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自己的心靈美文摘抄
在這個世界上,浮躁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往往為了追求名利、權(quán)勢、成功、地位等身外之物,急于求成,把不該縮短的過程給縮短了,甚至想到什么就想立馬得到。因此,在這個過程里,投機取巧、不擇手段等行為就應(yīng)運而生,更有甚者,為此而鋌而走險……
在這些浮躁面前,我們應(yīng)該認識到,沉淀自己的心靈,對于整個人生是多么必要。
當(dāng)年,著名學(xué)者王叔岷考入北大文研所后,所長傅斯年曾問他:“你想研究什么課題?”他說:“《莊子》。”所長點了點頭,說:“要把才氣洗凈,三年之內(nèi)不許發(fā)表文章!”這話讓他很納悶,為什么三年內(nèi)不許發(fā)表文章呢?但他沒有跟所長去爭辯,而是按照所長的要求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學(xué)術(shù)研究上,從校勘訓(xùn)詁入手研究《莊子》,后來終于成為20世紀在《莊子》字意訓(xùn)詁方面最權(quán)威的學(xué)者。有了成就的王叔岷,才明白了所長當(dāng)初的良苦用心——做學(xué)問最忌目光短淺、心浮氣躁,“板凳要坐十年冷”。
沉淀自己的心靈跟古人所說的“正心”是一回事。這是做人、做事的第一關(guān)。過不了這一關(guān),就休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沉淀自己的心靈,就是讓心靈變得日益純粹、明凈,濾去那些雜質(zhì)——誘惑、欲念等。而“降魔先降心,心伏則群魔退”。這是《菜根譚》里的智慧的'忠告。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有戰(zhàn)勝了自己的心靈,才能戰(zhàn)勝外在的東西。而沉淀自己的心靈,最終就是要戰(zhàn)勝它。
亞歷克斯·哈里當(dāng)年從海岸警衛(wèi)隊辭職專心寫作,在紐約某公寓大樓的一間儲藏室里,他用一臺舊打字機,開始了艱苦的創(chuàng)作。他的稿費還不夠糊口,以至于不得不借錢度日。有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是在海岸警衛(wèi)隊的老朋友打來的,告訴他隊里缺一個公共資料管理員,年薪6000美元。那是1960年,6000美元可是一筆數(shù)目不小的錢。他為此心動過,但當(dāng)他低頭看到自己寫的那些稿子時,他立即清醒了,他對自己說:“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難道我的理想就值6000美元嗎?”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寫作。1976年,他的小說《根》發(fā)表并立即引起了轟動,他一躍而成為著名作家。
哈里多年的潛伏期,也是他心靈的沉淀期,沒有這個過程,其心靈就不會得到歷練,而沒有經(jīng)過歷練的心靈就經(jīng)不起誘惑、考驗,而心靈得不到足夠沉淀的人,就不會變得純粹、高尚。
生活中,我們常說,緩一緩、靜一靜、忍一忍、讓一讓、做一做……其實這些都是沉淀,因為它們,我們保證了最真實的自己。心靈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沉淀,那些人格的魅力就是沉淀的結(jié)果。
臺灣著名作家瓊瑤曾說:“人生如河,人要沉到河的底部。”所以,一個人如果達不到一定的深度,一些“急流”隨時會擾亂他,甚至“沖走”他。因此,為了那深度,就必須耐心地去沉淀自己的心靈。正如梭羅所說:“我要活得深刻,把生命的精華吸個干凈;我要堅毅地生活,擺脫所有沒有生命力的人和事……這樣,當(dāng)我死時,才會發(fā)現(xiàn):我沒有白活過。”只有這樣,我們才活得問心無愧、真實而高貴。
別讓自己的心靈生蟲美文
有一段時間,我的工作進入低潮期,干什么事情都不順利。回到家,我也不想多說一句話。母親并沒有過問緣由,只是盡可能地幫我做好我所需要的一切。
有一天,母親從市場上買回來一大袋子新鮮的香菇,囑咐我把它們拿出來攤開晾干。
幾天后,當(dāng)我準備把晾干的香菇裝進袋子時,母親走過來對我說:“多裝幾個袋子吧,不要全裝在一個大袋子里。”雖然我不太明白母親的意思,但還是按照她的要求裝了那些香菇。
過了一段時間,家里來了幾位朋友,我拿出一袋香菇做菜,朋友們吃完后都贊不絕口。
在第一包快要吃完時,我又拿出來第二包。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第二包里的香菇卻長出了蟲子。
我急忙將此事說給母親聽。母親聽后只是平靜地說:“這一包生了蟲子,還有其它幾包,你打開來看看它們是否也生了蟲子。”
我趕緊打開其它幾包,還好,那幾包香菇并沒有生蟲。
母親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你看,這就是我要你分開裝的原因。如果你把它們?nèi)垦b在一起,恐怕咱們可能連一包也吃不了。為了防止外面的蟲蝕,雖然你用繩子將袋子的口扎緊了,卻沒想到,香菇的內(nèi)部也是有可能生蟲的。”
聽了母親的話,我羞愧地低下了頭。母親在我意志消沉的時候,沒有給我講大道理,而是通過一件小事啟迪了我,讓我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
心靈美文摘抄
拿起筆,停在空中,任時間在白紙上流淌。曾幾何時,自己駕馭的游刃有余的思緒,而今,闊別了許久以后,也對自己提出了抗議,筆尖再也找尋不到能讓自己欣慰與感動的文字了,以下是“心靈美文摘抄”,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篇一:每天都要恩賜】
曾經(jīng)有一個女孩子跟我說,媽媽死后,她才知道做家務(wù)是多么辛苦。媽媽活著的日子里,她連衣服都不用洗。
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人生無常的時候,你是否為自己擁有的一切而感謝上天?
我們有所愛的人,有愛我們的人;有父母的愛,兄弟姐妹,朋友和情人的愛,這是多么難得可貴。
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吃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是多么幸福!
我們有睡覺的地方,有一個可以歇息的懷抱。
每天早晨醒來,可以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可以看到蔚藍的天空,還有朝霞,晚霞和月光。這一切,原本不是應(yīng)得的。
我們有一顆樂觀的心靈,有自己喜歡的性格和外表,有自己的夢想,可以聽自己喜歡的歌,這一切都是恩賜。
當(dāng)我們擁有時,我們總是埋怨自己沒有些什么。當(dāng)我們失去時,我們卻忘記自己曾經(jīng)擁有些什么。
我們害怕歲月,卻不知道活著是多么可喜。我們以為生存已經(jīng)沒意思,許多人卻在生死之間掙扎。
什么時候,我們才會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滿懷感激?
【篇二:不知道的夢想】
夢想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也許就像金庸武俠里的各種武功秘籍一樣,深而不可測,望塵而不可及,但都最后還是有人把它練得爐火純青。夢想也許就是這樣,當(dāng)你想的時候覺得很遙遠,但當(dāng)你去練去實現(xiàn)的的時候它其實也很簡單,我是個有著諸多夢想的人,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實現(xiàn)一個,寫書并不是我的夢想,這只是我就的心靈空虛之時,用手指輕輕敲打一下鍵盤,把自己這顆小腦袋所想的事情記錄下來,免得到第二天忘掉,因為寫書我是寫了很多,但沒有一本是寫完的,當(dāng)時間久了,我再去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寫的東西真的很糟糕,也就全數(shù)近毀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真的想寫些什么,但我很清楚的是,此時的自己是很迷茫的,所以,我不知道我能寫多少東西后又開始封筆?寫出什么像樣的東西?我完全不知道?也許有時候正是這些不知道,才讓我們活得更真實些吧!
我記得“中國合伙人”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所以夢想對于每個人或小或大都會有,正因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所以,每個人的夢想也不近相同,也正是因為有了夢想,我們的生活過的五彩繽紛。
在忙碌和繁雜的都市生活這一群追逐夢想的人,他們自身都覺得有些疲倦和乏味,城市是有很大的誘惑力的,不管有多么的無助與無耐,但還是不想離開這里,因為在這里有他們的夢想,就是因為這種夢想給他們帶來一份心靈寄托,所以他們選擇了留下。
【篇三:放空心靈,是為了更好出發(fā)】
天高云淡,一陣微風(fēng)拂過,樹依然未動,周遭一片靜寂。一種空曠,入眼盈懷。
所有記憶紛紛沉落,心海平靜如鏡。
情緒,已在落座前放逐,留一顆空靈的心,于安寧中歇息。
生活太雜,太多的喧囂充斥人生每一個角落。精神,在應(yīng)付中日漸昏鈍。自己總是那么模糊,亦步亦趨的前移,令眼光有點迷離,腳步有點搖晃。
難得空閑,難得寧靜。晨曦中,把一盞香茗,坐于綠蔭下,淡看茶葉上浮下沉,淺嘗苦盡甘來的感覺,無悲無喜無感嘆。
靜,是一種奢望;空,是一種企求。在靜與空中,靈魂穿越了現(xiàn)實。一種美好,一種愜意,于空靈中蔓延,沉淀了往日的煩躁,漂洗了曾經(jīng)的疲倦。
放空心靈,是暫別現(xiàn)實世界,是卸下面具,是擺脫心理負擔(dān),是為昨天畫上了句號。
生活總是瞬息萬變,現(xiàn)實需要更多的不斷適應(yīng),不斷自我調(diào)整,那怕有仿佛找不到自己的感覺。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
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不舍。得與失之間,只要努力過了,就一切隨緣。
心“空”了,就簡單了;簡單了,就快樂了。
放空心靈,就是拋下一切有損生活質(zhì)量、消磨幸福快樂的東西,是讓疲累的精神棲息,是找回心靈深處的平靜。
人生,有許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
生活,不需要太多的思慮。只要真誠,只要肯努力,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答。
心“空”了,就純粹了;純粹了,就輕松了。
放空心靈,是讓心輕裝,是為了更好出發(fā)……。
【篇四:學(xué)會灑脫】
人生因何而惑?人生因何而擾?看天上繁星點點,數(shù)不盡悠悠情懷。
紅塵有愛,多少牽掛在心頭;人間有情,多少感動留心底。為情傷,為愛痛,那一份癡迷可歌可泣。山河淪陷,國破家亡,便有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苦悶;今生無悔,此情不移,便有那“為尹消得人憔悴,衣帶慚寬終不悔”的憂怨;親人離逝,朋友遠去,便有了“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的感嘆。其實每個人心中何嘗沒有傷痛,為情困,為愛擾,卻又在這種困惑中突破心靈的桎梏,人生歷練的是心靈感悟,何妨灑脫一點,看云淡風(fēng)輕,不帶走一絲云彩。
人生苦短,誰不愛榮華富貴?誰不貪安逸享樂?古往今來,真能做到榮辱不驚、威武不屈、富貴不移的又有幾人?世人皆為功名利祿所累,宦海沉浮、商場搏奕,多少辛酸終不悔。看別人仕途通達,每每感嘆:“命運為何如此不公?”,看別人名車豪宅,每每嘆息:“我為什么總是窮爸爸?”。佛說“四大皆空”也許我們做不到,但偶而放松一下心靈,讓疲憊的`自已放飛一下,困惑時走一走天涯海角,煩悶時登一登萬里長城,“蔦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事務(wù)者,窺谷忘返。”,江山如畫,何妨做一回看畫的人。
何為永恒,莫過于生死,何為傷痛,莫過于離愁。漫漫人生,多少生死離愁能勘破?從懂事開始,親眼目睹一個又一個親人從我們身邊離去,無論走得是否安詳,無論走得是否灑脫,留給我們的都是銘心的傷痛。“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生活總在不經(jīng)意間流逝,即使是看多了生離死別,卻依舊恐懼著生命的衰老,那句“年輕真好”羨煞了多少青春時光。其實生命猶如天上的繁星,不是每一顆星星都在永恒閃亮,每天總有流星隕落,又何況人生呢?看過電影《坦達尼克號》,記得一名名言:“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不妨活得灑脫一些,生命中便有感動常在。
一念生,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紅塵滾滾,紛紛擾擾,多少愛恨情仇、多少功名利祿、多少生死離愁滋生著無數(shù)的困惑。讓我們打開心靈的枷鎖,試著去尋那一份灑脫,不管人生的成就如何,不管人生的失落如何,總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亮麗的光彩,不為過去掉淚,努力地活出自已的生命。
學(xué)會灑脫,需要一份明悟。佛說:“從哪里來,還到哪里去。”,我們每個人都是單數(shù),來時是,去時也是,帶不走一絲留戀。懂得放下、學(xué)會取舍,無論是愛恨情愁,無論是功名利祿,終究隨風(fēng)而去。“我心本無物,何處染塵埃。”,有此明悟,怎不灑脫?
學(xué)會灑脫,需要一份驕傲。魯迅先生說:“人不能有傲氣,但要有傲骨。”,看不慣阿諛奉承,不妨與明月作伴,見不得諂富驕貪,不如與青山為伍。“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這一份灑脫怎不驕傲!
學(xué)會灑脫,需要一份勇氣。無論生活多少坎坷,無論生活多少磨難,都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芒鞋竹杖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不畏權(quán)貴、不貪財富,有了這份勇氣,生活才能稱得上灑脫!
【篇五:給文字多一點陽光,讓文章多一些燦爛】
近期,徜徉于文字之中,總有一種愁情縈懷的感覺。或者,一絲絲痛纏繞胸口;或者,一點點傷濕潤心頭;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盤旋在心靈上。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都是多情,敏感,更何況當(dāng)今社會,物欲橫流,那種清高明凈實在難以尋覓,太多的失落擠滿了時光的每個空隙。
腳步太急,舞文弄墨總在漆黑的夜里,那孤燈,那寂靜,又給情緒添了幾多凄清,增了幾多傷感。
于是,那么多的文字,如滴滴淚珠,匯成憂傷的河,雖沒有洶涌澎湃,只是輕輕地,淡淡地流著,但漫過心胸時,那種涼,那種痛,卻足以入心入骨,讓人無法忘懷。
也許,只是一段凄婉的愛情;一次無奈的失意;一段人情的冷暖;一個黑色的記憶;一場令人不齒的冷漠,一片需要清理的社會污垢……,但在文人的筆下,點點滴滴,雖不乏吶喊,但更多的是訴說,是帶著傷感的啟迪。
我非文人,只是喜歡文字,可回首間,也驀然驚覺:好些短文詩歌,也是一條愁情的河,雖有幾點感悟,如浮萍,漂在上面,但下面如水的點滴,滿滿都是“失落”和“缺失”。忘不了,寫《慢慢淡出的記憶》時,心,在怎樣一點一點往下沉,雖然很輕,很淡,但悠長,悠長……。
抑或是性情使然,但此刻,我好想對自己,也對夜里寫詩的你說:盡管心之所系,是缺憾;更能打動心靈的,也是悲傷。只是,為給生活添幾縷光亮,給心情增加幾片璀璨,能否,讓眼睛盡可能遠離缺憾,攝取美麗,給文字多一點陽光,讓文章多一些燦爛。
我知道好難,因為文字的舞蹈需要靈感。而靈感,往往是心靈最柔軟處的觸動,但我想努力,畢竟生活需要靚麗的心情。所以,我想借幾處空閑,扯一片彩霞,遮去滄海桑田;舀幾瓢清水,注一片簡單明澈,漂洗雜亂心情;牽幾縷陽光,照在傾出的文字上,幻化人間的絢麗。我想在很多年之后,在暖暖的春意中,還有一個坐擁花香,眉頭舒展,含笑吟詩的老太。
能么?祈愿我的歡喜不在傷情中湮沒。
【篇六:聽心靈的訴說】
第二期的好聲音看了兩遍,原因是心疼張惠春,但是更多的是敬畏那個北漂了17年的北京后海歌手——任伯儒。
沒有一個老師為他轉(zhuǎn)身,我不知道原因,畢竟我不懂音樂。
滄桑的聲音是時光的凝聚。也許背后辛酸遍及,無人得知。但是我知道他不后悔,他比任何一個人都快樂。
敬業(yè)與樂業(yè),魯迅先生說,凡職業(yè)都是神圣的,我甚是贊同!但是我認為——唯有樂業(yè)才會敬業(yè),何為敬,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是前提。
年輕的我們,可能正彷徨著。
蘇醒吧!青年人!蘇醒吧!青年人!
做自己喜歡的事,你才能更優(yōu)秀,不要因為世俗的眼光一生錯過,樂業(yè),你才能越走越遠。十幾年前大多數(shù)人都嘲笑馬云異想天開時,今天的他位居世界富豪榜。
年輕就是資本,我們輸?shù)闷穑∧憧梢猿靶ΜF(xiàn)在的我們一無所有,我們將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篇七:喜】
喜,是件張揚又很私密的事情。
清晨,小城欣欣然張開了眼,仿佛是一枚早春新柳抽出的嫩芽,素雅,干凈,清新。讓小城一下子靈動起來的,是那煞為壯觀的迎親隊伍。
伴著音樂,他們一路歡笑,當(dāng)然還會有噼里啪啦的鞭炮,紅紅的紙屑帶著沖天的喜氣,乍然開放。生怕小城的哪個角落,不知道這里有喜事一樁呢!車里車外,男人女人,都被那個紅彤彤笑瞇瞇的喜字擁著,這喜,震天動地。
如畫中般人的美嬌娘翩翩公子,終于出了場,含笑低眉,無須多言,剎那心動,他貼一個喜,她黏一個喜,便是人生里愛情完滿的總結(jié)。
彼此,需要多大的勇氣和信心,才會以這樣驚天動地的一種方式,向世人宣告:無論艱難困苦,你我,必然生死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喜,是拼了命的啊!
記得在哪里看到過一句話:小喜多唐突,相憐能幾時?
人生里所謂喜事臨門,不過二三,總不會成了生活的主調(diào)。倒是那些倏忽而過的小心動,悄然串聯(lián)起曼妙人生。
久養(yǎng)的花,蓬蓬勃勃地綠著,日日看著,念叨著,怎么還不開呢?索性,不再掛心,只如往日般侍奉著。
一日,開門,淡淡的香,似有似無,裊裊而來。四處環(huán)顧,哪里的香?莫非花開?疾步上前,果然是,不由得驚呼:“開了,開了,花開了!”
內(nèi)心迸發(fā)出來的那份喜,無遮無攔地雀躍著,使勁揮手招呼著,恨不能盡人皆知這片刻的歡喜。
相中了一件新衣,看價碼,偷偷吐吐舌頭,走吧。到底是忍不住,隔三岔五去看看,就像看一個久違的老朋友,彼此無語凝噎。
忽一日,打折了,一下子興奮起來,拉著好友,飛奔而去。仿佛去接多年不見的遠方老友,那份欣喜,是春風(fēng)過,海棠開,拼了全力地讓你知道。
更盛大的喜,是早起和好面,然后去菜市場,細細挑了青菜,買了肉餡,準備包餃子。
調(diào)好音樂頻道,聽一些老歌,捏著一個個可愛的餃子。一上午的時間,有點小累,卻也是美美地享受著。中午,吃餃子的孩子啊,老人啊,都來了,他們聞到香氣,看到白嫩嫩的餃子,歡呼著一擁而至。于是,哈哈笑著:“慢點兒,慢點兒,多的是哩!”
熱氣,笑聲,餃香……剎那填滿了房間,紛紛揚揚的。
當(dāng)然,還有一些喜,是私密的。
悄悄地,注意了某個人。看TA,突然就紅了臉,怦怦加速的小心臟,只有自己知道。精挑細揀,著一件新衣,從TA眼前走過,發(fā)燙的臉,不敢正視,余光里,卻巴不得TA看見,然后說一句:“挺好看的呀!”
哪怕沒有,這喜,也依舊生生不息著,喜得低調(diào),喜得靜水長流。
深夜,寂靜。讀一本書,讀至深處,也靜默,也深思,也淚流。其實,是歡喜的。很純粹。是車水馬龍、喧囂紛擾后,心靈的釋放,是在文字里,心平氣和地和自己相處。是一個人翻看舊物的寡歡,靜靜體味生命的美好。
上班,下班,安靜得像家鄉(xiāng)田間咀嚼青草的老牛。忽然受到上司嘉獎,微笑淡然,心里是喜的。多日的勤勤懇懇,終是有了收獲。而開始,不過是只管低頭耕耘,哪里來得這般奢望?這巧遇的歡喜,豈是預(yù)料到的?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罷了!
原來,那么多的喜,都和你自己相關(guān),都和你的幸福相關(guān)。而幸福,又是多么獨自的事情,那是你一個人的專利。
老家桃花盛開的時候,誰家門口又貼上了紅紅的喜。看著,看著,眼潮,愈發(fā)想念那個叫喜的人,陽光,努力,總是不經(jīng)意間,給生活帶來無限的喜悅和可能。
人生浩蕩啊,總有些簡單和美好,如喜,無處不在,綿綿延延著。也許盛大,也許私密,只要你愿意,它就會一心一意連著你無邪的心,浸潤著你的如花笑靨。
【篇八:時光不銹】
時光碾過,徒留一串斑駁的歲月游蕩于心間。呵一口長氣,慌亂的青春便老去。
時隔四年,在我生命中的第23個夏天,我并沒有如愿以償?shù)爻蔀橐粋€獨立、成功的女子。我依舊那般不可救藥地依賴,那般不成熟,那般理想主義。神經(jīng)質(zhì)的雙重性格,感性得太過敏感,理性得太過堅強——與其說是堅強,倒不如說是自尊心作祟。
我沒有太大的志向,生活在悠閑的小城鎮(zhèn),有家人陪伴,給我溫暖;三兩朋友,談笑風(fēng)生,足矣。揣著夢想的懷表,小心翼翼地在復(fù)雜的社會里爬行。不爭不搶,不急不躁,等待著哪天上好發(fā)條,可以與世界同步前行。即便會步履蹣跚,至少還看過別人看不到的風(fēng)景。
我一直相信宿命的存在,并欣然接受著命運所賜我的一切。一次相遇,一個泥沼,一段舊情,或好,或壞,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迎合著生命的曲線圖,樂在其中,上色,裝框,使經(jīng)歷過的每一刻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我并不乞求回到過去或是跳轉(zhuǎn)到將來,或許,我沒有令人羨慕的工作,沒有令人艷羨的伴侶,沒有榮華富貴的家庭背景,但并未感到悲哀。努力,剩下的一切交給時光。
暖風(fēng)裹挾著稻香,擄走了我年少的輕浮。碩大的草帽擋住霸道的陽光,在光與影的交界中,從容的心態(tài)平復(fù)了我焦慮不安的曾經(jīng)。
一直喜歡旅行時拍下沿路的風(fēng)景,喜歡隨意哼著小曲,喜歡和朋友傾訴衷腸,喜歡向日葵與陽光相遇時會心的笑,喜歡汽車穿過街道留下的空蕩。我想,這便是時光在刻下我在這世界的印記。
如今,我很少憶起往昔,是習(xí)慣,亦是無暇顧及。馮唐說,世界上有兩種長大的方式,一種是明白了,一種是忘記了明白不了的,心中了無牽掛。所有人都用后一種方式長大。曾經(jīng),面對世態(tài)炎涼無望,我們?nèi)绱嗣舾校蛟S只是一個轉(zhuǎn)身,便覺得世界棄你而去。于是我們懷念從前,懷念如白紙般純凈的歲月。懷念,甚至沉淪、深陷、不能自拔。我們總說歲月無情,物是人非。不然,時光只是讓我們流轉(zhuǎn)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漸漸地,我們尋覓到幾個志趣相投的伙伴,繼續(xù)說著那些未完的夢,不過不再是天花亂墜。我們經(jīng)歷了世態(tài)炎涼,閱過人心寡淡,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往事終究如煙。曾經(jīng)滄海,生命必有起伏。
我擁有很多,多到連自己都數(shù)不清,比如陽光,比如花朵,比如走了半圈還停在我身邊的你們。歲月帶走浮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生活依舊斑斕。猶如敦煌的莫高窟,幾經(jīng)風(fēng)霜,卻依舊輝煌,閱盡無數(shù)繁華,卻依舊從容淡然。歲月無情,讓我們?nèi)旧巷L(fēng)霜,歲月亦有愛,為我們披上玉衣。我們生活著,并繼續(xù)愛著,又何須惆悵?
時過境遷,終會有一雙睿智的眼睛能夠看穿我,能夠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斕和荒蕪。
七月,熾熱,絢爛,充滿陽光。
成長,愛自己,沉穩(wěn),而后愛別人。
心靈絮語美文摘抄
鎖上昨天的大門
我們回不去了,這是肯定的。
——達芙妮·杜·莫里埃
昨日已經(jīng)逝去,但是昨日的光景會在今天留下印記。不管昨日的境況是好是壞,我們都從中收獲了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同樣,今日的旅程也將影響明日的方向。已經(jīng)變換了的場景不能重演,但是如果我們把過去留下的寶貴碎片收集起來,就可以從現(xiàn)在開始,拼出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每一次經(jīng)歷都幫助我們解開生活的重重謎團。今天的'故事慢慢展開,我們在一場場冒險中向著生活的縱深處前進。經(jīng)歷是屬于自己的,一次經(jīng)歷就是一把打開命運的鑰匙。我們向前進,只能向前,因為身后的大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
生命道路上埋藏著三份寶貴的禮物,等著我們?nèi)グl(fā)掘。帶著勇氣與信念,直面生活的各種機遇,是我們收獲的第一份禮物。放手昨天,放手去年,是第二份禮物。我們放手的、抓緊的一切加起來才是生活真實的樣子,這個信念則是最重要的終極大禮。我從不需要回到過去。我的命運贏在未來。我相信,它會帶給我想要的一切,甚至更多。
接受平凡的自己
進步的道路既緩慢又艱難,從小大人就是這么教我的。
——瑪麗·居里
我們尋求的是進步,而不是完美,但我們有時會感到迷惘,將二者混淆。當(dāng)我們還是一個學(xué)徒的時候,我們就苛求完美,這往往給我們帶來很多苦惱。學(xué)會接受自己的平凡,我們就能理解,錯誤僅僅是生活和學(xué)習(xí)道路上的必經(jīng)階段,而正是這樣的過程,讓我們進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完美的執(zhí)著將逐漸淡去。我們漸漸學(xué)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只有完美才能帶來自我認同是一種錯覺,它只存在于我們的腦海里。這種錯覺讓我們倍感委屈。要想打破舊有的思維,需要承諾和行動。首先,我們必須相信,我們是有價值的,這種價值源自平凡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獨特的禮物。這樣的自己,本身就是完美的。對自己不斷重復(fù)這一點,是良好的開始。但即便如此,進步依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完美,是用來追尋的,而不是用來成就的。
我織就的生活紛繁復(fù)雜。我需要從容細致,一次只織一針。將來回望,我會發(fā)現(xiàn),不管這是怎樣的進步,生活的大圖景都是完美無缺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