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諧音的古詩詞
諧音字,指字的音相同或相近。可能跟方言有關。秦統一漢字,但是沒有統一發音。所以出現諧音字。下面為大家分享了有諧音的古詩詞,一起來欣賞吧!
【第1句】:《送別》
唐·王之渙
楊柳(留)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
【第2句】:《送友人》
唐·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傷),月色山色共蒼茫。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第3句】:《勞勞亭歌》
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留)條青。
【第4句】:《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愁)。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第5句】:《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第6句】:《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唐·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第7句】:《竹枝》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情)。
【第8句】:《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思)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第9句】:《楊柳枝》
唐·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囑)伊,共郎長行莫圍棋(違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第10句】:《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第11句】:《金陵酒肆送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傷)。
【第12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留)。
【第13句】:《謝公亭》
唐·李白
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留)。
【第14句】:《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憂)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第15句】:《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愁)。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留)。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第16句】:《客中行》
唐·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想)。
【第17句】:《渭城曲》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第18句】:《送友人入蜀》
唐·李白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留)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第19句】:《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思)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月春風似剪刀。
【第20句】:《嘆白發》
唐·韋應物
還同一葉落,對此孤鏡曉。
絲(思)縷乍難分,楊花復相繞。
時役人易衰,吾年白猶少。
帶有諧音的對聯
諧音對就是利用語音相諧一語雙關,起到妙趣叢生的效果。以下是小編跟大家分享帶有諧音的.對聯,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四字諧音聯
黃耉無疆
白圭有瑕
民國萬稅
天下太貧
七菱八落
十榛九空
五字諧音聯
居室同三茍
為人合四諸
蓮子心中苦
梨兒腹內酸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長
入門兵部體
出戶翰林身
粟綻縫黃見
藕斷露絲飛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須梅
真虧邊繼祖
裹住褚廷璋
六字諧音聯
大柿滴水入洞
諸猴戴露朝天
孔子生於舟末
光舞起自漢中
若非乾上龍尾
定當坎下驢頭
幸早里且從容
奈這事須當歸
雨打階前滑利
雷鳴天下同知
七字諧音聯
臭十余年夫逐有
矢三遺后飯增強
大畜革離睽小畜
家人臨困渙同人
釘鞋踏地泥麻子
皮襖披身假畜生
獨覽梅花掃臘雪
細睨山勢舞流溪
風吹羅漢搖和尚
雨打金剛淋大人
佛印水邊尋蚌吃
子瞻船上帶家來
合肥知縣因何瘦
蕪湖典史怎多須
江南日暖難存雪
塞北風高不住樓
流水為災因雨久
賴人成事總心灰
清風滿地難容我
明月何時再照人
師姑田上擔禾上
美女堂前抱繡裁
思南女子銅仁去
上蔡廚師會理來
三鳥害人鴉鴿鴇
一群禍國鹿獐螬
士農工商角徵羽
寒熱溫涼恭儉讓
水滾石流非是果
柳藏鶯宿未為花
史鑒流傳真可法
洪恩未報反成仇
師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繡裁
提起刀人人沒法
拉下水個個低頭
王和尚有成親日
起課人無得運時
未離乳臭先排漢
將到長毛又剪清
下大雨麥子灌種
旱高地田禾必干
向陽門第春常在
積善人家慶有余
夏至酉逢三伏熟
重陽戊遇一冬晴
養虎果能貽大患
熟猿寧足祭先生
一擔重泥攔子路
兩岸纖夫笑顏回
雨灑灰堆成麻子
風吹荷葉像烏龜
八字諧音聯
來正花開如今多幸
去雖葉落未可輕離
檐下蜘蛛一腔絲意
庭前蚯蚓滿腹泥心
九字諧音聯(2)
寶塔六七層中容大鶴
通書十二頁里記春秋
寶塔七八層中容大鶴
通書十二頁里記春秋
十字、十字以上諧音聯
播谷禽鳴催起農夫忙播谷
提壺鳥語喚醒酒客出提壺
陳教授數莖頭發無髻可施
陸大參一道髭髯何鬚如此
船尾拔釘孔子生于舟末
云間閃電霍光出自漢中
打鐵錘鳴紅火焰中三尺雪
彈棉弓響白云堆里一聲雷
東不管西不管酒管
興也罷衰也罷喝罷
道童鍋里煎茶不知罐煮
和尚墻頭遞酒必是私沽
燈籠籠燈紙殼原來只防風
鼓架架鼓陳皮不能敲半下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旁觀者審當局者迷
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
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
風墜鵲巢二三子連柯及地
雨打猿穴眾諸猴戴露朝天
風落鵲巢二三子連窠及地
雨淋猿穴眾諸侯戴漏朝天
風墜雀巢二三子連窠及地
月穿雞屋四五聲金膀啼鳴
伏羲抖亂神農草伯夷叔齊
鐘離失卻呂公絳寒山拾得
和尚上樓樓高梯短何上何上
尼姑沽酒酒美價廉宜沽宜沽
和尚挑水兩膀盡是汗淋
尼姑栽秧雙手按插布陣
雞卵與鴨卵同窠雞卵先生鴨卵先生
馬兒偕驢兒并走馬兒蹄舉驢兒蹄舉
解衣脫冕而行舍人給事
棄甲曳兵而走宣撫尚書
腳穿芒鞋迎賓足下無履
手執椰瓢勸酒目前不鐘
禮部重開天榜狀元榜眼探花有些惶恐
內閣翻成妓館烏歸王巴篾片總是遭瘟
蓮敗荷殘落葉歸根成老媼
谷成禾熟吹糠去殼做新娘
立湖石于江心豈非假島
蒙虎皮于馬背謂是斑彪
兩船并行櫓速不如帆快
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
悶拔紅爐盡是長嘆短嘆
愁拈素帕提起千思萬思
貓兒竹下乘涼全無暑氣
蝴蝶花間向日更有風來
木屐為鞋足下果然無履
椰瓢作盞尊前委的不鐘
弄子弄獅一副假頭皮難充真獸
畫工畫猴這等無心腹枉作生猿
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棄甲曳兵而走常輸常輸
劈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咬開銀杏白衣里一個大仁
乞丐分符教化大行于郡邑
優伶秉鐸弦歌遍沐于膠庠
生地人參附子當歸熟地
棗仁南棗吳萸打馬茴香
市肆屠沽大畜掛小畜掛
街坊博弈前漢輸后漢輸
史筆流芳雖無成功終可法
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三天不吃飯胸中無點屎
六月穿棉襖胯下有汗淋
身居寶塔眼望孔明怨江圍實難旅步
鳥處籠中心思槽巢恨關羽不得張飛
順風帆逆風帆帆遲帆快
漲潮櫓退潮櫓櫓直櫓扳
上海秀才下第只為落書
華亭百姓受災皆因孽報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撲簏
野老賣菱將擔倒傾菱空籠
塔內點燈層層孔明諸角亮
池中栽藕節節太白理長根
先生知其幾乎何為又入職方也
太史非附熱者奈何只管翰林耶
永夜無聊同向西窗剪蠟
良宵獨坐好從東閣燃藜
月朗星稀今夜斷然不雨
天寒地凍明朝必定成霜
筵上枇杷本是無聲之樂
草間蚱蜢還同不系之舟
葉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結果
刀砍斧劈,是總蔸也要拔根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
雪飄僧頂,猶如舂粉擂槌
月朗晴空今夜斷言無雨
風寒露冷來晚必定成霜
蜘蛛結網轉運絲來往巡檐
鵓蛤帶鈴左右翼縱橫出哨
坐破寒砧從此漸入佳境
磨穿鐵硯而今才得出頭
閔子牽白牛過王子店
白公騎烏馬趕公冶場
帶有諧音的歇后語
歇后語詼諧、幽默并使人加深理解和記憶,能令人更加理解,更加形象生動得表達所要說的意思。
【第1句】: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第2句】: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第3句】: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第4句】:精裝茅臺——好久(酒)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第5句】: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小蘇他爹——老輸(蘇)
【第6句】:四兩棉花——談(彈)不上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第7句】: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第8句】: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歡人只念到七!)
【第9句】: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第10句】: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第11句】:一斤面粉攤張餅--落后(烙厚)
【第12句】: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第13句】: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第14句】: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里),(誰最有權穿這襖?)
【第15句】: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第16句】: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第17句】: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
【第18句】:阿婆留胡子——反常
【第19句】:二十五兩--半瘋(封)
【第20句】:二三四五--缺衣(一)
【第21句】: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第22句】: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第23句】: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第24句】:二胡琴--扯扯談談(彈彈)
【第25句】:阿拉伯數字8字分家——零比零
【第26句】:十二個時辰占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第27句】: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第28句】: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第29句】: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第30句】: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對付硝煙誘餌的最好辦法)
【第31句】: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第32句】: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第33句】: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第34句】: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第35句】:刀子切元宵--不愿(圓)
【第36句】: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第37句】: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評評粘網的老蚰蚰如何?)
【第38句】:三個錢買個牛肚子--盡吵(草)
【第39句】:阿哥吃面——瞎抓
【第40句】: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第41句】: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對許多話題深有此感)
【第42句】:三毛加一毛--時髦(四毛)
【第43句】:三月的楊柳--分外青(親)
【第44句】: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時)人
【第45句】:大車拉煎餅--貪(攤)的`多
【第46句】:大麥掉在亂麻里--忙(芒)無頭緒
【第47句】: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補廟)
【第48句】:土地爺坐秤盤--志誠(自稱)
【第49句】:土地爺坐班房--勞(牢)神了
【第50句】:土地爺洗臉--失(濕)面子
【第51句】:土地爺掉井--勞(撈)不起大駕
【第52句】:土地老爺的內臟--實(石)心實(石)腸
【第53句】:土地老爺穿素--白跑(袍)
【第54句】:土杏兒--苦孩(核)子
【第55句】:土蠶鉆進花生殼--假充好人(仁)
【第56句】:下雨天不打傘--吝嗇(淋濕)
【第57句】:下雨天出太陽--假情(晴)
【第58句】:下雨天不戴帽--臨(淋)到頭上
【第59句】:丈二寬的褂子--大搖(腰)大擺
【第60句】:上雞窩摔筋頭--笨(奔)蛋
【第61句】:山上滾石頭--實(石)打實(石)
【第62句】:山頭上吹喇叭--名(鳴)聲遠揚
【第63句】:山西的胡桃--瞞人(滿仁)
【第64句】:山溝里敲鼓--回想(響)
【第65句】:千年的枯廟--沒聲(僧),(據說這里觀廟的多,念經的少?)
【第66句】:門神里卷灶神--話(畫)里有話(畫)
【第67句】:門神老爺吃甘蔗--指教(紙嚼)
【第68句】:馬背上打掌子--離題(蹄)太遠
【第69句】:弓起腰桿淋大雨--背時(濕)
【第70句】:小豆做干飯--總悶(燜)著
【第71句】:小和尚頭上拍蒼蠅--正大(打)光明。
【第72句】:阿慶嫂倒茶——滴水不漏;點滴不漏
【第73句】:小爐灶翻身--倒霉(煤)
【第74句】:小爐匠戴眼鏡--找咱(碴),(這網上不少專業近視小爐匠)
【第75句】:小姑娘梳頭--自便(辮),(這好象是網規的最好注解!)
【第76句】: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第77句】:小碗吃飯--靠天(添)
【第78句】:飛機上掛暖瓶--高水平(瓶),(尤其是一些詩作)
【第79句】:飛機上吹喇叭--空想(響)
【第80句】:飛機上放鞭炮--想(響)得高
帶有馬的古詩詞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辛棄疾《青玉案》)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岳飛《池州翠微亭》)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李煜《望江南》)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李白《長干行》)
上一篇:出自名言的名字女孩-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