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慢生活的散文
當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頹廢彷徨之中的時候,“慢生活”成為改變現狀的一種線索。不是一種流行,而是一種提供給心靈去感受的線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慢生活的散文,歡迎閱讀。
關于慢生活的散文1
是否曾經有過:一個人走在路上,靜靜地,數著路燈慢慢的往前走;是否曾經有過:一個人躺在草地上,哼著歌,數著天上的星星;是否曾經有過:一個人坐在教室里,呆呆地望著窗外,讓自己的心從久經的忙碌中安靜下來。
我愛慢生活。從慢中收獲心靈的沉淀,從慢中得到靈魂的升華。
一個人,一首歌,在這繁忙的季節中尋求一絲寧靜。
在以“數字”和“速度”為衡量指標的今天,少數人仍然保有快樂人生的能力生活。“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當然,工作重要,但閑暇也不能丟。大學生活也許是我們能享受慢生活的最佳時期,學會慢生活,才能慢慢的找出學習與工作的平衡支點。‘慢’是‘快’的基礎。
你只有習慣慢生活,才能夠快速找到定位,而不會迷失自己。記得大一結束的時候,導員問過我們這樣一個問題:用兩個詞來形容一下自己的大一生活,結果好多人都是用迷茫,混沌等一類的詞來形容。其實之所以大家迷茫就是因為太注重速度,而忘記了要慢下來才能更好的看清前方的路,找準自己的定位。
要慢下來,是因為“快”讓人錯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慢生活家”卡爾·霍諾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懶惰,而是讓速度的指標“撤退”,讓生活變得細致。這是相對于當前社會匆匆忙忙的快節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種生活方式,這里的“慢”是一種意境,一種回歸自然、輕松和諧的意境。讓我們靜下來細心想想,從早到晚,很多人都只是在教室、宿舍、食堂這三點間移動,雖然就只是這樣,但我們還是感覺到忙碌,所以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地也就感覺累了,乏了。享受慢生活不是讓我們放下手里的工作,而是從另一種更加成熟的角度去完成我們的任務。慢生活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
富蘭克林的:“實際那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對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還是至理名言。雖然現在我們大部分人還不具備慢生活的現實條件,但“慢生活”的價值理念可以并也應貫徹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當中去。未來是我們的,享受“慢”的境界,才能更好的享受屬于我們的未來世界。
中國當代學者林語堂,他崇尚“自由和淡泊”。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寫到“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優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他所追求的不只是慢生活,而是境界更高的慢靈魂。“慢”已不容置疑。“慢”的智慧需要我們去探尋。
“慢”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積極地奮斗,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是一種高智、隨性、細致從容的應對世界的方式。她只會讓你更高效,更優雅,更接近幸福。
關于慢生活的散文2
在說這幾個字的時候,明顯感到一種淡淡的.味道,不掙扎,不猙獰,不恐慌。慢慢生活,才能完全體味到其中或甜或咸或酸或辣的各種滋味。這無非是一種態度,一種難得的心境。
把有限而無盡的時間無限拉長,在自己的內心里,控制時間的長短及寬窄。看書,品茶,聽戲曲等,沉淀生活,放慢腳步。
在很早前聽到許飛的歌的時候,就被她的聲音深深吸引住,喜歡真的是一種毒藥,讓我束手無策的去迎接,并毫無怨言。不急不躁,仿佛是我前世就在追尋的感覺,突然的撞擊到我的心臟,一發不可收拾。
偶爾也能聽到一些快節奏的歌,可是始終不及慢歌來的喜歡,這是心態老化的表現么?也許吧,也許前世是個被發配邊疆的不得志的老人,或者是個整日畫好濃妝倚在窗口盼著夫君能回眸一眼卻始終沒有等到的妾侍,最后郁郁而去,終生都活在一天比一天更無望的遙遙無期里。
所以此生帶著對時間的徹骨絕望,對事事的茫然無視,只想能安然的慢慢生活。
也許在眾多層出不窮的歌聲里,她的聲音沒有很高的識別度,亦缺乏一定特色。可卻是我聽過的聲音里比較讓我容易記住的,不甜膩,不妖艷,不造作,不過分傷感,把慢表現到了某種境界。
常常會有些錯覺,對于時間,怨恨快樂太短,悲傷很多。把生活的天平失衡了,然后生活就難以恢復平靜了。羨慕那些會生活的人,可以把這道難題輕易的解答。
都說:慢工出細活。其實我不是個喜歡慢的人,不喜歡遲到的人,總感覺那是一種失禮,這應該算是一種的潔癖吧。看到做事比較慢的人也會忍不住想幫他們,心里的不滿卻常忍著,個人習慣不同,慢,出效率,盡管慢。
以前考試的時候,余光瞄到別人翻頁的時候心里就開始急躁的難以集中注意力,這快性子的毛病從小就被養成了,不管什么事,都不愿掉隊。然后在這種快的慌亂里把自己后路全封鎖,定只會是壞的結果。現在想來,卻感覺是一份嫉妒,一份害怕。
被固定的學習體制壓迫太久,熏陶出的快不過是粗淺和無效,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太過和生活去計較快慢了,就常常會遺忘簡單的快樂,最后追尋到的無非是一份莫大的空洞,并不能收獲到在慢中摩擦出的那份厚重而凝重的質感。
也許快是為了在不能預料的未來里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情,只管想要的結局,不管輕浮而淺薄的過程。快節奏的生活,總是我不喜歡的,也知道自己不能適應那簡單的一個“快”字。不知道為什么,在某些事情上,偏執的堅持著自己所堅持的,出奇的固執,任誰都無法勸阻。
總是不喜歡看快速的電影,甚至也不愿意一口氣把一部電視劇看完,好像是吃了很多食物全堆在胃里難以消化一樣。也曾聽說有人從來不會看電影,就因為無法接受它的快。要不是快的粗獷,怎襯托慢的細膩?襯托是一種低調的美德,可對比卻是一種高調到不能再極致的懲罰。
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找個無人的角落蹲坐著,或聽聽輕音樂,想著有人是在這些舒緩的音符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心靈旅程,想著曾萬分沉淪的過往在記憶里一點點的褪去顏色······音符們不慌不忙的從耳邊飛逝過,在腦中留下并不深刻的印跡,卻歷久彌新。生活,只能慢慢來,才能像這些輕快的音符一樣,活出自己真正的味道來。
關于慢生活的散文3
這個冬天,雨水多,天晴的日子少,不再象過去一樣東奔西跑了,安靜地守在家里,陪孩子做作業,復習功課,這就是我適應慢生活的開始。
我對慢生活的理解有三:一是沒必要趕時尚;二是平靜對待工作和家務;三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讓更多的人走到前面去。
先文案趕時尚,以染發洗發為例。近幾年,因為頭上的白發逐漸增多,意味著一天天變老,晚輩建議我染發,說染發之后要年輕幾歲,我打破了數十年的習慣——自然,樸素,順從晚輩染了幾次發。再就是最近因為手術切除了鼻部的"黑痣",為避免自己洗頭弄濕傷口去理發店洗頭三次。從現在起,我不想趕這個"時尚"了。曾經有人因為染發患上了嚴重的牛皮癬,我要避免染上這樣的毛病,首先就是自己動手洗頭,自己學會保養,爭取少些白發。即使有白發,也是自然現象,要坦然接受,沒必要煩惱,更沒必要花錢趕時尚,外在形象靠內在素質支撐,多到室外活動,強身健體,做到合理飲食,充足睡眠,心理平和,適應工作和家庭需要,適當交往,慢慢體驗生活的樂趣,才是良策。
工作和家庭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有一份工作,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既能維持個人生活需要,還能為家庭提供幫助,除了經濟上的貼補,還有事業上的追求,在工作場所與外界溝通,學會了待人處事,實現了自我價值。家庭因血緣關系和愛情親情而維系,因責任與義務而互相約束,更因付出,尊重,關愛而升華。處理好工作與家庭的關系,平靜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爭強好勝,只求內心無愧,日子平平淡淡地過,多一些快樂和甜蜜,少一些波折和苦澀,足矣!
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一些機會是自己爭取的,一些機會是別人給予的。在感恩他人給我機會的同時,我也要給其他人機會,如讓年輕人自己做主,勇敢地鍛煉,鼓勵他們走自己的路,不怕苦,不偷懶,建功立業。我們做得再好,只代表我們的過去。要消除代溝,適應新時代,就要虛心向年輕人學習,跟在年輕人后面慢跑……
慢生活不是拖后腿,而是按自己最適合的生活方式主動改變浮躁的生活狀態,過安穩的日子。在日新月異的競爭社會里,有些誘惑可以排除,有些競爭可以放棄,有些工具可以少用,有些東西可以不吃……選擇健康的、向上的、陽光的、友好的,足以豐滿我們的翅膀,提升我們的精神,展翅翱翔在蔚藍的天空下……
從前慢的散文
木心說: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現在,想念卻很短,你在天涯,我在海角,卻如咫尺之間。
父親說,一件白襯衫,一身軍綠色的服裝,就是那個年代最時尚的搭配。一首詩,一字一句的吟唱,是那時最浪漫的對白,所以在他們那個時代,如果你沒有一首可以拿出的詩,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讀書人。那個年代的他們,雖然沒有現在的經濟發達,也沒有那么高科技的網絡,但是他們卻有自己的娛樂方式。
對于現在的生活,大都來不及保存記憶,一場大雨過后就變得滿目琳瑯,找不到想要的結果。一列火車,一架飛機,把思念載到了天邊,剎那之后又回到原點。兜兜轉轉,總是覺得豐富的生活缺少一種說不出的回憶,可是無論怎么追逐,都會覺得模糊不清。
父親說:那時候的他們,想要看一場電影,就得走好遠的.路去鎮上的露天電影場地,而且必須自己要去占場地,找一個適合觀看電影的地方。雖然那時候的電影沒有現在的題材那么多,也沒有那么多的技術含量,但是卻仍然樂此不疲,能看一場電影,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
我常常在想,每個時代里的故事,為什么都那么美麗動人。后來我偶然在一篇文章里看到這樣一段文案:無論是什么時候,什么年代,我們都會忽略現在所擁有的,當擁有的失去之后才會開始懷念,無論誰都是一樣。所以新時代也好,舊時代也罷,所懷念的都是慢時光。
父母說,最大的懷念就是看山,看水,聽最慢的歌,寫最長的詩。時代最大的優點就是讓每一個人記住了過去,一滴水落地的聲音,一片葉搖曳的背影,都像曾經聽過的歌,走過的路,銘記于心。
我還記得很小的時候,還能看見郵差穿梭于大街小巷,舊舊的自行車吱吱啞啞發出聲響。只要遠遠的聽到自行車的聲音,人們就會站在門口遠遠地等待著郵差手里的信封,那些泛黃的信封里,承載著思念和期望。記得小學時老師問長大后的夢想是什么,我說要做一個郵差,他不僅使一個織夢著,還是一個路行者。可是現在,街角僅存的斑駁的綠色郵筒,在郵局翻新的時候也被拆了。
隨之而來的是大數據,信息化的新時代。無論你身處何處,只要打開數據就能夠像好友面對面一樣可以聊天,他能看到你所做的任何事,你也可以對他的一切了如指掌。一個名不見真傳的人,如果想要找到他,只要通過人肉搜索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把所有資料都弄齊全。
還記得過去,我們獲取信息只能夠通過報紙,廣播才能了解,然而了解到的也只能是粗淺的大概事件,具體情況也無從知曉。而現在,一個事件發生之后,不出幾小時就會傳遍各大網絡,只要認識字,玩手機的人都會在第一時間知曉。
綠皮火車的速度也變快了,高鐵幾乎替代了哐哐作響的綠皮火車,一天的路程也縮短成了幾個小時。就連父輩想都不敢想的網購,在短短幾年里迅速發展,成為了新一代人的時尚名詞。你可以不用手機,但是你不可以不知道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
新時代就是那么快,無論行動還是工作,都要求快到極致,生活也快的像外賣一樣。但無論怎樣快,過去的當作回憶就好,現在的時光一定要把握好,一定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千萬不要被時代淘汰。
慢男人散文
在一個略帶著點斜陽的冬日黃昏,我的筆尖頭一扎,了無聲息地歪躺在了水泥路面上,得了暫時性休克癥。差一點,我也就暈了過去,凍得人手毛腳躁,來不及細看較我嚴重的筆尖,只是心里頗惦記著這事。
今日,有幸到街上閑轉,就去了當初買這筆的小商鋪。商鋪依舊,里面擺滿了各種零碎日用品,看不出生意是好是壞,雖聽說今年的生意多不好做,經濟蕭條。
商鋪的'主人換了,是個略微顯胖的中年男人,或許,他是老板娘的男人。我這樣一面瞎猜想著,一面對他說:“老板,我需要一只筆尖,頂好的。”他不緊不慢地從角落里走了過來,低著眉。“什么樣的筆尖?”他問道。或許,是受了他的影響,我也慢悠悠地從包里往出掏筆,一邊掏,一邊打聽價錢。待筆遞過去的時候,我以為他會瞄上一眼,然后還我。啊!他,簡直是太奇怪了!沒有立馬將筆遞還給我,而是轉身拿出一把鑷子,噌地一下,拔牙似的拔出了筆尖,爾后又不聲不響地鑲好新的筆尖。此刻,筆像是新換過牙的孩子,躺在了我的手心上。我一瞧,筆尖貌似長或大了點,就自言自語地說給自己聽,像是不太滿意。不過,我的嘀咕聲,仿佛是被店老板捕捉到了。“沒事,寫著寫著,就好了,”他說,臉上依舊沒有表情,仍低著眉。“還要一瓶墨水,藍黑的,老板,”我對他說。出乎意料的是,他取來了一個小小六邊形的墨水瓶,看上去蠻可愛,然而卻是碳素的。擰開瓶蓋一瞧,我就頗納悶了,驚嘆道:“黑的呀!”他,沒有常人的因為記性不好而不好意思或尷尬,只是提起墨水瓶,朝盒子的側面瞄了一眼,然后又去換了一瓶,臉上依然沒有多余的表情。后來,我要走了,他像是記起了什么似的,問我道:“筆尖好嗎?”我微微一笑說:“沒想到,你挑的筆尖還蠻好呢!”
出了小商鋪,我說這人還真是慢性子,弟弟接著告訴我,說店老板是中學老師,我覺應該是了,只是我上學時并未見過罷了。
忽然又記起,我的周圍應該還有這樣一個人,他也是慢慢的一個男人,氣質飽滿。這個人曾經是大學里的一位老師,退休后就開起了書店,記得他的店里有許多外文著作。而他本人雖擁有一個鱗次櫛比的書店,卻好像意不在賣買的好壞,而是養了一缸金魚,置于書店中,一面看書閱讀,一面欣賞游魚擺尾,自得其樂。
或許,像店老板一樣的人,初面覺得癡,細一想,卻又覺得可愛可敬。他慢,可就是那點慢,成就了一顆心,一個人,使他看明白了許多事。
慢節奏生活散文
慢節奏,慢生活應該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把工作、吃飯、休息、勞動都看成一種享受。本文為大家整理了慢節奏生活散文,僅供參考!
篇1:慢節奏生活散文
我們身處一個浮躁的社會當中,所以我們每天基本過著很忙的生活,忙忙碌碌,爭分奪秒的生活節奏無時不在影響著我們,但是我們有必要為了創造美好的生活,而讓自己犧牲掉那么多的自由去過著那段匆忙急迫的時光嗎?
或許,我們都不知道,每天一睡醒追趕著時間奔跑,忙碌的日子里總是陪伴著工作、學習的身影,有時候忙得連喝口茶的時間都沒有;生活,何必太快,慢下來才有另一番滋味。讓我們急匆匆的腳步慢下來,過我們所想要的生活節奏,有時候一些日常小事,也能觸動我們的內心最深處,讓靈魂得以凈化;生活,因慢而美,小到生活的一粒塵埃,大到整個宇宙萬物,慢下來,我們才有時間去感受那些美好的事物,才有機會去欣賞沿途的風景,不錯過,更不放過生活的每個角落,細嚼品味人生的味道。
每天看著日升日落,沿途經過車來車往急匆匆的城市,此時內心就不免感傷,哀嘆時間過得太快,還沒能來得及好好珍惜就已經失去,可笑自己的無能為力,卻不能改變這一切。是的,這個世界,過得最快的是時間,青春易逝,容顏自然變老,別等到我們老了,再去悔恨曾經的那些日子的無力,別再去流那些傷感的眼淚,那樣做只是徒勞,悲上加悲而已。
我們現在的生活過的這么匆忙,終究歸于社會的“功勞”,發展腳步太快,信息化時代更新不斷,以致于我們在追逐過程中漸漸迷失了自我,然而還是不顧一切,哪怕不折手段,也要達到目的地亦或完成某件大事;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也不少,但是有時為之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實在是不值得,還不如看開,想透徹,過自己自己想要的日子更為實際些,云淡風輕,慢下來看天上云卷云舒,未嘗不是一種美妙的滋味。
生活不易,我們更要學會享受自己的人生,時光易逝,歲月不饒人,偷得余生半日閑,當我們慢下來,才會發現生活的美,享受生活的樂趣,體驗另一種燦爛的生活!
我們都會慢慢變老,這一點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是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不必要快節奏地活著,慢下來的日子說不定也會收獲另一番精彩,這樣也許到我們老了,還可以這樣欣慰地對他人說,“我這輩子沒白活,慢下來的生活,別有一番滋味”。
篇2:慢節奏生活散文
匆匆忙忙。
不停地奔波于生活中的腳步聲總是急促地響在耳畔。快節奏演變為生活的主題。
于是,在匆忙間,少了那些平靜的生活,少了那些自由對話的空間,也少了認真思考的時間,對于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也僅僅只存在于短暫的記憶中,過后就自動刪除。
然而,那些悠閑的情景總會讓自己的心里泛起陣陣地漣漪。
同行的公車上,熙熙攘攘,嘈雜的聲音一波又一波地擴散。對于癡迷于手中自己喜愛的書的`小男孩來說,絲毫沒有影響,雙眼緊緊地鎖在字幕中,透過他臉上時不時出現的笑容,就會明白他的專注。安靜地,不受外界所干擾。這就是慢生活的寫照。
咖啡館里,落地窗邊的那個女孩,眼神正在來往的人群中搜索,是在找自己要等的人嗎?最后,才發現她的眼神停留在路邊的一棵樹上,專注地在思考,也許是在想最近所發生的事情,或許是在想自己所要等的人。最后見她,拿起手中的咖啡,慢慢地品,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完,起身,離開,一臉地平靜。
廚房里,她認真地在洗菜,一次次地濾過水,放平,均勻地切碎,裝盤,開火,放油,炒菜,每一個過程,都是細致而充滿快樂。
紅綠燈前,阿姨正想闖紅燈穿過馬路,只見,叔叔緊緊地拉住她的手,往后撤一步,等所有奔走的車輛安全通過,他們才不慌不忙地走過,路過他們時,才發現彼此的笑容都是溫暖而平靜,沒有嗔怪,只有相互依靠的那份平實的暖意。
生活里,這樣平淡不驚地場景,總會讓快節奏的生活匆匆忙忙地腳步變得平緩下來,帶著一顆會思考的心,讓簡單的生活充滿快樂。
慢生活,也只是讓人生在快速地切換頻道時,留下自己簡單的回憶。
溫暖而真實。
上一篇:關于失誤的名人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