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的名言警句大全
【第15句】:特患業(yè)之不精耳。
【第16句】: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
【第17句】: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于物,忍劇則不擾于事,忍撓則不折于勢,忍窮則不茍于進(jìn),故曰,必有忍乃有濟(jì)。
【第18句】:受挫受辱之時,務(wù)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第19句】: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第20句】:人生莫懼少年貧。
【第21句】: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第22句】:人必誠,然后業(yè)可大可久。
【第23句】: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第24句】: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wù)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
【第25句】: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第26句】: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
【第27句】:尖酸語稱快一時,當(dāng)之者終身怨恨。
【第28句】: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第29句】: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zhì)。
【第30句】: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qiáng)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第31句】: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
【第32句】:家和則福自生。
【第33句】:溺愛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貴。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jié)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
【第34句】: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第35句】: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為愚也。
【第36句】: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第37句】:盛世創(chuàng)業(yè)之英雄,以襟懷豁達(dá)為第一義。
【第38句】: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第39句】: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的習(xí)勤勞為第一義,謙謹(jǐn)為第二義。
勞則不佚,謙者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
【第40句】:智慧愈苦而愈明。
【第41句】: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dāng),用意不如平心。
【第42句】:學(xué)而廢者,不若不學(xué)而廢者。學(xué)而廢者恃學(xué)而有驕,驕必辱。
不學(xué)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于人謂之暴,才多于人謂之妖。
【第43句】: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第44句】: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第45句】:君子多思不若養(yǎng)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
【第46句】:須先立堅(jiān)卓之志。
【第47句】: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
【第48句】: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第49句】: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jiān),則可變?nèi)釣閯偅磺鍎t易刻,惟襟懷閑遠(yuǎn),則可化刻為厚。
【第50句】: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
【第51句】:得失有定數(shù),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yīng)有。
安然則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
【第52句】:無好小利。
【第53句】: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開端。
【第54句】: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第55句】: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
【第56句】: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
【第57句】:久視則熟字不識,注視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過思者迷正應(yīng)。
【第58句】:常常提其朝氣為要。
【第59句】: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guī)其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