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
據說女媧是始祖神。盤古開天辟地后,她在天地間到處游歷,看見清清的河水緩緩流淌,魚兒歡快地暢游,垂柳伸展著細長的枝條,大片大片的樹林碧綠芬芳,鳥兒在其中歡快地鳴叫著,大地布滿了肥沃的田野,高山連綿起伏,一切都充滿生機,女媧覺得自己非常喜歡這個世界。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女媧覺得這片世界還不夠完整。她想,這么美麗的'地方應該由一種生靈來掌握才對。
于是,女媧就用自己的神力為天地間創造靈長。女媧信步來到黃河邊,看見奔騰的河水和兩岸富饒的土地,于是決定讓這里成為靈長的發祥地。
女媧用水和好了一大堆芳香的泥土,然后用手輕輕地捏起泥人來。一會兒捏個男的,一會兒捏個女的。女媧捏好一個,向泥人吹一口氣,往地上一放,這泥人就變成了一個會跑會跳會說會笑的活人。捏一個,活一個;捏兩個,活一雙。她捏多少,就活多少。他們成群結隊地圍在女媧周圍,吵嚷跳躍。
女媧很高興,她從此不知疲倦地捏著小人,小人多了,女媧就不再孤獨了。但是她覺得新世界畢竟太大了,捏成的小人就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她想造更多的人,于是她仔細地想了一想,又看到山崖上垂下的長長的藤蔓。她靈機一動,折了一支藤蔓,然后把藤蔓伸到水里,再拿上來伸到河邊上的泥潭里,攪渾了渾黃的泥漿,然后用力一甩,無數個泥點飛落到地上,立刻變成了無數個小娃娃。有的泥點大,有的泥點小,就形成了高矮胖瘦各異的小娃娃。
這些被女媧造出來的人,大人們從此一塊兒勞動,一塊兒生活,繁衍著子孫后代;小孩們先是嘻嘻哈哈地打鬧玩耍,后來都慢慢地長大成人,也做了父母,繁衍著子孫后代。
女媧成功地造了人類,人類也按她的囑托開拓了這個新世界。由此,女媧在我國被尊稱為“人之祖”。
女媧造人的歷史典故
導語:盤古開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卻單單沒有人類。這世界不免顯得有些荒涼寂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則相關歷史典故,歡迎查閱與借鑒,謝謝。
女媧造人的歷史典故
盤古開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卻單單沒有人類。這世界不免顯得有些荒涼寂寞。
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出現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神,叫做“女媧”,據說她一天當中能夠變化70次。有一天,女媧走在這片蒼莽的原野上,看看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變得富有生氣。
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呢?她一時也想不出來。
她一直走呀走呀,走得有些疲倦了,于是在一個池子旁邊蹲下來。澄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笑;她皺皺眉頭,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皺眉頭。她猛然醒悟了,這天地之間不就是少了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嗎?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的生物來加入這個世界呢?
這樣想著,她順手從池邊抓起一團黃泥,攙和了水,在手里揉捏著,揉捏成了一個娃娃樣的小東西。
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奇跡出現了,這個泥捏的小家伙,剛一接觸到地面,馬上就擁有了生命,活了起來,并且一開口就喊:“媽媽!”接著就是一陣興高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示他對于生命的歡樂。
女媧看著她親手創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樂在心頭,喜上眉梢。她給她創造的這可愛的小東西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體雖然小,但據說因為是神創造的,相貌和舉動也有些像神,和飛的鳥、爬的獸都不相同,看起來似乎更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氣概。
女媧對于自己這優美的`作品,感到十分滿意。于是,她又繼續用黃泥做了許多能說會走的可愛的小人兒。這些小人兒在她的周圍歡呼跳躍,嘴里總是喊著:“媽媽!媽媽!”這使她精神上有說不出的高興和安慰。從此,她再也不感覺到孤獨和寂寞了。
于是,她又繼續用黃泥做了許多能說會走的可愛的小人兒。她一直忙碌著,直到晚霞布滿了天空,星星和月亮照耀著大地。夜深了,她只能把頭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剛微明,她又趕緊起來繼續她的工作。
她一心想用這些靈敏的小生物來充滿大地。但是,大地畢竟太廣闊了,靠她一個人捏泥人,速度太慢,而她也已經忙碌得有些疲倦了。得想出一個提高效率的辦法。想了好久,她終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伸入泥潭里,將水攪渾成渾黃的泥漿,向地面上這么一揮灑,泥點濺落的地方,就出現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小人兒,和先前用黃泥捏成的小人兒沒有兩樣。“媽媽,媽媽”的喊聲,震響在周圍。
用這種方法來進行工作,果然簡單省事。藤條一揮,就有許多新的人出現,大地上不久就布滿了人。
大地上雖然有了人類,女媧的工作卻還沒有終止。她又考慮著:人類終究是要死亡的,怎樣才能讓人類長久地生活在大地上呢,難道要死亡了一批再創造一批嗎?這未免太麻煩了。
后來她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結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后代,擔負起養育嬰兒的責任。這樣,人類的種子就世世代代綿延下來,并且一天比一天在增多。
莫干劍的神話傳說
導語:一直聽說干將莫邪,他們是鑄劍能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神話傳說,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春秋時,吳楚邊境的平川上,住著一對鐵匠夫婦,男的叫干將,女的叫莫邪。他倆是鑄劍的名工,劍鑄得寒光閃閃,十分鋒利。
有一天,吳王把干將叫去,給了他一塊生鐵,說這是王妃夏天晚上納涼,抱了鐵柱,心有所感,懷孕生出來的怪東西;看起來這鐵不同尋常,可否用它來打造兩口寶劍。干將恭恭敬敬地接過王妃生產的鐵,仔細端祥了一番,說:“大王,鐵是塊好鐵,只是用來鑄造兩口寶劍,就怕不夠呢。”
吳王說:“這兒還有點寶貝呢。”說著,他從袍袖掏出幾粒烏黑晶亮、比蠶豆稍大的東西,遞給干將。又說,“這是鐵膽腎,是從吾國的兵器庫中得來的`,千金難買的寶貝呀!那產銅的昆吾山同時又生產一種獸,有兔子那般大小,雄的毛色金黃,雌的毛色銀白,它們既吃紅沙石,又吃銅鐵。它們不知怎地鉆進了兵器庫中了,沒過多久,兵刃器械就差不多被吃光了,外面的封署卻依然如故。后來,孤王檢查兵器庫的時候,才把這兩只怪獸捉住。剖開它們的肚子一看,才發現了幾粒罕見的鐵膽腎,這才知道兵器都被這兩只動物吃掉了。這鐵膽腎可是鐵的精華所在呀!你將這些拿去,定要給孤王鑄造出一對削鐵如泥、吹風斷發、能飛起殺人的寶劍!”
干將便將王妃生產的鐵以及鐵膽腎帶回家中。他不敢怠慢,忙與妻子莫邪一同架起洪爐,裝好風箱。干將另外還采集了五方名山鐵的精華,和王妃生產的鐵和鐵膽腎混合在一起。然后,他候天時,察地利,等到陰陽交會、百神都來參觀的時候,便開始鼓爐鑄劍。夫妻倆在爐旁緊張地勞作了三個月,不料天候突然發生變化,氣溫驟然下降,鐵汁凝結在爐膛里不消融了。干將詫異地問道:“這是何故呀?”莫邪想了想,說:“記得師父說過,神物的變化,需要人作犧牲;金鐵不消,需人體的東西投入爐中。”說罷,她馬上剪下自己的頭發和指甲,投入熊熊的爐火中;干將也割破手指,滴血入爐,這一來,果然不久鐵水就沸涌了。
干將、莫邪辛勤地鑄劍,真可說是千錘百練,百煉千錘,三年過去了。
這天凌晨,東方突然飄來兩朵五彩祥云,緩緩墜入爐中。干將知此刻劍已鑄成,于是開了爐。一打開爐門,只見“嘩啦啦”噴出一道白氣來,震得山川都動搖起來,那白氣直沖上天,久久不散。再看爐子,已冷如冰窟,只見青光閃爍,一對寶劍臥在爐底。干將、莫邪將劍取出,但見此劍寒如秋水,鋒利無比,古今少有。這是他們夫婦倆幾年心血的結晶,所以,就把它們自己的名字做了寶劍的名字,雄的就叫干將,雌的就叫莫邪。干將把雄劍插進蛇皮劍鞘里,交給莫邪;把雌劍裝進木鞘里,準備獻給吳王。他對妻子說:
“我替吳王鑄劍,三年才鑄成功。吳王是個猜疑心很重的人,怕我將來又會替別人鑄劍,一定會找借口殺掉我的。我如今去獻劍,只把這柄雌劍獻上去,雄劍你要收藏好。我死之后,你肚里的孩子若生下來為女,就罷了;若是男,等他長大了,讓他拿著那柄雄劍,替我報仇。”
說完,干將便背上“莫邪”劍去見吳王了。
幾個月過去了,莫邪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莫干”。可是,干將真的被吳王殺死了。
莫干一年年地長大了。十六歲這年,莫邪指著屋邊那只廢爐,把當年干將如何鑄劍,后來又如何被吳王殺害的事情,一一告訴了兒子。莫干聽了,淚流滿面,悲憤萬分地說:“娘,你放心,爹爹死得這么冤,我一定去殺死殘暴的吳王為爹爹報仇。”
莫干便開始蘸著劍池的水,在磨劍石上“嚓嚓”地磨起來,磨了幾天幾夜,終于將寶劍磨得十分鋒利。他便將寶劍插入蛇皮鞘,穿上母親特地為他做的青衣,拜別了母親,找吳王報仇去了。
這一天,莫干進了京城。很巧,吳王剛好在演武場上觀看武將們比武。吳王正看得高興,忽然看見有個眉清目秀、身材結實的后生,背著一柄寶劍走來。吳王斥責道:“這里有武將比武的場所,你是何人,來做什么?”后生回答道:“我是來取一人的首級的!”吳王聽了心中生疑,便又問:“你要取誰的首級?”那后生聽后,指著吳王罵道:“暴君,我是莫干,十六年前被殺死的干將是我父親,今天我是為父報仇來了!”吳王大吃一驚,急忙抽出“莫邪”劍,向莫干拋去。莫干卻不慌不忙抽出“干將”劍,向著那道白光擲去。只見兩道白光一上一下地在空中閃耀著,來去追逐著,一直竄上云端,不見蹤影了。不一會兒,只聽見晴空中一聲霹靂,兩道白光并作一道白光,從空中飛落下一,墜入了莫干背上的蛇皮鞘里。
莫干見雌雄雙劍都已歸來,立即轉身抽劍向吳王拋去。吳王大叫不好,轉身想逃,但只見青光一閃,暴君的頭顱滾落在地上。
莫干替父報了仇,便回家給母親報喜。哪知莫邪在兒子走后,日夜擔心憂愁,盼兒盼得兩眼望穿,死在了家中。莫干為了安慰和懷念死去的母親莫邪,就用“莫干”雌雄雙劍來陪葬,自己云游他方,不知去向了。
日月潭的神話傳說
導語:日月潭位于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古時候,臺灣大清溪邊住著一對青年夫婦。男的叫大尖牙,女的叫水社姐。他倆捕魚過活,小日子過得挺甜挺甜的。
一天中午,忽然一聲巨響,太陽不見了,大清溪也變得渾濁起來。到了晚上,又是一聲巨響,月亮又不見了。從此,大清溪的日日夜夜都是墨黑墨黑的。禾苗枯黃了,果子不結了。大尖牙嘆氣道:“這日子怎么過呀?”水社姐看到丈夫唉聲嘆氣,就說:“太陽月亮一定都落在地上,我們去找它,要回光明。”于是夫妻手執火把,翻過座座高山,穿過叢叢密林,踏過多少湍急河流……
這一天,他們爬上一座大山。終于遠遠地望見那邊水潭一亮一黑。夫妻倆立即奔到大潭邊。忽地看見一對大惡龍在潭里游來游去,象玩大水球一樣,吞吐著太陽和月亮,發出咕咕怪響。
夫妻倆越看越惱火,便商量要殺死惡龍,奪回光明。他們向前走去,忽然發現一個巖洞。大尖牙說:“這洞可能是龍的家。”說著,他倆鉆進洞里,走了很久,終于看到亮光,看到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婆婆在燒飯。夫妻倆向老婆婆說明來意。老婆婆很佩服他倆的.勇敢精神,告訴他們,她是被惡龍卷到巖洞里來的,每天替龍做飯。還告訴他倆說,惡龍就怕阿里山底的金斧頭和金剪刀。老婆婆說完,給他倆一把鐵鏟和一柄火叉。夫妻倆告辭了老婆婆,日夜兼程來到阿里山腳,拼命挖呀挖呀,鑿呀鑿呀,不知過了多久,在他倆身后堆起了一座座小山峰。有一天,深深的洞里放出了紅光,金斧頭和金剪刀出現了!他倆揀起金斧頭和金剪刀,跑出了洞,直奔雙龍居住的潭邊來。
此時,大尖牙把金斧頭丟下潭去,只聽“轟隆隆”一聲巨響,兩條惡龍從潭底翻起,掀起幾丈高的浪花。水社姐急忙把金剪刀也丟下潭,只聽“卡嚓”一聲巨響,兩條惡龍頭被剪斷了,從口里吐出了太陽和月亮。 大尖牙和水社姐照老婆婆教的辦法,吞下龍的眼珠。忽然,他們變得又高又大。他們捧起太陽和月亮,用力拋回天空。從此,日月輪番放出光明,人們又開始了正常的生活。但是,為了不讓太陽和月亮再掉進潭里。夫妻倆筆挺挺地守在潭邊。年復一年,大尖牙和水社姐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
后代的人們就把這個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山叫大尖山和水社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