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仁義的名言
君子抱仁義,不懼天地傾。——王建
為己重者不仁,好廣積者不義。足恭者無禮,貪名者無智。——林逋照耀人的惟一的燈是理性,引導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在有信心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并不是兒戲。——羅曼·羅蘭
譽人而人亦譽之,則是自譽矣;毀人而人亦毀之,則是自毀也。自譽,仁之賊也,自毀,義之賊也。——姚瑩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三木清
仁義莫交財,交財仁義絕。——梁章鉅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禮記·大學良心這玩意兒使人變膽怯。想做小偷,害怕譴責。想謾罵、中傷又怕叱責。……良心是在人內心造反的最怕寂寞的家伙。——莎士比亞
仁義為友,道德為師。——史襄哉
對于道德的實踐來說,最好的觀眾就是人們自己的良心。——西塞羅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孔丘
世界上還有些國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類的良心。——羅曼·羅蘭
行大義然后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親也。——孔子
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國志·魏志·何晏傳》
義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劉向
關于仁義的作文
做人要有仁義的意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仁義的作文,歡迎參考閱讀!
仁義的作文1
考完試了,真的好開心。不管戰績如何,都已成為了歷史,至于成績的好壞,哪是下星期的事了。
這兩天為了應付考試,忙得焦頭爛額,終于解放了!!!今日閑來無事,拜讀了語文老夫子推薦的《讀者》一書,感觸頗深。我始終相信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要想能夠呼風喚雨,左右逢源,就必須有一套再適用不過的手段。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杰也”以鄙人拙見,被兩千多年來成為“孔圣人”的孔老夫子和“亞圣”孟子卻稱不上能夠識時務之人。此二人出生于春秋戰國的亂世時期,諸侯爭霸,戰亂不休,這等亂世,理應仿效孫武,蘇秦等人。學些安邦定國,圖霸天下的本事,只有文可安邦,武可定國的本事,方可揚名于諸侯,拜將封侯。而老夫子卻不識時務,在這諸侯割據的時代,傳播“仁義”學說,仁義之事固然是我國千百年來的民族精神,但在戰爭頻繁的年代里,諸侯只想著稱霸或吞并其他國家,如何會認同孔老夫子的學說,有仁義可言?如有仁義,秦王安能統一六國?安能成為這千古第一帝?雖然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讓孔老夫子受到了兩千多年來世人的膜拜,其講學陶冶了千百年來人們的思想,本人也萬古流芳,名垂青史,但其生前何等悲涼,不遠千里到各國講學,卻處處不得志,碰一鼻子灰,連晚年的生活都靠弟子子貢周濟。悲哉!反之,鄒衍,蘇秦便是戰國時期最風光之人,為何?只為鄒衍講的是陰陽玄妙之術,各國君主聽了覺得高深莫測,幾乎把他奉若神明。蘇秦講的是攻伐之道,正是諸侯們安邦自保或圖霸天下所需要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順應歷史潮流,學一些切合實際,對當前時事有較大用處之本事,方是明智之舉。
適者生存,當今社會就業困難,要想在當今社會有一席之地,就應學會一技之長。我們這代的競爭會更加厲害,現在不刻苦學習,更待何時?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
仁義的作文2
提起關羽,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多人都在心里敬仰他。當然我這個癡迷于《三國》的人,也是打心眼里敬佩他。哦,我聽到你問了,是怎樣喜歡關羽的。別急,聽我慢慢講來:我是從《三國》的其中三回悟出了關羽的性格從而喜歡上關羽的。
從《三國》的第五回(溫酒斬華雄)中悟出了關羽“神速”的作戰風格,書曰:“其人身長九尺,丹鳳眼,臥蠶眉,迎戰華雄也,眼間,手起刀落,關公已提華雄首級提入帳營中矣。”不僅如此,還悟出了他不夸大功勞,而且不狂妄,書曰:“關公提華雄首級來到營中,曰:“吾此將華雄斬于馬下,只將首級提來,小弟束是無能。”關羽是多么謙虛啊,這對于我的學習也受益匪淺。關羽的第一次戰斗出場便在我的腦海中定了一格。
還從《三國》的第二十八回(古城相聚)中悟出了關羽精忠報國的精神,雖然在魏國吃香喝辣,但他始終不忘自己的國家,在孫乾的勸告之下,關羽回國的決心更大,于是他帶著孫乾保二嫂赤兔行千里向汝南進發。經過幾番周折,終于到了蜀國,碰見了多月不見的張飛,書曰:“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只見張飛熱淚滾滾,興奮至極。”關羽是多么忠厚啊,他既能身在曹營卻不忘桃園三結義。他是多么赤心報國啊。他的作風對我們也受益終生,于是關羽這個勇謀大將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又攀升了一格。
也從《三國》的第五十回(義釋曹操)中悟出了關羽仁義的精神,雖然曹操是自己的敵人,但關羽把曹操的位置放的很重。在關羽詐降到魏國時,曹操為了留住他,日日大型款待,關羽的赤兔馬,便是曹操所贈送的。后來,關羽雖然回國了。但他也很仁義,不忘曹操所贈送的每一件物品。所以,當曹操敗走華容道時,關羽這個仁義漢,放過了曹操。這就等于放虎歸山啊,可是關羽這個仁義將,就是白白將虎歸了山。有些人說:“關羽真是個愚蠢的大將。”我卻極不認同這種說法,雖然三國相爭,拼殺各不相讓。但總是一個世界啊,我想:劉備也該在心里高興,因為有了一個仁義的大將,他都能對敵人仁義如親,還愁對義哥不仁嗎??讀到這,關羽這個忠義大將在我心中的位置徹底攀升到了頂層。
關公這個有膽有識、赤膽忠心的將軍,他忠心耿耿、殉節報國的精神,感動著無數人。在這里,我想說一聲:“關公,你的英雄形象會被無數人所傾佩的.!!”
仁義的作文3
“唐宗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之家”。《書劍恩仇錄》一書打響,“金庸”作為一個神話由此誕生。金庸作為近代最為著名的武俠大家,仍然本著“藝精靠磨煉”的道理作文做人。他的大半生都是在武俠小說中度過的,隨書中的人物一起涉險江湖,獨霸武林。他雖然文章情節寫得波濤洶涌,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但他的性格卻只是平靜如一杯水。
他的得意之作《射雕英雄傳》中,刻畫人物各有性格,獨成一體。即使他們屢逢兇險,屢遭奇遇,但表達的仍是一個人生價值觀:做好人,做好事,勤奮努力,不強求,上天自有安排。金庸筆下的文章離奇曲折,武俠奇遇歷險共冶一爐。忠厚仁義的郭靖一邊對楊康不離不棄,一邊和俏黃蓉上演著血色江湖中的愛情故事,一邊又行走武林,對師傅洪七公等,盡忠盡孝;對兄弟楊康等,仁至義盡;對愛人黃蓉,柔情似水,即使再危險,也要對身邊的每一個人盡職盡責。金庸筆下的江湖早已灰飛煙滅,但正直仁義的性格卻能永恒。
《三俠劍》一書中,情節更是扣人心弦,足見金庸先生文筆嫻熟。在這部小說中,圣英的平淡仁義、飛天玉虎蔣伯方的豪爽急躁,詼諧老人張平化的義薄云天,賈銘的幽默可愛。即使在兇險迭出的武林中,每個人依然能保持獨立性格。圣英步步小心、寸寸留意、招招謹慎,而蔣伯方卻能“藝高人膽大”的笑傲江湖,沒什么能耐的賈銘卻能大大咧咧行走其間,分外緊張時,他和所謂的“干巴雞楊鄉武仍能成為大家的開心果。
金庸先生創造了武俠小說的奇跡,為我們送出一幕又一幕的片段,這種藝術上的成功正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仁義的作文4
如果說一個人不仁不義,必定是貶斥他人格的低劣和道德的敗壞。自古以來,圣人賢士都以仁義來嚴格律己,孟軻“舍生取義”,譚嗣同“殺身成仁”,他們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來詮釋“仁義”二字,可見,這如千斤巨石之重的兩個字是支撐人的兩塊基石,做人,就要做仁義之人。
“仁”是大圣人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孟子對仁的理解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那么何謂惻隱之心?如果你看到東風無力百花殘,原本絢爛的事物在一個濕冷的夜在記憶中離去,只剩滿地殘破的軀體,你是否心中有所觸動,戚戚然若有所失;
如果你看到有人衣衫襤褸,眼神因為饑餓而黯然無光,雙眸深深地凹陷,你是否頓生憐憫,不禁要伸出援手,如此,就是惻隱之心在暗中慫恿,而人之為人,是不可離了這顆惻隱之心的。沒有惻隱之心,也就無所謂“仁”,人,就成了高山上無法融化的永久冰雪,冷漠代替了熱心,社會也就永遠處于冰凍狀態,沒有情感,沒有光明,沒有溫暖,試問這樣的世界怎么會惹人留戀?都言“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既然人是人,而非草木,就應當胸懷仁心,讓人間有情。
“義”的本義是“儀”,中國人習慣于以平衡的原則來處世,所以也把“正義”作為行為的準則之一。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何謂羞惡之心?《詩經》有言:“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所以人之為人,要懂羞惡,顧廉恥。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也正是指的這一點。可是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是能抵抗誘惑肯堅持自我,做到為人有“義”的?今年四月震驚全國的邯鄲農行金庫特大盜竊案結案,金庫被盜款數達5100萬之多,然而犯罪嫌疑人初起貪念是為了買彩票,小中了幾次之后就頻頻向金庫伸出黑手,而這兩個人竟都是該銀行現金管理中心管庫員,難怪結案后街巷老人要連罵他們“不顧廉恥”了。義,應當成為做人的根本立足點和價值取向,這也是我國傳統道德文化積淀的精蘊。
仁和義向來是相輔相成,形影不離的,作為儒家文化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人生理想,它不僅是這千年的回音,也要成為當今社會中人們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堅持仁義,做仁義之人,才能成就坦蕩蕩凜然大丈夫,才能使人格升華,社會才有桃源之和諧。
關于仁義的作文800字(通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仁義的作文800字(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仁義的作文1
大張小張家,世代都是農民。家里也比較窮。當村里較為富裕的人家都蓋起了漂亮的樓房時,他們家還住在土房里。父母主要靠種地為生,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緊巴巴。那年,大張考上西安一所重點大學,一家人在高興之余,著實為供大張上學的事情犯難。坐在一起商量,開學就要上高中的弟弟小張首先開了言。他說自己從小就學習一般,看來也不是上大學的料。他愿意出門打工和父親一起供哥哥上學。哥哥大張當時雖然心存內疚,但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先這樣辦。
就這樣,弟弟放棄了上高中上大學的機會,初中畢業后早早就步入社會,到建筑工地當小工。掙下的工資他一分錢都不亂花,全部交給父親資助哥哥上學。此間,也曾有人對他說:“你這樣癡心地供你哥上學,傻呀!就是你哥記著你的好,但將來有嫂子管著,你能得到回報嗎?”可不管別人怎么說,小張都不為所動。他想,既然是一家人就應該多奉獻,少索取。為了自己家人做事理所當然,怎么能求回報呢。在哥哥上大學的四年間,父親也沒閑著。他除操勞地里的農活,照顧常年身體不好的妻子外,農閑時間幾乎天天出門做小生意。賣雞蛋,收廢舊塑料,只要能掙錢,什么都干。就這樣,一家人齊心協力艱難地供哥哥大張到大學畢業。
大學畢業后,為了謀得一份收入較高的工作,哥哥大張遠走他鄉在南方一家金融機構就業。憑著農家子弟能吃苦的精神,他年年被評為先進,幾年后每月就有七八千元的穩定收入。自己生活好過了,他沒有忘記幾年間為自己做出犧牲的弟弟。每當想到弟弟為了自己在工地上天天汗流浹背地勞作時,他心都在流淚。他發誓要回報弟弟,改變弟弟的現狀。回家后,征得父母親的同意,他好說歹說地把弟弟從建筑工地上拖回來,送進了一家高等職業學校學習水電安裝技術。學制三年,三年間他包下了弟弟學習生活的全部費用。弟弟畢業后,由于學的專業對路,弟弟沒費什么勁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現在日工資三四百元,也不比大張少多少。
就這樣又過去了若干年,哥哥大張在廣州貸款買了房,買了車,并且結婚成家。弟弟小張日子過得也不錯,在縣城里買了房,還娶了妻子,家里原有的土房也早已被漂亮的樓房所代替。屋里有自來水,有燃氣灶,有洗澡設施,有空調,家用電器更是一樣都不少。兄弟倆爭著掏錢,讓父母這幾年逛了不少地方。父母親深深地為他們生養的兩個兒子自豪。鄉親們也都為大張小張這仁義哥倆的事跡所感動,將他們作為活教材,來教育自己的后代。
仁義的作文2
仁義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仁義是每一個人都應有的良好品質,仁義就在我們的身旁。今年的暑假,我就關注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明朝人。我剛聽到書名的時候,感覺不好看,但是當我看到書面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被那副帶有英雄豪氣的畫面深深吸引住了,從此我就認真地讀了起來。
《水滸傳》里有許多令人敬仰的人物,如張飛、關羽、孔明等。但最令我敬佩的人,那還要數關羽了,因為他特別重情義,講仁義!
記得那次,曹操發兵二十萬攻打劉備,關羽拼死堅守,但靠孤軍奮戰也是不行的,曹操還是攻破了徐州,劉備匹馬投奔了青州袁紹,張飛也中計敗走芒殤山,劉備的家眷和關羽被曹軍重重包圍,曹操勸其投降,關羽提出了三個條件:【第1句】:我只向漢帝投降,決不屈服于曹操;【第2句】:兩個嫂嫂那里,請撥皇叔的俸祿贍養;【第3句】:只要我知道皇叔的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也都要去投奔他。這三缺一,關羽就決不投降!曹操一心只為招降關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答應了。于是關羽就開始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生活。這難道不叫做“仁義”嗎?你看,關羽寧可死,也不愿投降自己的敵人,當今社會上像關羽這樣的人簡直太少了,甚至沒有。我想如果我是關羽的話,在當時無奈的情景下,一定也會投降于曹操的。而關羽則不,他還記得當年在桃園發過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報國安民!這就叫做“忠義”吧。雖然關羽暫時安身于曹營,但身在曹營的關羽卻時時刻刻不忘故主劉備,我認為這也應該叫做“仁義”。當關羽打聽到劉備的去處時,就想去找劉玄德,可曹操不惜讓這么一員良將如此走掉,就越發對關羽好,先是送給了關羽許多金銀珠寶,又贈了一件戰袍,接著又送給關羽一匹好馬。關羽雖很想念劉備,但也被曹操的一番深情所打動,決定報答曹操,于是就幫助曹操斬袁紹兩位大將。我認為這更叫“仁義”。當關羽報答完曹操大恩之后,就去找劉備,但曹操設下種種阻攔,可關羽為了兄弟情義,毫不畏懼,過五關,斬六將,這也叫“仁義”。當時曹操敗走華容道,被關羽圍得水泄不通,但關羽又想起在曹營時曹操待他不薄,又顧念舊情,就又把曹操放了,這也叫“仁義”。當時吳國為奪回荊州,周瑜被氣死,吳蜀之間的怨恨更加深重。這時吳國魯肅居然宴請關公赴會。面對東吳擺下的鴻門宴,關云長卻是不動聲色,單刀赴會。這叫做“忠勇”。
有一次,關羽在與曹操奮力抗戰的過程中中了箭毒,關平請來華佗為他父療傷,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而關云長卻談笑著與馬良下棋,另一只手還拿著雞肉。華佗拿出一把尖刀,讓隨從在一旁接血。華佗先割開關羽手臂上的皮肉,一直割到見得到骨頭,只見骨頭已經發青,華佗用刀刮著骨頭上的毒素,發出“沙沙”的響聲,帳上帳下的人都掩面失色,關公卻一邊喝酒吃肉,一邊笑著下棋,臉上不見一點痛苦的神色。不一會兒,血就流了一大盆。華佗刮盡關公骨頭上的毒,就敷上藥,再用線將皮肉在縫起來。手術剛做完,關羽就大笑著站起來,還伸了伸手臂,說:“手臂伸舒想過去一樣,不痛了。先生真是神醫啊!”從這里可以看出關羽是何等的英勇!如果是我們,早已嚇得昏了過去,而且那時候沒有麻醉人的藥,把骨頭刮出來那得有多疼啊!而關羽還能談笑風生,顯得如此輕松,我真是自愧不如呀!
“義”這個字可真奇妙,雖然只有三筆,但里面所包含的意思卻深奧的不得了。關羽就配得上“義”這個字。因為他特別仁義、忠義,還很忠勇。這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真是受益匪淺吶!
仁義的作文3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展中。《中國好家風》向我們闡述了什么是“仁義禮智信。”
何謂仁?仁者,是指凡事多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漢宣帝時期的丙吉大度地原諒了他的車夫,車夫日后報答了他。“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應該取長補短,而不是嘲笑他人的短處,不是對他人的問題揪住不放。正是丙吉對車夫的`寬仁,才換來了車夫日后的報恩。
何謂義?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即為義。元朝初期,地主惡霸誣陷百姓造反,專使把他們的名字登記在冊,準備上報朝廷。劉濠為了拯救無辜百姓的性命,焚宅毀冊。在現今生活中,很多人也是舍小家為大家:在暴風雨中依然堅守崗位,為了城市交通暢通,指揮交通的警察叔叔;假日里不能和親人團聚的環衛工人,為了環境的美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還有那些有著最美背影的消防員叔叔們,為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義無反顧地沖入火場。
何謂禮?己彎腰則人高,敬人即為有禮。韓信之所以能夠為劉邦獻犬馬之勞,替他征戰多年、平定天下,是和劉邦以禮相待密不可分。待人以禮,源遠流長。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學禮,無以立。”待人以禮,禮在“禮節”,對于有才能的人要不計身份的去結交;禮在“禮貌”,對長輩、同輩、晚輩都要彬彬有禮;禮在“禮讓”,遇事要尊老愛幼,待人友善。
何謂智?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智。諸葛亮使用空城計騙過了司馬懿,不傷一兵一卒,智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諸葛亮臨危不懼,化解了一場危機,可以說,全憑他的智慧。他的智慧來源于日常的積累。我們如果也想像他一樣聰慧,平時就要多讀書,讀好書。
何謂信?誠實守信即為信。宋濂去拜訪老師,等到出門的時候天降大雪。為了準時赴約,他翻過大山來到了老師的住處。老師見此稱贊道:“像你這樣守信好學的年輕人,將來必成大器。”信是做人之根本,無信則無忠,不可立于世。只有言必行,行必果,才能立足當下。
“仁義禮智信”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遵守的準則。
仁義的作文4
提起關羽,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多人都在心里敬仰他。當然我這個癡迷于《三國》的人,也是打心眼里敬佩他。哦,我聽到你問了,是怎樣喜歡關羽的。別急,聽我慢慢講來:我是從《三國》的其中三回悟出了關羽的性格從而喜歡上關羽的。
從《三國》的第五回(溫酒斬華雄)中悟出了關羽“神速”的作戰風格,書曰:“其人身長九尺,丹鳳眼,臥蠶眉,迎戰華雄也,眼間,手起刀落,關公已提華雄首級提入帳營中矣。”不僅如此,還悟出了他不夸大功勞,而且不狂妄,書曰:“關公提華雄首級來到營中,曰:“吾此將華雄斬于馬下,只將首級提來,小弟束是無能。”關羽是多么謙虛啊,這對于我的學習也受益匪淺。關羽的第一次戰斗出場便在我的腦海中定了一格。
還從《三國》的第二十八回(古城相聚)中悟出了關羽精忠報國的精神,雖然在魏國吃香喝辣,但他始終不忘自己的國家,在孫乾的勸告之下,關羽回國的決心更大,于是他帶著孫乾保二嫂赤兔行千里向汝南進發。經過幾番周折,終于到了蜀國,碰見了多月不見的張飛,書曰:“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只見張飛熱淚滾滾,興奮至極。”關羽是多么忠厚啊,他既能身在曹營卻不忘桃園三結義。他是多么赤心報國啊。他的作風對我們也受益終生,于是關羽這個勇謀大將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又攀升了一格。
也從《三國》的第五十回(義釋曹操)中悟出了關羽仁義的精神,雖然曹操是自己的敵人,但關羽把曹操的位置放的很重。在關羽詐降到魏國時,曹操為了留住他,日日大型款待,關羽的赤兔馬,便是曹操所贈送的。后來,關羽雖然回國了。但他也很仁義,不忘曹操所贈送的每一件物品。所以,當曹操敗走華容道時,關羽這個仁義漢,放過了曹操。這就等于放虎歸山啊,可是關羽這個仁義將,就是白白將虎歸了山。有些人說:“關羽真是個愚蠢的大將。”我卻極不認同這種說法,雖然三國相爭,拼殺各不相讓。但總是一個世界啊,我想:劉備也該在心里高興,因為有了一個仁義的大將,他都能對敵人仁義如親,還愁對義哥不仁嗎??讀到這,關羽這個忠義大將在我心中的位置徹底攀升到了頂層。
關公這個有膽有識、赤膽忠心的將軍,他忠心耿耿、殉節報國的精神,感動著無數人。在這里,我想說一聲:“關公,你的英雄形象會被無數人所傾佩的!!”
仁義的作文5
提起“五常”,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古代的名人故事。唐太宗仁義布于四海,讓我們知道什么是“仁”;關云長“義薄云天”,讓我們知曉什么是“義”;花木蘭替父從軍,讓我們明白什么是“禮”;文與可“胸有成竹”,讓我們懂得什么是“智”;“千金難買季布一諾”,讓我們理解什么是“信”。而在這“五常”中,“仁”是最難做到的,可是在經典故事——仁義胡同中兩戶人家都做到了“仁”!讓我看見了一朵美麗的鮮花。
現在的仁義胡同在很久以前是兩家緊緊相鄰,并沒有路。一天倆家因地界發生了爭執,其中一家有人在京城做官,也有權勢,家人給做官的人寫信說明與鄰居發生了爭地界的事,想借助他的權勢解決此事。這位在外做官的人清廉而開明,更不會為了自己家中的私事仗勢欺人,于是他便在家中的信里附了一首詩,表明了他的態度:“千里捎書為一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功千古,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中接到此詩,也都明白了在外做官的主事人意見,并照此辦理。不僅不與對方爭執了,還主動讓出了三尺地界。俗話說:“爭者不足,讓者有余。”這家一讓,另一家也受到感動,家人一商議,應以謙讓和善為重,也主動讓出三尺寬的地方。這樣兩家就讓出了六尺寬的地方,怎么辦呢?這里正缺一條南北通道,于是就修建了一條胡同,不知是誰建議用“仁義”二字給胡同命名,幾百年來人們就這樣叫開了,一直到今天。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避免不了像這兩戶人家這樣的矛盾,但是我們的心中常懷著“仁義”凋謝的花朵也會重新綻放。人們之前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和與人為善,當發生爭執和摩擦時,退一步將會海闊天空,還可能和仁義胡同故事里一樣換取對方的尊重和友愛,換來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
做人要學會謙讓。謙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會謙讓并不在于年齡大小、貧富貴賤、無論是兄弟之間,還是朋友相處,謙讓都應該是大家執守的良好品格!
俗話說:“仁愛先從自己開始,公正則先從別人開始!”仁愛先從我開始,讓我們的世界充滿仁愛,少點爭執,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現在就開始出發吧!
寒風瑟瑟,可我渾身暖暖的,融融的。回首反思,我嗅到了仁愛的氣息,它在風雨中顯得格外醒目,猶如盛開在我們心中的一朵鮮花,正默默地迎風吐艷呢!
關于仁義的作文三篇
導語: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于仁義的作文三篇,歡迎借鑒!
【第1句】:做仁義之人
如果說一個人不仁不義,必定是貶斥他人格的低劣和道德的敗壞。自古以來,圣人賢士都以仁義來嚴格律己,孟軻“舍生取義”,譚嗣同“殺身成仁”,他們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來詮釋“仁義”二字,可見,這如千斤巨石之重的兩個字是支撐人的兩塊基石,做人,就要做仁義之人。
“仁”是大圣人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孟子對仁的理解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那么何謂惻隱之心?如果你看到東風無力百花殘,原本絢爛的事物在一個濕冷的夜在記憶中離去,只剩滿地殘破的軀體,你是否心中有所觸動,戚戚然若有所失;如果你看到有人衣衫襤褸,眼神因為饑餓而黯然無光,雙眸深深地凹陷,你是否頓生憐憫,不禁要伸出援手,如此,就是惻隱之心在暗中慫恿,而人之為人,是不可離了這顆惻隱之心的。沒有惻隱之心,也就無所謂“仁”,人,就成了高山上無法融化的永久冰雪,冷漠代替了熱心,社會也就永遠處于冰凍狀態,沒有情感,沒有光明,沒有溫暖,試問這樣的世界怎么會惹人留戀?都言“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既然人是人,而非草木,就應當胸懷仁心,讓人間有情。
“義”的本義是“儀”,中國人習慣于以平衡的原則來處世,所以也把“正義”作為行為的準則之一。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何謂羞惡之心?《詩經》有言:“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所以人之為人,要懂羞惡,顧廉恥。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也正是指的這一點。可是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是能抵抗誘惑肯堅持自我,做到為人有“義”的?今年四月震驚全國的邯鄲農行金庫特大盜竊案結案,金庫被盜款數達5100萬之多,然而犯罪嫌疑人初起貪念是為了買彩票,小中了幾次之后就頻頻向金庫伸出黑手,而這兩個人竟都是該銀行現金管理中心管庫員,難怪結案后街巷老人要連罵他們“不顧廉恥”了。義,應當成為做人的根本立足點和價值取向,這也是我國傳統道德文化積淀的精蘊。
仁和義向來是相輔相成,形影不離的,作為儒家文化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人生理想,它不僅是這千年的回音,也要成為當今社會中人們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堅持仁義,做仁義之人,才能成就坦蕩蕩凜然大丈夫,才能使人格升華,社會才有桃源之和諧。
【第2句】:仁義之我見
仁義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仁義是每一個人都應有的良好品質,仁義就在我們的身旁。今年的暑假,我就關注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明朝人。我剛聽到書名的時候,感覺不好看,但是當我看到書面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被那副帶有英雄豪氣的畫面深深吸引住了,從此我就認真地讀了起來。
《水滸傳》里有許多令人敬仰的人物,如張飛、關羽、孔明等。但最令我敬佩的人,那還要數關羽了,因為他特別重情義,講仁義!
記得那次,曹操發兵二十萬攻打劉備,關羽拼死堅守,但靠孤軍奮戰也是不行的,曹操還是攻破了徐州,劉備匹馬投奔了青州袁紹,張飛也中計敗走芒殤山,劉備的家眷和關羽被曹軍重重包圍,曹操勸其投降,關羽提出了三個條件:【第1句】:我只向漢帝投降,決不屈服于曹操;【第2句】:兩個嫂嫂那里,請撥皇叔的俸祿贍養;【第3句】:只要我知道皇叔的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也都要去投奔他。這三缺一,關羽就決不投降!曹操一心只為招降關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答應了。于是關羽就開始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生活。這難道不叫做“仁義”嗎?你看,關羽寧可死,也不愿投降自己的敵人,當今社會上像關羽這樣的人簡直太少了,甚至沒有。我想如果我是關羽的話,在當時無奈的情景下,一定也會投降于曹操的。而關羽則不,他還記得當年在桃園發過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報國安民!這就叫做“忠義”吧。雖然關羽暫時安身于曹營,但身在曹營的關羽卻時時刻刻不忘故主劉備,我認為這也應該叫做“仁義”。當關羽打聽到劉備的去處時,就想去找劉玄德,可曹操不惜讓這么一員良將如此走掉,就越發對關羽好,先是送給了關羽許多金銀珠寶,又贈了一件戰袍,接著又送給關羽一匹好馬。關羽雖很想念劉備,但也被曹操的一番深情所打動,決定報答曹操,于是就幫助曹操斬袁紹兩位大將。我認為這更叫“仁義”。當關羽報答完曹操大恩之后,就去找劉備,但曹操設下種種阻攔,可關羽為了兄弟情義,毫不畏懼,過五關,斬六將,這也叫“仁義”。當時曹操敗走華容道,被關羽圍得水泄不通,但關羽又想起在曹營時曹操待他不薄,又顧念舊情,就又把曹操放了,這也叫“仁義”。當時吳國為奪回荊州,周瑜被氣死,吳蜀之間的怨恨更加深重。這時吳國魯肅居然宴請關公赴會。面對東吳擺下的`鴻門宴,關云長卻是不動聲色,單刀赴會。這叫做“忠勇”。
有一次,關羽在與曹操奮力抗戰的過程中中了箭毒,關平請來華佗為他父療傷,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而關云長卻談笑著與馬良下棋,另一只手還拿著雞肉。華佗拿出一把尖刀,讓隨從在一旁接血。華佗先割開關羽手臂上的皮肉,一直割到見得到骨頭,只見骨頭已經發青,華佗用刀刮著骨頭上的毒素,發出“沙沙”的響聲,帳上帳下的人都掩面失色,關公卻一邊喝酒吃肉,一邊笑著下棋,臉上不見一點痛苦的神色。不一會兒,血就流了一大盆。華佗刮盡關公骨頭上的毒,就敷上藥,再用線將皮肉在縫起來。手術剛做完,關羽就大笑著站起來,還伸了伸手臂,說:“手臂伸舒想過去一樣,不痛了。先生真是神醫啊!”從這里可以看出關羽是何等的英勇!如果是我們,早已嚇得昏了過去,而且那時候沒有麻醉人的藥,把骨頭刮出來那得有多疼啊!而關羽還能談笑風生,顯得如此輕松,我真是自愧不如呀!
“義”這個字可真奇妙,雖然只有三筆,但里面所包含的意思卻深奧的不得了。關羽就配得上“義”這個字。因為他特別仁義、忠義,還很忠勇。這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真是受益匪淺吶!
【第3句】:仁義哥倆
大張小張家,世代都是農民。家里也比較窮。當村里較為富裕的人家都蓋起了漂亮的樓房時,他們家還住在土房里。父母主要靠種地為生,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緊巴巴。那年,大張考上西安一所重點大學,一家人在高興之余,著實為供大張上學的事情犯難。坐在一起商量,開學就要上高中的弟弟小張首先開了言。他說自己從小就學習一般,看來也不是上大學的料。他愿意出門打工和父親一起供哥哥上學。哥哥大張當時雖然心存內疚,但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先這樣辦。
就這樣,弟弟放棄了上高中上大學的機會,初中畢業后早早就步入社會,到建筑工地當小工。掙下的工資他一分錢都不亂花,全部交給父親資助哥哥上學。此間,也曾有人對他說:“你這樣癡心地供你哥上學,傻呀!就是你哥記著你的好,但將來有嫂子管著,你能得到回報嗎?”可不管別人怎么說,小張都不為所動。他想,既然是一家人就應該多奉獻,少索取。為了自己家人做事理所當然,怎么能求回報呢。在哥哥上大學的四年間,父親也沒閑著。他除操勞地里的農活,照顧常年身體不好的妻子外,農閑時間幾乎天天出門做小生意。賣雞蛋,收廢舊塑料,只要能掙錢,什么都干。就這樣,一家人齊心協力艱難地供哥哥大張到大學畢業。
大學畢業后,為了謀得一份收入較高的工作,哥哥大張遠走他鄉在南方一家金融機構就業。憑著農家子弟能吃苦的精神,他年年被評為先進,幾年后每月就有七八千元的穩定收入。自己生活好過了,他沒有忘記幾年間為自己做出犧牲的弟弟。每當想到弟弟為了自己在工地上天天汗流浹背地勞作時,他心都在流淚。他發誓要回報弟弟,改變弟弟的現狀。回家后,征得父母親的同意,他好說歹說地把弟弟從建筑工地上拖回來,送進了一家高等職業學校學習水電安裝技術。學制三年,三年間他包下了弟弟學習生活的全部費用。弟弟畢業后,由于學的專業對路,弟弟沒費什么勁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現在日工資三四百元,也不比大張少多少。
就這樣又過去了若干年,哥哥大張在廣州貸款買了房,買了車,并且結婚成家。弟弟小張日子過得也不錯,在縣城里買了房,還娶了妻子,家里原有的土房也早已被漂亮的樓房所代替。屋里有自來水,有燃氣灶,有洗澡設施,有空調,家用電器更是一樣都不少。兄弟倆爭著掏錢,讓父母這幾年逛了不少地方。父母親深深地為他們生養的兩個兒子自豪。鄉親們也都為大張小張這仁義哥倆的事跡所感動,將他們作為活教材,來教育自己的后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