世俗的精神和肉體的聯系,需要加入一個集體,需要為一個共同事業而奮斗。
她于是給了他們這個機會,她使自己成為那個崇高的共同事業,照顧她的生活為他們的人生提供了意義,她為一個集體、一個青春樂園的存在創造了理由,他們都不工作,在那個家里做迷信游戲,整日唱歌,圍著她團團轉。
這種情感必須要以不斷消費的形式來刺激它的延續,她自覺地擔起了這個任務。她今天昏迷(昏迷的時候,她的“哥哥姐姐”們必須圍在她的周圍不斷地彈著吉他唱歌,以防她被魔鬼擄走,直到她蘇醒),明天需要錢,后天要去求學,一個個興奮的小尖刺刺激著他們分泌情感,并始終維持著一定的情感強度。
她最后的失敗在于她消費過度了,她如果肯細水長流一點,甚至時不時還回去一點,恐怕到今天還不至于被發覺——事實上,至今也有她的“哥哥”相信她不是騙子,還需要幫助。
她的“哥哥姐姐”們并不是庸常之輩,一個個眉清目秀,言辭得體,歌聲嘹亮,顯然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是,再好的教育也在這樣一個不自覺的心理學家面前潰不成軍。
伏契克有名言:“人們啊,我愛你們,但你們要警惕!”要警惕的,大概就是這些隱藏在人群中的不自覺的心理學家吧。
我有一個心理學家的夢800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六年級四班的唐源,我演講的內容是:撫平你心靈的創傷。
什么人能撫平你心靈的創傷?什么人能打開你的心結?又是什么人能使你走出那顆封閉已久的心?沒錯,就是心理學家。
從小我就立志做一名心理學家,因為在我的眼里,心理學家是多么神圣,多么偉大!他們總能讓那些極度悲觀的人們再次充滿信心,坦然面對世界;總能讓那些自卑孤僻的人們再次融入這個大家庭之中。
小時候,我就是一名留守兒童,我能體會到留守兒童所承受的壓力,因為他們自幼離開父母,缺少親情的關愛,所以他們焦躁、悲觀。因為他們看見了其他父母關愛自己的孩子的場景,所以他們自卑,疑惑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在身邊?為什么自己的父母拋棄自己而不管?因為看管人的偏愛與不負責,所以他們十分沒有安全感,對學習玩世不恭。從前的我,也如同其他留守兒童一般,但自從我讀了一本關于心理學的書集后,我的自卑因每天站在鏡子面前鼓勵自己的話語而消失,我的焦躁不安因那發泄的'吼聲中、優美動聽的音樂聲中流去;我的疑惑、對學習的玩世不恭,也在把注意力轉移到書本、玩耍中溜去。我的自信、我的笑聲,都因那心理學的書籍,而再次展現在大家的眼前了!
同學們,其實心理學家并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令人畏懼,他只是一個能讓你走出那顆封閉已久的內心,變會你從前的你的人而已。
現在,復雜的社會中、冷漠的家庭中、壓力山大的學校中,還有那危機重重的災難中都離不開心理學家。
曾經有一個人對我說過:“當一個人有了理想之后,那個理想便會存在他的血液中、每一個血胞中。當那個人受到挫折,困難之后,理想便會帶著他去飛翔、去沖刺。”
但我也很清楚的明白,想成為一個心理學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在未來的日子里,我一定會多收集關于心理學的資料、多學習那些著名的心理學家的技巧與優點,并多做一些實驗,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心理學的論壇上一定會出現“唐源”這個名字的!我更相信,經過“唐源”治療的人,一定會再次展現那璀璨的笑容的!
謝謝大家!
上一篇:需要團隊合作的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