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的經典名言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第1句】: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第2句】: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第3句】: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第4句】:應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第5句】: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第6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第7句】: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第8句】: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9句】: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第10句】: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第11句】: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第12句】: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13句】: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14句】: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15句】: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第16句】: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第17句】: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第18句】: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第19句】: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第20句】: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第21句】: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第22句】: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第23句】: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24句】: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第25句】: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第26句】: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第27句】: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第28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第29句】: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第30句】: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第31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第32句】: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33句】: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第34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35句】: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
【第36句】: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第37句】: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第38句】: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第39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第40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41句】: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第42句】:諸余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第43句】: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第44句】:見色起淫心,報之在妻女。
【第45句】:報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須當戒淫欲。淫欲斷時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第46句】: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47句】: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于生死。
【第48句】:毗婆尸佛偈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第49句】: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第50句】: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第51句】:羅衣偏罩膿血囊,錦被悉遮屎尿桶。
【第52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第53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第54句】:若信愿堅固,臨終一念十念,亦決得生。若無信愿,縱將名號持之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第55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經中的佛咒
佛咒就是斷七字識和攝七子識的作用。也就是通過咒語來斷攝你的當前意識作用,破你不好的意識念頭,化解當下惡業識為善業識!
佛咒簡介
咒在漢文也叫祝,古代我們祖先有祝由科。
原始佛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初始是不做佛咒的,因為佛陀反對用神通來開釋,后來婆羅門教自印度流行。吸引了許多本來要學佛的人。婆羅門教就主張用咒修行和行教義。佛陀為了方便傳法,就把這個外道神通作為方便法來開釋一部分緣分。因此就在以后的佛法里經常出現佛用咒語轉法輪的佛經。
在佛法,咒就是斷七字識和攝七子識的作用。就是通過咒語來斷攝你的當前意識作用,破你不好的意識念頭,從而以佛菩薩加持力(七子識母識)攝受你的意識,化解你當前不良的環境或者開化你的清凈心。通俗說就是化解當下惡業識為善業識!
佛咒有如此強大的能力,關鍵在于控識的修行能力。我們一般人的元識也就是識精(第七識)是通過攝取前六識見取的信息來指導六根的作為來認識分別世界的。而這個作為是隨所見環境生滅變化而隨著變化的.,他們互相作用互為主人。但是如果修行道行很高就能過直接啟用識精(第七子識)的母體(阿賴耶識)的本體來運作六根。但是因為阿賴耶識不是凈識,是垢凈聚齊的。所以修行道行高的人如果用惡念來給你傳咒,就能傷害你,魔咒就是中國說的詛咒。反之佛菩薩用的是善念,所以就能給你好的受用,也就是中國說的祝咒!
佛咒其實就是母識,我們說萬法唯識,就是說一切境界皆是母識依取七子識所取見所變化出來的。佛咒的的作用就是取你最后念咒前的那一念識,來化現你所求境界(正報身和依報世界)。
比如你身體不怎么好,你念凈身咒,那么你的身體就會好起來,你經常做夢就念凈意咒,但是其作用的大小主要取決你的信力大小。你比如往生咒“阿彌陀佛”,你的信力的大小最終將直接決定你臨終往生的層次。如果想持咒獲得非常大的效果,你就要找真正有修行的人來指點你念了!
目前最流行的佛咒咒語有阿彌陀佛佛號觀世音菩薩名號還有六字大明咒大悲咒楞嚴咒凈身口意業咒等。他們在佛經里全有專門的論述。
佛咒大全列表
大悲咒
六字大明咒
往生咒
十小咒
雨寶咒
藥師咒
靜心咒
清心咒
凈水咒
觀音咒
財神咒
軍吒利菩薩咒
百字明咒
小供養咒
施殘食咒
甘露手咒
般若心咒
滅定業咒
阿彌陀佛心咒
長壽佛心咒
摩利支天咒
月光菩薩咒
日光菩薩咒
施餓鬼食咒
凈化供品咒
無能勝菩薩咒
仁王護國咒
綠度母心咒
消災吉祥咒
文殊智慧咒
阿閦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加持念珠咒
加持四小咒
報父母恩咒
不空罥索神咒
愛染明王心咒
文殊八字咒
地藏菩薩心咒
金剛薩埵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不空摩尼供養咒
寶篋印陀羅尼咒
文殊菩薩心咒
尊勝佛母心咒
虛空藏菩薩咒
大勢至菩薩心咒
如意滿愿輪咒
蓮花生大士心咒
般若波羅蜜多咒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
觀世音菩薩甘露咒
寶篋印陀羅尼經
釋迦牟尼佛本尊心咒
阿彌陀佛一字心咒
楞嚴咒[3]
孔雀明王咒
上一篇:敢拼敢闖的勵志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