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勵志故事
提起《紅樓夢》,談到王熙鳳,人們一方面驚嘆于她的無與倫比的治家才能,她應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的結局。她是文學作品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
王熙鳳的判詞是這樣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王熙鳳在賈府算是一個巾幗英雄了,她想盡各種辦法,使用種種計謀,想使賈府振興起來,或者至少維持著大家的局面,同時也積攢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盡瘁,卻換來了賈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滿,最終也沒有使賈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連女兒也保不住。鳳姐于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得,心性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少說著只怕有一萬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的男人也說不過她呢!從小兒大妹妹玩笑時就有殺伐決斷,如今出了閣,在那府里辦事,越發歷練老成了。真真泥腿光棍,專會打細算盤,天下人都叫你算計了去,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這些熟悉鳳姐為人的各色人等對鳳姐的評價,活脫脫展現出了一個機關算盡太聰明的人物。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十分精明的人物,卻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勞碌至死最終又一無所得的下場,豈不正應了聰明反被聰明誤那句話了嗎?鳳姐比一般人更多地體驗了痛苦的折磨,且不說她在背后遭罵挨咒,勞心竭力,絞盡腦汁,就是死時的凄涼和死后的寂寞也會使她備嘗苦楚。倒是李紈并不轟轟烈烈,并不勞心竭力,卻落得干凈自在,人緣好,以及中年時兒子的功成名就。的確,王熙鳳只知進,不知退,只知耍小聰明,不知厚道待人,只知損人利己,不知深藏于密。甚至連自己的丈夫也數落她,背叛她,她實在是活得好累好苦,而這一切的根源,卻在于她的愛耍小聰明。西方有這樣一種說法:法蘭西人的.聰明藏在內,西班牙人的聰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聰明,后者則是假聰明。培根先生認為,不論這兩國人是否真的如此,但這兩種情況是值得深思的。他指出:生活中有許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聰明的外貌,卻并沒有聰明的實質‘小聰明,大糊涂’。
冷眼看看這種人怎樣機關算盡,辦出一件件蠢事,簡直是令人好笑的。例如有的人似乎特別善于保密,但保密的原因其實只是他們的貨色不在陰暗處就拿不出手。這種假聰明的人為了騙取有才干的虛名,簡直比破落子弟設法維持一個闊面子的詭計還多。凡這種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因為沒有比這種假聰明更誤大事了。
道理就是這么簡單,卻又無比深奧。一個不知道激流勇退的人實在是一個傻瓜,一個機關算盡的人最終會算到自己頭上。俗語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正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絕妙寫照。
因此,無論是安于命運還是抗爭命運,都要以承認個人機智局限為前提。知其可為而為之,是聰明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則是愚蠢的。生活中一再重演的所謂機智悲劇,難道還少嗎?
自恃聰明,又愛賣弄,且又執迷不悟,最后成為荒丘野鬼的漢末楊修,也算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突出典型。
據史記載,楊修是曹操門下掌庫的主簿。此人生得單眉細眼,貌白神清,博學能言,智識過人。但他自恃其才,竟小覷天下之士。
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園??炜⒐ち耍O造花園的官員請曹操來驗收察看。曹操參觀花園之后,是好是壞是褒是貶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拿起筆來,在花園大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揚長而去。一見這情形,大家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楊修卻笑著說道:門內添‘活’字,是個‘闊’字,丞相是嫌園門太闊了。官員見楊修說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園門,改造停當后,又請曹操來觀看。曹操一見重建后的園門,不禁大喜,問道:誰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楊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稱贊楊修的聰明,其實內心已開始忌諱楊修了。又有一回,塞北送來一盒酥孝敬曹操,曹操沒有吃,只是在禮盒上親筆寫了三個字:一合酥,放在案頭上,自己徑直出去了。屋里其他人有的沒有理會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動。這時正好楊修進來看見了,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頭,打開禮盒。把酥餅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進來見大家正在吃他案頭的酥餅,臉色慢變,問:為何吃掉了酥餅?楊修上前答道:我們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話怎講?曹操反問道。楊修從容地應道:丞相在酥盒上寫著‘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賞給大家吃的,難道我們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嗎?曹操見又是這個楊修識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樂哈哈地說:講得好,吃得對,吃得對!其實內心已對楊修產生厭惡之情了??蓷钚捱€以為曹操真的欣賞他,所以不但沒有絲毫收斂,反而把心智用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場合地賣弄自己的小聰明,從而也不斷地給自己埋下禍根。
楊修最后一次聰明的表露是在曹操自封為魏王之后,曹操親自引兵與蜀軍作戰,戰事失利,
進退不能。曹操數次進攻蜀軍總不能奏效,長期拖下去,不僅耗費錢糧且會挫傷士氣,真的撤兵無功而歸,又會遭人笑話。是進是退,當時曹操心中猶豫不決。此時廚子呈進雞湯,曹操看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于懷,覺得眼下的戰事,有如碗中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他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自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夏侯惇大驚失色,立即請楊修到帳中問他:為什么叫人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便知道魏王很快就要退兵回去了。你怎么知道?夏侯惇又問。
楊修笑道:雞肋者,吃著沒有肉,丟了又覺得它味道不錯。魏王的意思是現在進不能勝,退又害怕人笑話,在此沒有好處,不如早歸,明天魏王一定會下令班師回轉的。所以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惇說:您可算魏王肚里的蛔蟲,知道魏王的心思??!他不但沒有責怪楊修,反而也命令軍士收拾行裝。于是寨中各位將領,無不準備歸計。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入睡,就手按寶劍,繞著軍寨獨自行走。只見夏侯惇寨內軍士,各自準備行裝。曹操大驚,我沒有下達撤軍命令,誰竟敢如此大膽,作撤軍的準備?他急忙回帳召夏侯惇入帳,夏侯惇說:主簿楊修已經知道大王想歸回的意思。曹操叫來楊修問他怎么知道,楊修就以雞肋的含意對答。曹操一聽大怒,說:你怎敢造謠亂我軍心!不由分說,叫來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把首級懸在轅門外。曹操終于尋得機會,除掉了楊修,楊修也終于結束了他聰明的一生。
楊修確實夠聰明,聰明得能看透別人看不到的很多東西,能猜透別人猜不透的許多事情。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如何保護自己。終于,他表面的聰明使他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絕路。他到死都不明白,正是他的過分外露的聰明使他成了刀下鬼。他的聰明使他招人喜歡,招人贊賞,但他太濫用自己的小聰明,而最糟糕的是,他又特別自恃聰明,動不動就表現出來,終究是會被人嫉妒的。在明爭暗斗的官場,他注定成不了大氣候,注定被人扔棄在權力的道路上,而成為荒野孤魂。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果你是真正的聰明,就不要總是在別人面前隨便地賣弄。那樣,不但使你的聰明變得廉價,有時還會給你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感悟人生:
耍小聰明的人頭上都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劍,這把劍隨時會落到聰明者的頭上,斬下他的頭顱。那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游戲。
每個人都想表現得很聰明,但如果一個人老耍小聰明就成了一種愚蠢。我們為什么不大事聰明,小事糊涂呢?
童話故事《聰明反被聰明誤》
從前有一個很富的農民,他有四個兒子。最大的兒子留在莊園里他父親身邊,準備在他父親去世之后接管莊園,而另外三個兒子卻走出家門自謀職業。他們認為,當個農民沒有“出息”,因此他們想找一個更好的職業。他們分手之后就各奔前程,結果他們每個人都找了個大夫在那里學醫。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學業期滿,三個都成了真正的大夫,他們就開始單獨行醫。
后來他們的父親,老頭子死了,為了給他送葬和分配他留下來的一點兒遺產,他們弟兄三人都收拾好行裝,日夜兼程,趕回家去。留在家里的那個兒子當然準備了舉行葬禮時喝的啤酒,而且啤酒準備了很多,銀酒杯和錫壺碰得越響,年輕的三兄弟講話聲音就越高,他們都竭力吹噓自己的學識。沒過多大會兒,他們就為他們三人之中到底誰的學識最高而爭吵起來。什么也沒學的農民對這些一竅不通,他也沒有在學問上和他們競爭的想法。
“我可以把我兩只眼睛挖下來,”其中一個說,“然后把它們再裝上去,看起來還和從前一樣好!”
“這有什么了不起的!”另一個說。“我可以把我的肚子剖開,取出內臟,然后再把它放回去,我仍然和一個好人一樣。如果你們行的話,也照我的樣子試試看!”他說。“那些玩藝兒你們也值得吹噓呀!”第三個說。“只要有兩只手,做這樣的手術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因為我可以讓你們砍掉我的雙手,我再把它們重新安上,而誰也看不出來這雙手是被砍掉過的!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老大力他對所有這些學識一竅不通而不安,因為他根本不會這些東西。
半夜里三個大夫都躺在那座屋子里的一個小屋里,他們到了那里,就開始像他們說的那樣干起來。一個挖下了自己的眼睛,另一個剖開了自己的肚子,第三個則讓別人砍下自己的雙手,就這樣他們都躺在了桌子上。
太陽出來的時候,女傭人走進那間屋子看看客人是否正好醒來,老媽媽可以給他們端進早上喝的東西,這時女傭人看見了桌子上面令人作嘔的東西。
“唉呀,真慘啊!”她一邊叫一邊趕忙去拿只桶來,把那些惡心的東西弄到桶里,然后就把臟東西倒在了豬食桶里。
“我的有學問的兒子們怎么了?”當女傭人又回來的時候,老媽媽問。
“我也不知道他們怎么了,”女傭人說。“他們一定是一勞永逸地睡著了,但是上帝知道他們后半夜怎么樣了。我相信我看的沒錯,他們是在那里把他們的`老父親拉到桌子上解剖了,我早上進去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
“我的天啊!”老太太不安地說。“上帝呀,你干了些什么呀,你可不要動。這正是他們要做的,這是大夫的本領,你懂嗎?”
老媽媽講這話的時候,小豬們正在那里會餐。但是女傭人很機靈,她趕忙來到牲口棚里。在牲口棚里她抓著一只貓,把貓眼睛挖下來,又宰了一頭獵,把豬的內臟都掏出來,然后又跑到一個執行絞刑的山坡上,因為還真有運氣,那里剛剛絞死一個盜竊犯,她把他的兩只手割了下來,然后她把這些東西都抱進去放在桌子上。她想,現在大夫們可以施展他們的才能了,他們也的確干了一陣子。他們一醒過來,就都抓著了各自的那一部分——他們以為是他們自己的——他們一個個都認為自己醫術高明而趾高氣揚。他們三個都很同情當農民的哥哥,因為他連一點學識也沒有,然后弟兄們就分手了,有學識的三兄弟都回到了自己原來的地方。
又過了一年或一年左右的時間,最大的兄弟要結婚,他當然要請自己有學識的三個弟弟來參加婚禮。他們開始講起自從他們最后一次見面之后過得怎么樣。他們當然掙了不少錢——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作為一個醫生可以用一只手抓錢,用另一只手行騙,而沒有人對此進行指責。但是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真正過得很好。
“我不知道,”其中一個說,“我是怎么搞的。半夜里我就像白天看東西一樣清楚,我一聽見老鼠吱吱叫或啃東西,我就不得安寧,不管我愿意不愿意,就得從床上跳下來在后面追,直到我抓著老鼠為止。對這我惱火透啦!
你們有什么醫治的方法嗎?”
不知道,這他們可不知道。
“我比你還要糟糕,”另一個說。“最近我對人們平常喜歡的肥肉和瘦肉以及其它食物一點兒興趣也沒有。但是對我所看到的所有廢物和臟東西我都想塞進肚子里,不論有多少我都不反對,我都能把它們填進肚子。對此你們有什么醫治的辦法嗎?”
沒有,他們也沒有什么辦法。
“你們連自己的病都治不了,你們肯定也治不了我的病,”第三個說。
“看來最糟糕的一定是我。我的手指頭總是發癢,我怎么也擺脫不了,手指頭好像不是我的,雖然我是天底下最誠實的人,我的手卻違背我的意志去偷,使我差一點上了絞刑架。”他說。
現在當農民的老大又因他們有這么大的學識而可憐起他們來。
“可憐的弟弟們,”他說,“那么說我的一切倒還不錯呢。耗子和老鼠我讓貓去逮,臟東西我都扔給小豬吃,凡不是我的東西,我從不伸手。”
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哲理故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聰明人,可是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今天小編就來分享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哲理故事,希望讀者喜歡。
聰明反被聰明誤
鈴木俊隆禪師在《禪者的初心》這本書里講到學生的資質時,曾提出過一個關于馬的理論:“人們將馬按優劣從高到低分成四類:優秀的、較好的、一般的、較差的。優秀的馬不等騎手揚起鞭子,就能按騎手的心意加速、減速,左轉、右轉;較好的'馬也能做到這些,只不過要等到騎手舉起了鞭子它才能做出這些動作;一般的馬要略遜一籌,通常要等鞭子抽到身上才能反應過來;較差的馬則非要等到被打得皮開肉綻后才能明白騎手的指令,并做出正確的動作??梢韵胂笏觅M多大的功夫才能學會正確奔跑。”
“每個人聽了這個故事之后,都希望自己成為最優秀的,至少也要能達到較好的水準。”但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鈴木俊隆禪師說,如果學得太快,說明你沒下苦功夫,缺少千錘百煉的磨礪。
“如果你練習過書法,你會發現那些書法名家并不是最精明的學生。精明的學生往往學到某個階段就會遇到瓶頸。習武亦然,生活亦然。”在鈴木俊隆禪師看來,最好的馬反而最差,而較差的馬反而可以成為最好的,只要它每次挨了鞭子后都能牢記所學。
我第一次讀到鈴木俊隆禪師關于馬的解讀時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這個理論道出了天資出眾者所遇到的挑戰——聰明反被聰明誤。要發揮出全部的潛能,天才也需要像普通人一樣刻苦練習。
聰明反被聰明誤童話故事作文
童話故事是指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童話中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可以活躍你的思維。一起來看看聰明反被聰明誤童話故事作文,歡迎參考!
聰明反被聰明誤童話故事作文1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百靈鳥合唱團”用她們優雅的舞姿和與優美的歌聲為新的一天拉開序幕。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有規律的節奏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嘿!那個屁股紅紅的,過來!”突然,狐貍狡猾的聲音擊碎了歡快的節奏,大家都轉過頭來笑話小猴子,小猴子一沒忍住,就蹦到大樹上生悶氣,狐貍假惺惺的大喊:“生設么氣嘛?只是來請你吃大桃的,你不要算了?!薄拔也挪幌『蹦兀 毙『镒影底哉f:“肯定又騙俺小猴!”可是,想想那鮮美的大桃子,口水都滴下來了。饞嘴的小猴最后還是跟了上去?!昂镒?,你的屁股咋這么紅?”狐貍笑得直不起腰來。猴子靈機一動,馬上接口:“狐貍,你的心咋這么黑?”狐貍聽了,忙拿出放大鏡,做看看,右瞧瞧,也沒看出什么來。到了仙桃湖,他們才想起自己都不會游泳。于是,狐貍說:“想過去仙桃島吃桃兒,必定要先過仙桃湖!”話音剛落,猴子不知從哪兒拖來一捆樹干,在乎上架了一座橋?!拔壹艿男蛭蚁冗^!”
狐貍說完,就連蹦帶跳地過了橋。隨后的'小猴正準備過橋,誰知狐貍順勢一推,,小木橋一頭栽進了水里?!肮?!”狐貍又發出了他邪惡的笑聲:“你們猴子真是傻!小猴子正想傷心的哭一會兒,突然間腦子里出現了一個畫面,他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而狐貍卻很疑惑:”你怎么啦?“”聰明的狐貍先生你吃飽了嗎?你怎么回來呀?“”啊!不不,猴兄我知道你最仁慈了,救救我吧!“狐貍連忙改口,可惜已經晚了。”哈哈,我只對善良的動物仁慈!“說完,猴子便揚長而去。
沒錯,會耍小聰明的人,往往會被聰明耍!
聰明反被聰明誤童話故事作文2
小朋友們,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道理——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天,一場暴風雨過后,空氣格外清新,小猴和小熊在森林里手牽著手散步。忽然,它們看見被風吹倒的蘋果樹橫躺在小路上,它們決定把它弄回去。小猴看見上半部分:花繁葉茂。下半部分:黑不溜秋,根粘著泥巴。小猴眼睛咕嚕一轉,心里想:上半部分有花有葉一定能結果。就討好地對小熊說:“上面的有花有葉太重了,你扛不動就歸我吧,下面的什么都沒有就歸你吧?!毙『锇褬湟环譃槎瑯纷套痰刈吡耍⌒芎哌旰哌甑刈吡恕?/p>
小熊把根種在花園里,小猴把上半部分種在庭院里。過了幾天,小猴的樹十花落了,葉子黃了,樹干枯了。小熊的樹長出了芽,開花結果了。有一天,小熊去小猴家,它把樹上結的果子給小猴,小猴很郁悶,也很納悶,就去問山羊伯伯。山羊伯伯說:“樹要有根才能活?!毙『锖蠡跇O了,說:“我本來想貪小便宜,現在吃了大虧,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上一篇:抖音上十大勵志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