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究天人道兼仙釋》閱讀答案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體中,因為顧、黃、王的名頭實在太響,以至其他許多人的思想、活動往往被研究者忽略,譬如傅山就是這樣一個人。
傅山一生值得稱道的有三件大事:早年作為山西學生領袖,為昭雪平反袁繼咸冤案,反對宦黨暴政,領導全省諸生進京請愿,名震全國;中年從事秘密反清活動20余年,曾被捕下獄,備受折磨,抗詞不屈,終于獲釋;晚年主要從事著述,與昆山顧炎武、容城孫逢奇、富平李因篤、周至李颙、和川戴務旃、彭城閻爾梅、長州尤西堂、番禺屈大均、吳江潘次耕等大批在野文人學者和當時尚未仕清的秀水朱彝尊、新城王士禎、太原閻若璩等思想文化界名流相往還。
清政權穩定后,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下詔開博學鴻詞科考試,以籠絡各地有影響的漢族士紳。大學士李霨等推薦了71人,在這批被推薦者中就有傅山。但傅山寧愿鄉居,以著述授徒自樂,不愿為清政府效力,遂以老病請辭,并作《病極待死》一詩,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跡??滴醯蹖⑺型泄收堔o奏折一律駁回,明令各地督撫將被薦人員“作速起送來京”。山西地方官不斷登門,陽曲知縣戴夢熊并備豪華轎子護送,逼傅山上道。到京后,傅山以“病噎不食”、身體欠安為由,養病于崇文門外園教寺??滴踉诒:偷蠲嬖嚥W鴻儒,授予彭孫遹、朱尊彝等50人侍讀、侍講、編修、檢討等各種官職。傅山雖未參加面試,但仍奉康熙諭旨“傅山文學素著,念其年邁,特受內閣中書,著地方官存問”?;剜l之后,傅山布衣氈帽,自稱為“民”。
作為17世紀中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之一,傅山深受反理學思潮的影響,以“異端”自命,對古代一些主要哲學命題進行了認真探究,加以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對理學的批評中,他著重批判了理學的形而上學傾向和空談義理弊端,闡述了自己的辯證思維和學以致用的觀點。他認為,治學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致用,即研究天道或自然規律的目的在于為我所用并造福于社會。在天人關系上,他很重視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反對消極被動的觀念,繼承和發展了荀子關于天人關系的思想觀點,既承認天人之間的本質區別,又肯定天人之間的必然聯系,將天人關系辯證地統一起來,主張為人在自然界找到合理的位置。傅山還認為,明體就是明理,理不明則體不清,明理是為更好地指導現實活動。此外,他還斥責奴儒、奴君子,主張“掃蕩奴性”,提倡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對禁欲主義和父母包辦婚姻,堅持“非圣人能王”的平等觀念,倡行國民治國的理想社會。其諸子學研究同樣堪稱于世,侯外廬曾有評價:“如果說顧炎武考證音韻學是后來王國維的老師,則我們有理由說傅山的子學研究是后來章炳麟的先行者。”
傅山在醫學方面也頗有貢獻,醫學成果豐碩,傳世之作有《醫藥略論》、《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訣》等,其中尤以《傅青主女科》最著名,為后世中醫婦科必備之書。他還特別重醫德,薄財利,一生身體力行,實踐“醫王救濟本旨”,不分貴賤,一視同仁,有時甚或免費給窮人治療。全祖望在《陽曲傅先生事略》中曾如此描述:“避居遠村,惟以醫術活人。求方者戶常滿,貴賤一視之,從不見有倦容。”傅山在書法、繪畫等領域也領一時之風騷。其漢隸以蔡邕為法,真書以顏真卿為范,采眾家之長,獨辟蹊徑,其中篆、隸、真、行、草諸體皆備,榜書小楷,各盡其妙,以豪邁剛勁、雄健有力著稱,其作品流傳于世者甚多。他的書法聲譽極高,比其年長20歲的大書家黃道周稱傅之書法為“晉唐以下第一家”。他的繪畫流傳下來的較少,多為博物館和私家收藏,其作品別出心裁、蘊意深刻、意境開闊、獨樹一幟。
由于傅山在哲學、醫學和書畫藝術等方面成就卓越,其在文學方面的貢獻則往往被人忽略。事實上,傅山在文學理論和文藝批評領域或詩、文理論方面,亦是上承李贄、公安派和竟陵派,下啟葉燮、袁枚,成就堪與同時代顧、黃、王并駕齊驅。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體中,顧炎武、黃宗羲等人是后世學者的重點研究對象,許多如傅山一樣的人被忽略掉了。
B.傅山早年因為是陜西學生領袖,所以反對宦黨暴政,領導了全省諸生進京請愿的運動,為袁繼成冤案昭雪平反,最終名震全國。
C.傅山早年對古代一些主要哲學命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加以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以“異端”自命,顯示了他深受反理學思潮的影響。
D.傅山從事秘密反清活動,作《病極待死》一詩,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跡,后受康熙感化,和彭孫遹、朱尊彝等人一樣接受了康熙諭旨“特受內閣中書,著地方官存問”。
E.傅山在哲學、醫學、書法等諸多方面成就卓著,作者借侯外廬之口對他作出了高度評價,認為他可以和顧炎武并駕齊驅。
(2)清政權穩定后,傅山的哪些行為表現了他對明王朝的忠貞?請概括回答。(6分)
(3)傅山作為當時反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學思想具有哪些基本內涵?(6分)
(4)有評論家用“悲憫”“個性”“骨氣”來評價傅山,閱讀本文后,你對這些概念有了哪些新認知?結合文本,任選其一,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參考答案:
【第12句】:(1)(5分)【參考答案】AC(B.“傅山早年因為是陜西學生領袖,所以反對宦黨暴政,”傅山并不是因為是學生領袖才反對宦黨暴政。D.傅山“從事秘密反清活動”和“作《病極待死》一詩”分處不同的階段,“后受康熙感化”屬無中生有,“和彭孫遹、朱尊彝等人一樣”亦錯,彭孫遹、朱尊彝等人接受了官職。而傅山“回鄉之后,傅山布衣氈帽,自稱為‘民’”。E.侯外廬的評價是有關于諸子學研究方面。)
(2)(6分)【參考答案】①康熙下詔開博學鴻詞科考試,傅山以老病請辭,并作《病極待死》一詩,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跡。②被“作速起送來京”后,傅山以“病噎不食”、身體欠安為由,養病于崇文門外園教寺。③雖奉康熙諭旨“特受內閣中書,著地方官存問”。但回鄉之后,布衣氈帽,自稱為“民”。(每答出一點給2分)
(3)(6分)【參考答案】①學以致用,治學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致用;②在天人關系上,他很重視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將天人關系辯證地統一起來;③提倡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每答出一點給2分)
(4)(8分)【參考答案】
觀點一:傅山的個性是源于心靈體認的獨特行為。
他誓死忠于明王朝,所以對清王朝的籠絡中用不屑一顧;②他提倡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對理學,自命“異端”。
觀點二:骨氣讓生命偉岸高大。
①傅山早年反對宦黨暴政,領導全省諸生進京請愿,名震全國;②對清王朝印籠絡不屑一顧,他骨氣長存,生命盡顯華彩;③雖自稱為民,卻在哲學、醫學、書法和文學諸方面作出卓越貢獻。
觀點三:悲憫能輝映出生命的價值。
①傅山為昭雪平反袁繼咸冤案,反對宦黨暴政,領導全省諸生進京請愿,名震全國;②他重醫德,薄財利,一生身體力行,實踐“醫王救濟本旨”對所有生命一視同仁,有時甚或免費給窮人治療。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種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
厚道閱讀答案
厚道
①契訶夫說: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
②有一個相似的美國俗語說:犯過錯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別人犯錯的時候別去譏笑他。
③“別去看他”和“別去譏笑他”是一種做人風范,在中國叫做“厚道”。
④厚道不是方法,雖然可以當方法訓練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于人,是在什么也沒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訶夫稱之為“教養”。
⑤如果美德分為顯性和隱性,厚道具有隱性特征。
⑥厚道不是愚鈍,盡管很多時候像愚鈍。所謂“貴人話語遲”,遲在對一個人一件事的評價沉著,君子訥于言。尤其在別人蒙羞之際,“遲”的評價保全了別人的面子。真正的愚
鈍是不明曲直,而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以寬容給別人一個補救的機會。
⑦厚道者能沉得住氣。厚道不一定得到厚道的.回報,但厚道之為厚道就在于不圖回報,隨他去。急功近利的入遠離厚道。
⑧在人際交往上,厚道是基石。它并非一時一事的犀利,是別人經過回味的贊賞。處世本無方法,也總有一些高明超越方法,那就是品格。品格可以發光,方法只是工具。厚道是經得起考驗的高尚品格。
⑨厚道是河水深層的潛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
⑩厚道是有主張。和稀泥、做好人,是乖巧之表現,與“厚”無關。無準則、無界限,是糊涂之表現,與“道”無關。厚道的人有可能倔強,也可能不入俗境,寧可憨,而不巧。
⑾厚,是長麥子的土壤之厚,墻體擋風之厚。厚德而后載物,做人達到這樣的境界,已然得道。
1.通讀全文,用一句話概括本文論點。(2分)
2.文案①~③段的作用。(2分)
3.閱讀④⑥⑧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段落
關鍵句
④
厚道是人的本性。
⑥
⑧
4.第⑩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簡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答案:
1.做人要厚道。
2.通過名人名言和俗語引出論題。
3.⑥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⑧厚道是經得起考驗的高尚品格。
4;運用對比論證,把兩種現象進行對比,是非分明,讓讀者對厚道有更透徹的理解。
《吏道》的閱讀答案
與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內九卿、百執事,外刺史、縣令,其次為佐,為史,為胥徒。若是者,貴賤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間相安無事,固不得無吏,而為員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擇才且賢者,才且賢者又不屑為。是以上世之士高隱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陰受其賜。后世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懼其亂,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詳,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廣,害民愈深,才且賢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數萬,小者雖無祿養,則亦并緣為食以代其耕,數十農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間,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豈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豈有厭治思亂,憂安樂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亂與危,何也?夫奪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亂也,由奪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號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奪之而使亂。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為業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竊人貨殖,摟而取之,不亦盜賊之心乎?盜賊害民,隨起隨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無避忌,白晝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誅。豈上天不仁,崇淫長奸,使與虎狼蛇虺均為民害邪?
然則如之何?曰:得才且賢者用之;若猶未也,廢有司,去縣令,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不猶愈乎?
(選自《伯牙琴》)
16。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稽:查考
B。后世所以害民者牧民牧:治理
C。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間不肖:不孝順
D。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息:繁殖
17。下列各組文案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若是者,貴賤不同,均吏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B。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竭之而使危,奪之而使亂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D。為業不同,皆所以食力也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為了遠避塵世而隱居在大山深谷中,過著一種悠閑自在的生活。
B。作者言辭激烈地批判“害民者牧民”的官吏仗勢欺人無所顧忌肆意掠取,是魚肉百姓的禍害,比強盜還要厲害。
C。文章認為民眾所以作亂,是因為“奪其食”“竭其力”,從民生角度來分析造成社會不安定的因素。
D。倘若一時無法重用德才兼備的人,索性讓百姓在亂世中實施自治,以求國家安定、太平。
19。把原文中畫線的文案翻譯成現代漢語。
(1)才且賢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為矣。(2分)
(2)夫奪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2分)
(3)今之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竊人貨殖,摟而取之,不亦盜賊之心乎?(3分)
參考答案:
16。C17。C18。A
19。⑴譯文:有才學且高尚的人越發不肯來做官,天下越來越無法治理了。(2分)
⑵譯文:(官吏)強奪百姓的食物,(百姓)不能不憤怒;(官吏)使(百姓的)氣力耗盡,(百姓)不能不仇恨(官吏)。(2分)
⑶譯文:如今為百姓做事的官吏不能夠自食其力,就日夜竊取百姓的財物,搜刮撈取,不也是與盜賊的心思一樣嗎?(3分)
厚道閱讀答案
①契訶夫說: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
②有一個相似的美國俗語說:犯過錯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別人犯錯的時候別去譏笑他。
③“別去看他”和“別去譏笑他”是一種做人風范,在中國叫做“厚道”。
④厚道不是方法,雖然可以當方法訓練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于人,是在什么也沒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訶夫稱之為“教養”。
⑤如果美德分為顯性和隱性,厚道具有隱性特征。
⑥厚道不是愚鈍,盡管很多時候像愚鈍。所謂“貴人話語遲”,遲在對一個人一件事的評價沉著,君子訥于言。尤其在別人蒙羞之際,“遲”的評價保全了別人的.面子。真正的愚
鈍是不明曲直,而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以寬容給別人一個補救的機會。
⑦厚道者能沉得住氣。厚道不一定得到厚道的回報,但厚道之為厚道就在于不圖回報,隨他去。急功近利的入遠離厚道。
⑧在人際交往上,厚道是基石。它并非一時一事的犀利,是別人經過回味的贊賞。處世本無方法,也總有一些高明超越方法,那就是品格。品格可以發光,方法只是工具。厚道是經得起考驗的高尚品格。
⑨厚道是河水深層的潛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
⑩厚道是有主張。和稀泥、做好人,是乖巧之表現,與“厚”無關。無準則、無界限,是糊涂之表現,與“道”無關。厚道的人有可能倔強,也可能不入俗境,寧可憨,而不巧。
⑾厚,是長麥子的土壤之厚,墻體擋風之厚。厚德而后載物,做人達到這樣的境界,已然得道。
【第1句】:通讀全文,用一句話概括本文論點。(2分)
【第2句】:文案①~③段的作用。(2分)
【第3句】:閱讀④⑥⑧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段落
關鍵句
④
厚道是人的本性。
⑥
⑧
【第4句】:第⑩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簡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參考答案:
【第1句】:做人要厚道。
【第2句】:通過名人名言和俗語引出論題。
【第3句】:⑥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⑧厚道是經得起考驗的高尚品格。
4;運用對比論證,把兩種現象進行對比,是非分明,讓讀者對厚道有更透徹的理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