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寫給康熙的一封信
“獲知在陛下身邊與國度中有眾多飽學之士傾力投入歐洲科學,我們在多年前決定派送我們的子民6位數學家,為陛下帶來我們巴黎城內著名的皇家科學院中最新奇的科學和天文觀察新知……”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辦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中,這封泛黃的復印件,引來不少觀眾駐足、贊嘆。
渴望交流:路易十四派人來中國
那是1686年,歐洲的中國熱方興未艾,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遣洪若望等多位科學家以海路方式赴中國的同時,也派遣一個科學傳教團,希望借道俄國赴中國。不想,當時的俄羅斯規定,若未持有法律文件,任何人不得繞行西伯利亞前往中國。為此,路易十四分別致信給俄國彼得大帝和清朝康熙皇帝。上面這封信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當年寫給康熙皇帝的信。可惜的是,俄羅斯拒絕借道,這封康熙始終未能看到的信,現收藏于法國外交部。
然而,路易十四對中法交流的渴望并未因此而停息,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科學家歷經兩年的艱難行程,抵達北京。這幾位科學家還身兼傳教士身份,他們成為當年康熙與路易十四遠隔萬里的對話橋梁。其中的白晉、張誠進入清宮,成為康熙的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甚至人體科學的老師。
一份現藏于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欽定骼體全錄》,是巴多明神父改寫的醫學著作。在第一冊里,附有巴多明神父寫給法國皇家科學院的信,說明這本書是應康熙皇帝的要求而撰寫。康熙認為,學習解剖學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譯成他的母語滿文。在康熙身邊生活了5年的白晉1697年回到法國,在回來的路上,他寫了一本《康熙帝傳》。這本泛黃的小書也是特展展品之一,書中對康熙推崇備至。
惺惺相惜:中法當年最強盛
路易十四與康熙很可能是惺惺相惜。他們有太多相似的背景:都是幼年喪父、幼年登基,登基時康熙8歲,路易十四5歲;都曾感受到輔佐大臣的壓力,少年康熙最后計擒鰲拜,奪回大權。路易十四則直到馬薩林壽終正寢才真正執掌大位,但也因此再未設宰相。兩人也同樣精力充沛,路易十四每天工作6到10小時,康熙在位61年,除生病和重大節慶外,幾乎無一日不聽政,即使京都地震時都沒有中斷。當然,他們也好武、專制,但相對于帝王來說,兩人都稱得上明君,文功武治,使大清帝國與法蘭西國都成為當時最強盛的國家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君主對于科學與藝術都懷有濃厚的興趣,對本國文化發展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康熙愛好書法、哲學,對生活萬物充滿好奇;路易十四有極好的音樂天賦,喜愛表演藝術,引入歐洲著名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使法國成為歐洲文化中心。中國與法國,完全不同的兩種文明,也因為兩位帝王的個人特質,增加了相遇的機會。
在臺北展出的一件件展品,無聲地訴說著中法文化的交會與碰撞法國仿制的白瓷中國男女像,展現了18世紀歐洲對中國的憧憬與想象;法國圣克婁工坊制作的錫釉陶垂帷花卉藥瓶,圓口、溜肩、長圓腹,以鈷藍彩的紋飾,正是中國人看慣的纏枝牡丹花葉……更不用說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中建造的特里亞農瓷屋,是西方人眼中神秘中國的象征。
徜徉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回想著康熙與路易十四的風采,更令人贊嘆與沉醉的是,跨越千山萬水,兩大文明相遇,激蕩起綿延至今的漣漪。
母親寫給十四歲兒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兒子:
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些日子,你就十四歲了。看著你從那么稚嫩柔弱的嬰孩,成長為一個結實樸實,跑步速度已遠遠超過爸媽的男子漢,媽媽感到多么快樂!在這十四年中,媽媽教你咿呀學語,牽著你的小手學走路,在南苑機場的小路上陪你騎兒童車、學習輪滑、打球……這些逝去的日子,慢悠悠的,想起來多么美妙!第一次送你去小學,我心里忐忑不安,擔心你不適應新的環境,不會與老師同學相處,擔心這么瘦弱的你會遭到強悍的同學的欺辱,那一天,媽媽是多么的焦慮呀。而現在,你已經上初中二年級了,經過小學六年的成長,升學、轉學的磨礪,你已經成熟了很多,學會了該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辨別是非,如何把握自己。媽媽很是欣慰。
十四歲,是你從依賴媽媽逐漸走向獨立的開始。有時,媽媽心里多么希望你是永遠屬于媽媽的小男孩啊!喜歡你在媽媽懷里撒嬌,一出去休息就坐在媽媽的腿上,靠在媽媽懷里,喋喋不休地向媽媽普及各種汽車知識,講述學校里發生的趣聞……但實際上,我知道,從你出生的那刻開始,你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逐漸從媽媽的臂彎下剝離,直到有一天你羽翼豐滿,完全獨立,振翅而飛。我想,那一天,我會不舍,但是我更會為你的獨立感到驕傲。十四歲,就是你開始逐漸邁向獨立的第一步。
媽媽期望你做一個謙虛謹慎、勇敢自信、有責任心的男子漢。孔子云:“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我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謙虛體現的是人的胸懷,也是一個人進步空間的`高度;懂得畏懼不是壞事,它恰恰是謹慎的另一面,是行事成事的法寶,所有的事情都一定有解決辦法,媽媽希望你謹慎思考,三思而行,用智慧與理智做出最適合的抉擇。同時,媽媽有還希望你勇敢自信,這是你在學業事業上不斷進步的力量的源泉。懂得承擔責任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志,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記住自己所承擔的責任,于己的責任,于家的責任,于國的責任。
在人際交往上,媽媽期望你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人是社會動物,如果想生活得快樂,工作順利,有歸屬感,有存在感,有成就感,那就必須學會如何與周圍的人互相溝通,友好相處,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遇到矛盾要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解決問題。多交益友,但是你首先自己要努力做別人的益友,要勤奮上進,要廣見博聞,要豁達大度,但是要有明確的是非觀念,懂得求同存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的性格是豐富多樣的,不要苛求別人都和自己的志趣一樣,更何況自已本身也存在諸多不足呢。
媽媽還想和你談談我對成功和幸福的認識。有人把成績優秀當作成功,有人把掙到足夠多的金錢看作成功,有人把擁有高高的社會地位看作成功。其實,這都是狹隘片面的。媽媽覺得,只要一個人能夠在自己喜愛的學業、事業上盡心竭力,發揮出了自己的潛力與才華,無愧于心,就是成功,無關乎成績好壞;一個人能夠承擔起自己應付的對自己、對家庭、對工作、對國家的那份責任就是成功,無關乎金錢多少;他能夠有豐富的學識、明辨是非的頭腦、寧靜的心靈,就是成功,無關乎地位高低。媽媽希望你長大了能有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去護愛,有一個能施展自己才華的事業去奮斗,有很多很好的人生機會去選擇,有許多閑暇的時間讓自己自由地安排,讀書、思考,放松、娛樂。
兒子,成長的路上,要記得帶上樂觀自信、勇氣堅毅,與善良、快樂同行。希望你好好磨礪,讓自己的翅膀更加堅實有力,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
愛你的媽媽:xxx
20xx年x月xx日
想象文康熙給乾隆的一封信
近日,朕身體日漸衰弱了,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接下來這大清國,就要交予你父親管理了。朕知道他貪戀皇位,曾經還讓我見你,欲用你的聰穎來博取朕的歡心。朕執政六十年,怎看不出他的把戲,不過你確實伶俐,具有當皇帝的天資,這也是朕打算傳位給胤禛的一大原因。朕的遺詔早已擬好,傳位與四王爺,相信在他之后,你就是下一位君主。現在,朕要授予你管理國家的'要點,你務必要牢記于心,付諸實踐。
這皇帝的寶座看起來風光,實則不好當,這祖宗打下的江山,要坐穩是難上加難。先縱觀我中華千年歷史,一直都是君主專制,為了奪取權利,,手足相殘父子反目的事也不少。且不說唐太宗弒兄逼父,你父親就是貪圖皇權的一大代表。朕一生養育了三十五位皇子,二十位公主,可謂子孫滿堂。但這并未使朕感到幸福,卻讓朕面對著他們兄弟相爭,自己卻因政事而無法深入其中。這小小太子之位,讓他們兄弟反目成仇,互相設計陷害。大阿哥曾下巫蠱之術詛咒太子;太子被囚于宗人府也都是拜他的兄弟所賜;十三阿哥曾經為了保護你阿瑪,獨自攬了八爺黨的罪名,朕現在已是彌留之際了,他也無法再見朕最后一面……這所有的所有,朕心里都是明明白白的,奈何國家朝政不允許朕公正,朕實在無法主持公道,難道要讓朕親自判兒子們勾結朋黨,擾亂朝綱嗎?朕不只一次地暗示皇子們一定要團結,珍惜兄弟情義,可他們如何能抵擋的住這龍椅的誘惑,仍然明爭暗斗,從不把朕的叮囑放在心里。朕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一生唯一遺憾之事就是沒能享受天倫之樂,這也難怪,皇家何來真正的父子之親啊!朕一生的遺憾,你切莫重演,務必記住,權利是最毀人的毒藥,切莫貪戀。
你若是將來能登基為王,首要的準則就是,一切都是為了這大清江山,為了我大清的百姓子民,絕不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權利的貪欲。國家朝政需改進之處還有許多,有些必定是要對皇權造成威脅的,若是真有這類情況,還是要從國家的角度去設想,切莫因為一己私利而毀了國家的前程。
對于其他事,也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朕現在萬人之上,不少的利益圍繞了朕一輩子,但朕心中始終有家有國,若是有干預到國家利益的,絕對要敬而遠之,控制自己心中的欲望。這是作為一個君主應該控制的,這大千世界,利益何嘗之多,你也同時要為自己考慮,為家人考慮,為朋友考慮……
若要治國,先得修身。你只有能學會拒絕那些會令自己迷失方向的東西,才能在掌握大權時輕松放棄有阻國家前程的利益。
這已是朕將死之言了,這大清的將來,都擔負在你和你爹身上了。若是你以后繼承大統,務必將朕今日的訓導銘記于心,好好發展國家社稷。這盛世,都靠你們啦!
寫給兒子十四歲的生日寄語
生日寄語-寫給兒子十四歲。
十五枝玉燭插在園園牌蛋糕上,閃著淡淡幽香亦靜靜動心的燭光,燭光里雖藏著幾張快樂的臉,卻也坦露著兒子純真歲月的十四年!十四年前的夏天到冬天,從聽你在你媽媽肚里拳打腳踢開始認識你,從而也塑造你,我們憧憬你可以無數次的翱翔藍天而凱旋人生,所以凱或璇成了你的不二名字,你選擇了凱為你的名字,你媽媽只好在家獨享女皇般的話語權領導權決定權了!后來啊,我想過璇為何要在凱字的后面?
1月7日的凌晨我在夢中,你媽媽在痛中都初聞你來臨的高揚哭聲,在哭聲過后我們四目相視而笑了,也沒忽略掉你那直到今天睡覺仍習慣的昴頭姿!兒子,也許你哭過之后笑了,也許你笑過之后還餓了,也許是你餓過之后又樂了,也許你樂過之后得想了,也許你想過之后就習慣這世界了。由此我覺得你的性格,你的未來在那一刻似乎是天注定的了吧,樂觀而沉靜,高傲而踏實,這兩組形容詞是我現在給的定義,也是你走出來的結果,知子莫若父吧!
曾記否?二歲時你就以粉筆在家的四周地上畫些圈兒做家,寫些字為家具,采些路人的目光作為你那個小家墻壁的圖片!曾記否?三歲時你穿著黃毛衣,戴著貝雷帽,趴在廠區的草地上,擺動你小小的笑臉,與你那時還算未來式的小姨爹一起留下的照片!曾記否?四歲時你是幼兒園中的舞林高手,中分的頭式下面是自信的神采,白白的襯衣領口打個招搖的領帶,漂亮的牛仔短褲里那小蠻腰也束上了皮帶,有了锃亮的皮鞋再加上與名為曲曲彎彎的小朋友一起走著像模像樣的舞步,你得到很多很多可愛的紅花與掌聲片片!曾記否?七歲時你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在你心中有了課堂這個概念,你養成了自覺學習亦認書為親的習慣至今未變!曾記否?八歲時你回到你籍貫所在地,名為仁壽的地方,第一次縱身跳入淺淺的小魚池還自以為英雄,你聚集了一幫比你大的小孩你來占山為王,占水作龍了,那幫孩子成了你一生的哥們兒!曾記否?九歲時你可以大膽的邀請來你家買東西的.外國人說hello,別人問你howoldareyou時你回答mynameiskai?你問whatisyouname時別人回答你mynameispeter后,你自己給自己命了個英國王儲一樣的名字查爾斯,后來你因此而曾在二個月前的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中至少做到了你校初賽第一的水平了!曾記否?十歲時你剪積著各種作文比賽的信息,寫下了那篇《月夜下的火星》發表在鄂東文學上,寫下那《含羞草》得到了兒童文學的一本紅色證書!曾記否?十一歲時你數學代老師不計功利的表揚你智不外露,似愚也前程似景吧,后來才在十二歲小學畢業時主動選校被動考從未接觸過的奧數時得90分左右的成就感和興奮勁吧!曾記否?十三歲你敢說在班主任面前說辭職不干學習委員,不想為大眾服務的驕傲表情吧?那時我給你說愛心是多么的重要,你沒有愛心何得別人愛你?何來社會愛你?何來你今后的多少遇難中求得別人的理解呢?
今天是你的生日,其實你不用記的那么多的,你今天的幸福是你媽媽的汗水在澆灌你,是你老師的笑容在鼓勵你,是你的同學的謙虛和我國幾千年文明的智慧在豐厚著你,是你年如一日的堅持記下生活學習以及讀書看報的點滴在改變著你!今天是你生日,明天你還得趕各種路,所以你在生日蛋糕上插上的是十五枝蠟燭!吹滅的是十四年的往事之塵!
下一篇:2024新年祝福語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